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窠臼

不落窠臼:跳出思维定式的艺术

读音

bù luò kē jiù

含义

“不落窠臼”这个成语中,”不”表示否定;”落”意为陷入、落入;”窠”原指鸟兽的巢穴;”臼”指舂米的器具,引申为固定的模式或框架。整体意思是比喻不落入老套子,有独创风格,多指文章、艺术等不因袭陈旧的格式。

典故

  1. 明代文人评画:最早见于明代胡应麟《诗薮》中评价画作:”不落窠臼,自出机杼”,形容画作不墨守成规,有创新精神。
  2. 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写道:”这’凸”凹’二字,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这里用来赞美大观园中建筑命名的独特性。
  3. 宋代文人论诗: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虽未直接使用此成语,但表达了类似思想:”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强调创作要超越常规。

近义词

  1. 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2.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3.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4. 自出机杼: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
  5. 不落俗套:不沿袭陈旧的格式或习惯。

反义词

  1. 陈陈相因: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创新。
  2. 千篇一律: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3.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4. 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5. 拾人牙慧:比喻抄袭或套用别人说过的话。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小明画的太阳戴着眼镜,真是不落窠臼!
  2. 小学低年级:老师表扬我的作文不落窠臼,因为我把云朵写成棉花糖。
  3. 小学高年级:这部动画片的设计不落窠臼,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性格。
  4. 小学高年级:我们班黑板报的排版不落窠臼,获得了全校第一。
  5. 初中: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不落窠臼,开创了浪漫主义诗风。
  6. 初中:这位设计师的作品总是不落窠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7. 初中:科学发明需要不落窠臼的思维,才能突破现有技术的局限。
  8. 初中:他的解题方法不落窠臼,连老师都称赞他的创新思维。
  9. 高中:鲁迅先生的杂文笔锋犀利,形式不落窠臼,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10. 高中:现代艺术展上的许多作品都不落窠臼,挑战了观众的传统审美。
  11. 高中:这位导演的叙事手法不落窠臼,打破了线性叙事的常规。
  12. 高中:学术研究贵在不落窠臼,敢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
  13. 大学及以上: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正是一批科学家不落窠臼、突破经典物理框架的成果。
  14. 大学及以上:后现代主义建筑刻意不落窠臼,常常打破对称、均衡等传统美学原则。
  15. 大学及以上:这位经济学家的理论模型不落窠臼,为解释经济现象提供了全新视角。
  16. 大学及以上:当代前卫音乐常常不落窠臼,探索声音的无限可能性。
  17. 职场应用:我们的营销方案必须不落窠臼,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18. 职场应用:这位程序员的编码风格不落窠臼,既高效又易于维护。
  19. 文艺评论:莫言的小说叙事结构不落窠臼,打破了传统的时间线性叙述。
  20. 日常生活:妈妈今天的菜搭配不落窠臼,水果入菜别有风味。

错误用法

  1. 形容行为怪异:他今天穿得很奇怪,真是不落窠臼。(错误:不落窠臼用于褒义,形容有创意的优秀作品或思想,不适用于单纯怪异的行为)
  2. 形容不守规矩:这个学生上课总是不守纪律,真是不落窠臼。(错误:不守纪律与艺术或思想的创新无关)
  3. 形容产品质量:这款手机电池续航不落窠臼。(错误:电池续航属于产品性能,与创新风格无关)
  4. 形容自然现象:今天的云彩形状不落窠臼。(错误:自然现象不属于人为创作,不能用此成语形容)
  5. 形容传统事物:故宫的建筑风格不落窠臼。(错误:故宫代表传统建筑风格,恰是”窠臼”的体现)
  6. 形容学习不认真:他做作业不落窠臼,总是随便写写。(错误:混淆了创新与马虎的区别)
  7. 形容价格变动:最近房价走势不落窠臼。(错误:经济数据变化不能用此成语形容)
  8. 形容体育运动:这位运动员的跑步姿势不落窠臼。(错误:标准运动姿势需要规范,不宜追求”不落窠臼”)

“不落窠臼”这个成语精妙地表达了创新精神的可贵,提醒我们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都要勇于突破常规思维,但也要注意不能为了不同而不同,真正的创新应当建立在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之上。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徐庶诗词

关于徐庶诗词(第1篇)关于徐庶诗词徐庶,三国时期著名的文人,其诗词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但每一首都饱含深情,富有哲理。以下是根据“关于徐庶诗词”这一主题,搜集并整理的几首徐庶的诗词全文,以及作者信息与解析。一、徐庶诗词全文及作者信息《别友人》原文:白日西斜照影孤,离情别绪满心湖。故人远去天涯路,回首难寻旧时途。作者:徐庶(三国时期)解析:此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诗中通过“白日西斜”和“孤影”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整首诗以离情别绪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不舍和离别后的惆怅。《春日思》原文:春日暖阳照大地,花开满园映晴空。徐徐轻风吹柳绿,悠悠碧水映桃红。作者:徐庶(三国时

比众不同

“比众不同”的读音为bǐ/zhòng/bù/tóng,意味着与众不同,具有独特的性质或特点。这个成语用于形容某物、某事或某人特别之处。其来源没有明确记载,可能是口语交流中的逐渐形成。它的近义词包括独树一帜、卓尔不群、出类拔萃和与众不同,反义词则为随大流、平凡无奇、千篇一律。使用比众不同时,应注意其正确的语境,强调独特性。例如,“这幅画作比众不同,充满了艺术家的独特风格”。错误的用法是,将“比众不同”用于描述普通无特色的情况或仅表示特殊性。

拨草瞻风

拨草瞻风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ō cǎo zhān fēng。该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人行事谨慎小心,仔细观察和探索,强调细致观察和周密思考的重要性。典故源自古代军事活动中的观察与侦查行为。这个成语在描述人们细心、周到的行为时常用到,如工作、生活、比赛等场合。同时,拨草瞻风也有常见的错误用法,如用词不当、混淆概念、过度夸张和不当搭配等。这篇文章全面地介绍了拨草瞻风的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和错误用法,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不可揆度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可揆度”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以及常见的错误用法。该成语意为无法揣测或估计某事物或情况的深度或程度,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深邃和难以捉摸。同时,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以说明其用法和语境。

处心积虑是什么意思

处心积虑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ǔ xīn jī lǜ。它表示长期谋划、用心良苦,形容一个人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长期准备和努力。该成语源自《史记》中的故事,强调了长期的计划和准备,以及付出的努力和心思。它的近义词包括精心策划、蓄谋已久等,反义词则包括草率从事、临时抱佛脚等。文章详细解释了处心积虑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并给出了多个例句。同时,也指出了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错误使用处心积虑的情况,并强调了正确使用该成语的重要性。

不夷不惠是什么意思 3分钟掌握中庸之道的核心智慧与20个实用例句

“不夷不惠”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yí bù huì”,源自《论语·阳货篇》,形容一个人既不偏激也不迂腐,处世态度中庸,强调适度、平衡。其典故源于孔子的评价,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相关。该成语的近义词有“中庸之道”“恰到好处”“平衡中道”,反义词包括“偏激”“迂腐”和“矫枉过正”。使用不夷不惠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与其他词语混淆或滥用误用成语本身含义。该成语可用于形容人的言行举止、作品风格等方面。

步雪履穿是什么意思 这个成语的典故用法和5个近反义词解析

步雪履穿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xuě lǚ chuān,形容不畏严寒困苦,顶着大雪行走,表达坚持到底的决心和勇气。其典故源自《诗经》等古代文献,形容古代士兵在严寒中行军的艰苦情景。近义词包括冒雪顶风、逆风冒雪等,反义词为畏缩不前、贪图安逸等。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描述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和勇气。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描述舒适环境或轻易放弃的情况。

别出新裁

别出新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ié chū xīn cái,表示不落俗套,别具一格,形容在创作、设计、思考等方面有新的创意和独特想法。其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和艺术创作。别出新裁的近义词有独出心裁、独具匠心等,反义词则是陈词滥调、千篇一律等。该成语应褒义使用,误用为贬义、与“别具一格”混淆使用以及滥用于不恰当的语境都是错误的用法。设计师、电影拍摄、文章写作等场合常用此成语。

才贯二酉是什么意思 揭秘古代学识渊博的5个关键特征与20个实用例句

"才贯二酉"是一个古代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才华出众。该成语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故事,典故中的王僧绰因学识贯通大酉山和小酉山而得名。其近义词包括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等,反义词为才疏学浅、孤陋寡闻等。使用"才贯二酉"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或误用为其他含义相近但并不准确的成语。该成语应正确使用在形容人学识广博、才华横溢的场合。

谄笑胁肩是什么意思

谄笑胁肩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为了巴结奉承别人而表现出的卑躬屈膝的样子。该成语源于古代社会追求权势、地位或利益时向权贵献媚讨好的行为。文章详细解释了谄笑胁肩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场合的例句用法,并强调了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或滥用该成语的重要性。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