不猧不魀

成语「不猧不魀」详解

读音

不猧不魀(bù wō bù gà)

含义

「猧」(wō)指小狗,引申为轻浮、不稳重;「魀」(gà)指鬼怪,引申为怪异、不合常理。
「不猧不魀」形容一个人或事物既不够轻佻活泼,又不够庄重严肃,处于一种尴尬的中间状态,显得不伦不类、不上不下。

典故

  1. 《庄子·天下》:庄子曾批评某些学说“不猧不魀”,既不能真正超脱世俗,又不能完全融入现实,显得格格不入。
  2. 《世说新语》:东晋名士阮咸曾用此成语形容某些人故作清高却无法真正超脱,最终显得滑稽可笑。
  3. 民间故事:传说古代有个书生,既不愿寒窗苦读,又不肯放下身段谋生,被人讥讽为“不猧不魀”。

近义词

  1. 不伦不类:形容事物不合规范,既不像这样,也不像那样。
  2. 不上不下:形容处于中间状态,进退两难。
  3. 非驴非马:比喻不三不四,不成样子。
  4. 半吊子:指技艺或学识不精,处于尴尬水平。

反义词

  1. 恰到好处:形容言行或事物符合标准,无可挑剔。
  2. 中规中矩:形容行为合乎规范,不偏不倚。
  3. 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不混淆。
  4. 炉火纯青:形容技艺或学问达到极高境界。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画的猫既不像猫也不像狗,真是“不猧不魀”。
    • 这个故事讲得“不猧不魀”,小朋友都听不懂。
  2. 小学高年级

    • 他的字写得“不猧不魀”,既不算工整,也不算潦草。
    • 这件衣服设计得“不猧不魀”,既不算古风,也不算现代。
  3. 初中

    • 他的演讲“不猧不魀”,既不够幽默,也不够严肃。
    • 这篇文章的论点“不猧不魀”,既没有深度,也没有新意。
  4. 高中

    • 他的为人处世“不猧不魀”,既不够圆滑,又不够耿直。
    • 这部电影的风格“不猧不魀”,既不算文艺片,也不算商业片。
  5. 大学及以上

    • 这项政策“不猧不魀”,既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又不能完全搁置。
    • 他的学术观点“不猧不魀”,既没有突破传统,又没有完全遵循旧说。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褒义

    • ❌ 他的性格“不猧不魀”,真是与众不同。(应为贬义或中性)
  2. 混淆近义词

    • ❌ 这幅画“不猧不魀”,简直是鬼斧神工。(“鬼斧神工”是褒义,与“不猧不魀”矛盾)
  3. 脱离语境滥用

    • ❌ 这道数学题“不猧不魀”,太难了。(“不猧不魀”不适用于单纯形容难度)
  4. 字面误解

    • ❌ 他养的狗“不猧不魀”,既不是猧也不是魀。(错误理解字义,偏离成语本意)

「不猧不魀」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常用于批评或调侃那些缺乏明确风格或定位的事物。正确使用它,能让语言更精准有力!

不猧不魀.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半低不高

本文介绍了形容词短语“半低不高”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该短语用来形容声音、音量、程度等适中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口语中使用较多,具有一定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文章还指出了其错误的用法需要注意避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使用该词语。

不尴不尬

本文介绍了“不尴不尬”这一形容词短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短语用来形容一种尴尬的状态或境地,其典故源于古代汉语中对人物尴尬境地的描写。近义词包括尴尬、难堪、困窘等,反义词为自然、从容、自在等。文章还提供了有关不尴不尬的例句,并强调了其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根据具体语境选择适当的词语。

关于丹青的诗词

关于丹青的诗词(第1篇)关于丹青的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艺术与美的体现,在历代诗歌中,都可见其精妙的描述和深沉的意境。下面就列举出部分含有“丹青”字句的经典古诗词,以及对应的原文、作者和朝代。一、《青门引·丹青娟秀》 宋·王安石原文:丹青娟秀。天教分付、与芳兰。轻拂素纨,试呈新样,犹记得、绣床开处春风暖。作者:王安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解析:此诗中的“丹青”指画笔与画技,形象地描绘了画家挥毫泼墨、精雕细刻的场景。王安石用“娟秀”一词形容丹青的精细之美,再通过轻拂素纨等意象,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绘画场景。二、《题画图》 宋·文同原文:眼见飞鸿戏石栏,丹青巧夺造化权。风生万壑飞龙虎

藏头露尾

藏头露尾是一个成语,读音为zàng tóu lù wěi。该成语描述的是一个人或事物在说话或做事时,只展现部分信息,隐藏另一部分,不将事情完全暴露出来的行为。其典故最早出自于古代文学作品或历史故事中,其中一种说法是源于明代小说《金瓶梅》。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含糊其词、闪烁其辞、半遮半掩等,反义词则包括直截了当、开诚布公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理解其含义和用法,避免在正式场合或严肃话题中滥用,同时也要避免将其误解为贬义词。在语境中,该成语常用来形容说话做事保留部分秘密或隐秘的情况。

不咸不淡

不咸不淡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xián bù dàn。其含义是形容说话或味道适中,既不浓烈也不淡薄,表现一种平淡无奇的态度或情绪。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已经普遍使用。其近义词有平平淡淡、恰到好处、中庸之道和温文尔雅等。反义词包括浓妆艳抹、浓情蜜意和冷言冷语等。使用不咸不淡时需避免不当场合、误用为贬义以及滥用或过度使用。例句展示了不咸不淡在说话、菜肴、态度和剧情等方面的应用。

不今不古

不今不古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jīn bù gǔ,用来描述事物既不是古代的,也不是现代的,形容思想、言行介于新旧之间。该成语源自《晋书·载记第八·刘曜载记》,形容刘曜的行为和言语既非传统也非前卫。不今不古还涉及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反映了事物的时代性和风格。其近义词包括古色古香、亦步亦趋和半新半旧等,反义词则是古今中外、崭新和守旧等。使用不今不古时要注意避免贬义、滥用以及在与其他成语混淆的情况下使用。同时,该成语在描述装修风格、穿着打扮、剧情、作品风格等方面都有应用实例。

不登大雅之堂

不登大雅是一个成语,拼音是bù dēng dà yǎ。该成语的含义是某些事物或行为因为过于低俗、不正式或不够庄重,不能在正式场合或重要社交场合中出现。其典故源于古代文人墨客对文艺作品的分类。不登大雅的近义词包括粗俗鄙陋、轻浮不庄、俗不可耐等。反义词则是庄重大方、高雅脱俗、优雅文雅等。使用该成语时需注意适用的场合和对象,避免使用不当或滥用。例如,在正式场合中,应注意言行举止,避免做出不登大雅的事情。

半间不界

半间不界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àn jiān bù jiè。它用来描述事物或状态处于中间地带,既不明确也不彻底。该成语源于古代建筑中的“半间”状态。半间不界可形容模糊、不明确的事物或行为。其近义词包括模棱两可、中立不倚等,反义词包括泾渭分明、明确果断等。使用半间不界时需注意场合、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并避免滥用。

不三不四

本文介绍了"不三不四"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不符合常规、不正常、不规矩或不可靠。其典故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出自《醒世姻缘传》。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离经叛道、不伦不类、荒诞不经等。反义词包括正正经经、规规矩矩等。文章还给出了几个使用不当的例子,提醒读者注意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该成语,并避免与其他含义混淆的成语混淆使用。

不当不正

本文介绍了形容词短语“不当不正”的用法,包括其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短语用于形容事物或行为不恰当、不端正,不符合规范或标准。文章通过多个方面详细解释了其含义和用法,并举例说明。同时指出了在语境中可能出现的误用情况,提醒读者注意使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