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消瓦解

成语”冰消瓦解”详解

读音

bīng xiāo wǎ jiě

含义

  • 冰消:冰块融化消失。
  • 瓦解:瓦片破碎分解。
    “冰消瓦解”字面意思是像冰一样融化消失,像瓦一样破碎分解,比喻事物彻底崩溃或问题完全解决。

具体含义:

  1. 形容彻底崩溃:指某种势力、组织或困难完全溃散,无法再维持。
  2. 形容问题解决:指矛盾、误会等完全消除,恢复和谐状态。

典故

  1. 《晋书·刘牢之传》
    原文:”牢之军遂土崩瓦解。”(刘牢之的军队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溃散。)
    背景:东晋时期,刘牢之的军队因内部矛盾迅速溃败,后人用”瓦解”形容崩溃之快。
  2. 《后汉书·公孙述传》
    原文:”兵败瓦解,众不战而溃。”(军队失败后像冰消瓦解一样,士兵不战自溃。)
    背景:东汉初年,公孙述的政权在汉军攻势下迅速崩溃。
  3. 唐代诗歌中的化用
    白居易《议盐法之弊》:”盐法之弊,积久成冰,一朝消释。”(盐政的弊端像冰一样积累多年,最终彻底解决。)

近义词

  1. 土崩瓦解: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彻底崩溃。
  2. 烟消云散:像烟和云一样消散,比喻事物消失无踪。
  3. 灰飞烟灭:像灰烬和烟雾一样消失,形容彻底毁灭。
  4. 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反义词

  1.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无法破坏。
  2. 牢不可破:非常牢固,无法动摇。
  3. 固若金汤:形容防御或组织极其稳固。
  4. 根深蒂固:基础牢固,难以动摇。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太阳出来了,雪人很快就冰消瓦解了。(形容冰雪融化)
    • 我们吵架后,妈妈一调解,误会就冰消瓦解了。(形容矛盾消除)
  2. 小学高年级

    • 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同学们的疑惑冰消瓦解。(形容问题解决)
    • 敌军在我军的猛攻下,很快冰消瓦解。(形容军队溃败)
  3. 初中

    • 经过多次谈判,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终于冰消瓦解。(形容矛盾消除)
    • 这个犯罪团伙在警方的打击下冰消瓦解。(形容组织崩溃)
  4. 高中及以上

    • 随着真相的揭露,谣言冰消瓦解,公众恢复了信任。(形容谣言消散)
    • 旧的社会制度在新思潮的冲击下逐渐冰消瓦解。(形容制度崩溃)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部分解决”

    • ❌ 经过讨论,我们的分歧冰消瓦解了一部分。(正确应为”部分消除”)
    • ❌ 这个计划只冰消瓦解了部分困难。(正确应为”部分解决”)
  2. 误用为”缓慢变化”

    • ❌ 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矛盾慢慢冰消瓦解。(”冰消瓦解”强调快速彻底,应改为”逐渐化解”)
  3. 误用为”重建”

    • ❌ 战争结束后,国家从冰消瓦解中恢复。(”冰消瓦解”仅指崩溃,不包含重建过程)
  4. 误用为”物理破碎”

    • ❌ 他一拳打过去,玻璃冰消瓦解。(应直接用”破碎”或”粉碎”)
  5. 误用为”情绪波动”

    • ❌ 听到坏消息,他的心情冰消瓦解。(应改为”崩溃”或”低落”)

“冰消瓦解”强调彻底性,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是否符合”完全崩溃”或”完全解决”的含义。

冰消瓦解.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摧锋陷坚

“摧锋陷坚”是一个形容军队或个人勇往直前的成语,源于古代战争中的英勇事迹,意味着能够突破敌人锋芒并攻破坚固阵地,形容战斗力强大。其近义词包括攻无不克、所向披靡、锐不可当等。反义词为畏缩不前、束手无策、退避三舍等。该成语可用于描述战争、竞争等场合的英勇表现,但需注意避免滥用,不可随意用于非战争或竞争场合以及非英勇性质的场景。例如,某军队在战场上摧锋陷坚,赢得了胜利;某团队以摧锋陷坚的精神在项目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等。

关于泓诗词

关于泓诗词(第1篇)关于泓诗词一、泓诗词的概述“泓”字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形容水深而广,清澈无垠,或用于描绘事物的深远意境。以“泓”为主题的诗词,多表达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情感的深沉抒发,以及意境的广阔深远。下面,我将根据“泓”的主题,列举出几首符合要求的古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二、泓诗词列举《江上渔者》作者:范仲淹(宋)江水泓泓映碧天,渔舟唱晚归帆远。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解析:此诗以江水为背景,用“泓泓”形容江水深广,表达了渔者生活的艰辛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望洞庭》作者:刘禹锡(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解析:此诗以洞庭湖为背

冰散瓦解

冰散瓦解的读音为bīng sàn wǎ jiě,形容事物完全崩溃或彻底消散的状态。源于古代传说和战争历史,近义词如土崩瓦解、分崩离析等。反义词如坚如磐石、稳如泰山等。在运用时需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当语境或搭配,以及用于非彻底崩溃的情境。

丢盔弃甲

丢盔弃甲是一个成语,形容战斗中失败,士兵慌乱逃跑,丢掉头盔和铠甲的情景。典故来源于古代战争和《三国演义》中的情景。近义词包括溃不成军、落荒而逃等,反义词有勇往直前、临危不惧等。在丢盔弃甲的错误用法中,要避免用于非战斗情境下的失败或混乱状态,以及褒义情境下的混用。文章中详细解释了这个成语的含义、典故、用法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个成语。

摧枯拉朽

“摧枯拉朽”是一个成语,形容轻易地、毫不费力地摧毁或消灭某事物,尤其适用于描述已失去活力或战斗力的事物。其源于古代战争中的战术,反映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该成语的近义词有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易如反掌等。反义词包括艰难困苦、难如登天、不易之典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非战争或非竞争场合滥用。例如,形容力量强大的人或事物以摧枯拉朽之势达成目标。

透彻掌握汉字"透"的10个关键知识点 从拼音笔顺到成语应用

本文介绍了汉字“透”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以及其多种含义和用法。包括渗透、穿透、暗地告诉、透彻了解、达到充分程度等多种含义,同时也有透的详细解析和例句展示。透的字形演变和跳跃、逃生的动作也有所涉及。

汉字"杳"的正确读法是什么?解析yǎo的发音、书写与文化内涵

这篇文章介绍了汉字“杳”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并详细解析了其含义。杳表示远得看不见踪影,如杳然、杳无音信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杳的形义,表示昏暗、幽深、深远等含义。

地覆天翻

本文介绍了地覆天翻这个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与其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该成语形容变化巨大、彻底,通常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事件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文章还提到了地覆天翻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注意其适用的场合和语境。此外,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地覆天翻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丢盔卸甲

丢盔卸甲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iū kuī xiè jiǎ,用来描述在战斗中失败,士兵慌乱逃跑并丢弃头盔和铠甲的情景,形容战争中的败局或人们面对困难时的慌乱状态。典故来源于史记和三国时期的战争。近义词包括落荒而逃、一败涂地、狼狈不堪等。反义词包括凯旋而归、势如破竹、稳操胜券等。在用法上,应注意避免将其用于一般性的失败或正面形象描述,例如错误地用“丢盔弃甲”来形容一般性的失败状态,或将“丢盔卸甲”与成功情境相联系使用。

恩断义绝

“恩断义绝”是一个成语,读音为ēn duàn yì jué,表示两个人之间的恩情和情义已经完全断绝,无法挽回。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如《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近义词有断绝关系、决裂、绝交等。反义词有情深意重、情同手足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用于一般的分离或分手,以及在文学作品中滥用,需用于描述严重的关系破裂情况。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