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俗套
读音
bù luò sú tào
含义
- 不:否定词,表示“没有”或“不是”。
- 落:落入、陷入。
- 俗:世俗、平庸、常见的。
- 套:模式、框架、固定的形式。
整体含义:形容事物或行为不落入平庸、陈旧的模式,具有创新性或独特性。
典故
-
《文心雕龙·神思》(南朝·刘勰)
- 刘勰在论述文学创作时强调“神思”的重要性,认为优秀的作品应当“不落俗套”,避免陈词滥调。
-
《红楼梦》(清·曹雪芹)
- 曹雪芹在描写人物时,常常赋予他们独特的性格和言行,如林黛玉的诗词风格“不落俗套”,展现了她的才情与个性。
-
苏轼的诗词创作
- 苏轼的诗词常突破传统格式,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气势磅礴,语言新颖,体现了“不落俗套”的艺术追求。
近义词
- 别出心裁:指构思或设计与众不同,富有创造性。
- 独树一帜:比喻自成一家,与众不同。
-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
- 超凡脱俗:超越凡俗,与众不同。
- 匠心独运:形容艺术构思或技艺独特。
反义词
- 陈词滥调:指陈旧而不切实际的言论或观点。
- 千篇一律:形容事物或行为模式单一,缺乏变化。
- 因循守旧:沿袭旧的做法,不求创新。
- 墨守成规:固执地按老规矩办事,不肯改进。
- 拾人牙慧:抄袭或模仿别人的言论或观点。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的画色彩鲜艳,构图新颖,真是不落俗套!
- 这个故事结局出人意料,一点都不落俗套。
-
小学高年级:
- 她的作文没有用常见的开头方式,而是直接切入主题,显得不落俗套。
- 这部电影的叙事方式很特别,完全不落俗套。
-
初中:
- 这位设计师的作品总是充满创意,从不落俗套。
- 他的演讲风格独特,语言幽默,不落俗套。
-
高中:
- 这部小说的情节安排巧妙,人物塑造鲜明,整体上不落俗套。
- 他的音乐融合了多种风格,形成了不落俗套的个人特色。
-
大学及以上:
- 这位艺术家的创作理念突破了传统框架,作品极具先锋性,可谓不落俗套。
- 论文的研究视角独特,论证方法新颖,完全不落俗套。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不落俗套”形容普通事物
- ❌ 这件衣服很普通,但穿起来不落俗套。(矛盾,普通的事物不可能“不落俗套”)
- ✅ 这件衣服设计独特,穿起来不落俗套。
-
误用为贬义
- ❌ 他的行为太奇怪了,简直不落俗套。(“不落俗套”是褒义词,不能用于贬义)
- ✅ 他的行为太奇怪了,简直不合常理。
-
误用为“不落入俗套”
- ❌ 这篇文章不落入俗套。(语法错误,应为“不落俗套”)
- ✅ 这篇文章不落俗套。
-
误用为形容固定模式
- ❌ 这个程序运行得很稳定,不落俗套。(“不落俗套”不适用于形容稳定性)
- ✅ 这个程序运行得很稳定,没有出错。
你可能感兴趣
瑰意奇行
“瑰意奇行”是一个形容人的思想、行为或风格独特、新奇的成语。其含义是形容人的表现独特且珍贵,不落俗套。该成语出处不明确,但可能是在长期的汉语使用中逐渐形成的。其近义词包括独树一帜、异想天开、不同凡响和卓尔不群,反义词则为平淡无奇、千篇一律、俗不可耐和随大流。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与反义词混用或误解字义。该成语在形容人的艺术作品、言行举止、小说情节、电影拍摄手法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闳大不经
文章介绍了“闳大不经”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其近义词如博大精深、宏篇巨制等,反义词如浅尝辄止、墨守成规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闳大不经在句子中的运用,并强调了正确使用的重要性,避免与贬低或轻视他人的词语混淆。错误使用示例也被指出,以提醒读者正确运用这一成语。
楚楚谡谡
本文介绍了成语“楚楚谡谡”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与其他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区别。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人风度翩翩、姿态优美,或形容树木枝叶挺拔、风姿绰约。文章还提供了楚楚谡谡的错误用法示例,以帮助读者正确使用该成语。
初发芙蓉
初发芙蓉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ū fā fú róng。它用来形容事物或人初次展现的清新、美丽、纯洁状态,如同刚绽放的荷花。该成语源于古代文学中对荷花的赞美。其近义词包括清新脱俗、清丽脱俗、天然去雕饰等。反义词则包括矫揉造作、浓妆艳抹、俗不可耐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不当场合、与其他成语混淆以及滥用比喻的情况。该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人、事物或艺术作品的清新自然、毫无修饰的原始美丽和魅力。
曹雪芹诗词赏析 10首经典解读大观园中的才情与悲歌
本文主要介绍了曹雪芹的诗词作品。曹雪芹是清代文学巨匠,除了小说《红楼梦》外,其诗词作品同样充满了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文章通过介绍几首典型的曹雪芹诗词,展现其诗词的魅力,包括情感表达、哲理思考、自然描绘等方面。曹雪芹的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文学史上的瑰宝,具有文学价值、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品味。
关于新巧的诗词
关于新巧的诗词(第1篇)关于新巧的诗词一、引言古诗词中,新巧一词常被用来形容诗人的创作手法独特、新颖,富有巧思。新巧的诗词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更在内容上富有深意,令人耳目一新。下面,将为您列举几首饱含新巧之意的古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二、古诗词列举《青玉案·元夕》作者:辛弃疾(南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解析:此词运用了独特的新颖构思,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表现出词人对新巧事物、美丽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喜爱之情。其中,“众里寻他千百度”一句,形象地
关于千字的诗词
关于千字的诗词(第1篇)关于千字的诗词,自古以来在中华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表达。以下是我为您精心挑选的几首古诗词,每一首都包含“千”字,且附有诗词全文、作者、朝代以及简短解析。一、诗经《千载之下》千载之下年代:先秦作者:诗经原文:千载之下,犹闻风声。世事如梦,人生几何?解析:此诗以“千载之下”为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世事无常的深深思考。二、王之涣《登鹳雀楼》登鹳雀楼年代:唐作者:王之涣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解析:此诗描绘了壮阔的黄河与鹳雀楼的景象,其中“欲穷千里目”一句更是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三、李煜《望江南·春去也》望江南·春去也年代:唐
轶群绝类是什么意思
轶群绝类的读音轶群绝类的读音为 yì qún jué lèi。轶群绝类的含义轶群绝类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超出众人,独一无二。它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非常出色,与众不同,没有可以比肩的同类。轶群绝类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其含义。轶群指超越众人,绝类则表示没有同类。因此,该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非常出众、无与伦比的人或事物。轶群绝类的近义词独树一帜:指自成一家,与众不同。出类拔萃:指某人在某方面才能出众,超过众人。卓尔不群:指某人的才能、品质等非常突出,与众不同。举世无双:指某物或某人独一无二,无与伦比。轶群绝类的反义词平庸无奇:形容人或事物平平凡凡,没有特别之处。碌碌无为:形容
标新立异
"标新创异"是一个鼓励创新的成语,意为追求新颖独特的想法和做法,强调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其源自古代文献,与独树一帜、别出心裁等词意义相近。典故多涉及文学家的创新作品。反义词包括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等。该成语用于形容在特定领域的创新突破,错误用法是在不适用的场合或与原意相悖的情境中使用。文章提供了关于这一成语的详细解释和例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别出心裁
本文主要介绍了成语“别出心裁”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强调创新和独特性,意指在某个领域或问题上,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新奇有创意。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出处《镜花缘》及其相关内容。近义词包括独树一帜、独具匠心等,反义词则为千篇一律、因循守旧等。同时,文章还给出了一些使用例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成语的用法和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