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
读音
bó dà jīng shēn
含义
“博大精深”由四个字组成:
- 博:广博、丰富,指知识或学问的广泛性。
- 大:宏大、深远,形容范围广阔或程度深厚。
- 精:精妙、深刻,强调内容的精确与深邃。
- 深:深厚、高深,指思想或学问的深度。
整体含义形容某种学问、文化或思想体系广博宏大,同时又精微深刻,具有极高的深度和广度。
典故
- 《庄子·天下》: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虽未直接使用“博大精深”,但庄子评价诸子百家时,强调学问的广博与深邃,与此成语内涵相通。 - 《后汉书·杜林传》:
“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形容杜林学识广博,后世引申为“博大精深”的雏形。 - 宋代朱熹评《论语》:
“圣人之言,博大精深,非浅学可窥。” 直接以“博大精深”赞誉儒家经典的深奥与广博。
近义词
- 浩如烟海:形容书籍或知识极多,如烟海般无边无际。
- 学富五车:学问渊博,可装满五车竹简。
- 包罗万象:内容丰富,涵盖一切事物。
- 高深莫测:形容学问或思想难以揣测其深度。
反义词
-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就停止,比喻学习不深入。
- 孤陋寡闻:学识浅薄,见闻狭窄。
- 一知半解:只知道皮毛,理解不全面。
- 管窥蠡测:比喻见识狭隘,片面理解。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这本书里的知识真是博大精深,我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
- 老师告诉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好好学习。
-
小学高年级:
- 《西游记》的故事博大精深,不仅有趣,还藏着很多道理。
- 博物馆的展品让我感受到历史的博大精深。
-
初中:
- 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针灸和中药都有千年历史。
- 他的演讲涉及哲学、科学,内容博大精深,令人敬佩。
-
高中:
- 量子力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挑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 鲁迅先生的杂文思想博大精深,值得反复研读。
-
大学及以上:
-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影响了全球社会科学发展。
- 敦煌壁画艺术博大精深,融合了多民族文化精髓。
错误用法
-
形容具体物品:
- ❌ 这个花瓶的图案博大精深。(应改为“精美复杂”)
-
贬义语境:
- ❌ 他说话总是故作博大精深,其实没人听懂。(应改为“故作高深”)
-
范围狭窄的事物:
- ❌ 这篇200字的短文博大精深。(短文难以体现“广博”)
-
滥用夸张:
- ❌ 这碗面的味道博大精深。(应形容学问或文化,而非感官体验)
“博大精深”多用于褒义,强调学问或文化的深厚与广阔,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对象的匹配性。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诸子百家诗词
本文列举了五篇关于描写诸子百家诗词的文章,介绍了诸子百家的经典诗词及其含义。这些诗词反映了古代哲人的思想智慧,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解析了诗词的含义,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的思想。这些诗词所蕴含的哲理和人文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鼓励读者学习和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扬光大,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注入更多的力量和智慧。
关于博的诗词
关于博的诗词(第1篇)关于博的诗词一、引言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博”这个字所包含的含义多样,涵盖广泛的知识、广大的见识,以及博大精深的文化。博,即包容并蓄,浩瀚如海,反映出了中华民族崇尚智慧和学问的传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那些蕴含了“博”之韵味的古诗词。二、诗词选录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文王原文: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邦之英,广博于民。作者:未知(据传为周朝诗歌)解析:这句诗展现了周朝开国君主的威望与德行,也暗喻了广博的知识和深远的德泽。广博于民,表示了君主的知识与胸怀都是极其广大的。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博观而约取,宜
描写兵马俑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关于兵马俑的诗词文章,包括描写兵马俑的诗词、经典诗作的诠释、兵马俑的现代解读以及与兵马俑相关的感悟。文章通过诗词的形式展现了兵马俑的壮丽景象、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并探讨了兵马俑的历史价值、艺术魅力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保护。文章呼吁人们珍惜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神,同时也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利用这份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中华文明的魅力。
山包海容是什么意思
“山包海容”是一个成语,读音为shān bāo hǎi róng。该成语的意思是指人的胸怀和气度像山和海一样广阔无垠,形容人的胸怀宽广、气度宏大,能够包容一切。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自然景观的比喻。山包海容的近义词有海纳百川、包容广大等,反义词有心胸狭窄、斤斤计较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适用场合和语境,避免用在不当的场合或语境中。例如形容食物或物品的容量大小是不恰当的用法。正确的使用能够很好地表达人的胸怀和气度,如“他的胸怀真是山包海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从容应对。”
关于庄周的诗词
关于庄周的诗词(第1篇)关于庄周的诗词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中,庄周是一位举足轻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和学说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下面是一些以庄周为主题或涉及庄周故事的诗词,我会列出每首诗的原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诗词列表《庄子·逍遥游》作者:庄周(战国时期)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此小大之辩也,亦矣乎!解析:此段描绘了鲲化为鹏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关于自然和自由的思想,强调了大和小、宏观和微观的辩证关系。《庄周叹》作者:白居易(唐朝)原文:曩昔蒙恩居畎浍,今朝犹得守郊垧。形骸已似非庄蝶,名姓犹为是
周易 读后感
《周易》读后感阅读完《周易》后,我深受震撼和启迪。这本古老的哲学经典,以其独特的符号系统和深刻的哲学思想,揭示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演变规律和相互关系。《周易》的深邃思想和博大智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读之时,我就为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所吸引。通过符号和卦象,它展示了宇宙间万物的演变和相互联系。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先民的智慧和思考方式,也让我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被其中的人生哲理所打动。它告诉我,人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需要以开放和灵活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这种思想让我意识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我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适应这个
国学开讲 读后感
国学开讲 读后感(第1篇)《国学开讲》读后感初捧《国学开讲》,我感受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这本书不仅仅是国学的讲解,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启迪。初读之时,最吸引我的便是那古朴典雅的语言,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智慧。《国学开讲》一书,主要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从经典著作到历史人物,从诗词歌赋到哲学思想,内容丰富而深邃。书中以流畅的语言,讲述了国学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展现了国学的博大精深。本书并没有局限于纯粹的学术讲解,而是通过生动的例证和深入浅出的分析,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阅读过程中,我最为触动的便是那些关于道德伦理和人生哲学的讲述。比如“仁爱”、“中庸”等思想,不仅在古代有着深远影
描写藏经楼诗词赋
这是一篇描写藏经楼的诗词赋的本文汇总了多篇与藏经楼相关的诗词赋,通过对不同篇章的解读和赏析,展现了藏经楼作为古代文人墨客的朝圣地和智慧的宝库的形象。文章描绘了藏经楼的庄重与高雅氛围,以及其丰富的藏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古代遗韵、宝光楼阁、翠竹青松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藏经楼的韵味与魅力。同时,文章还通过诗赋中的词句,传达了对学问的敬畏之情,对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敬畏之情的表达。这些诗词赋作不仅展示了藏经楼的韵味与魅力,也让我们感受到前人智慧的痕迹和文化的力量,传承了文化的脉络。
道山学海是什么意思
道山学海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学识渊博,知识丰富。该成语源于古代典籍和故事,以及对学问的追求和敬畏之情。道山学海的近义词包括学识渊博、博大精深等,反义词为才疏学浅、孤陋寡闻等。在日常使用中要避免错误用法,如用词不当、滥用夸张和不符合语境等。该成语充分展示了人们在追求知识方面的智慧和敬畏。
博学洽闻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如何成为学识渊博见闻广博的人
博学洽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ó xué qià wén,指学识广博,见闻丰富。源自《后汉书·郑玄传》,用来形容学识渊博的人。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等,反义词有孤陋寡闻、才疏学浅等。使用时需要注意不要与贬义词混淆,强调其知识面广、见多识广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