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散瓦解:一个形容彻底崩溃的成语
读音
bīng sàn wǎ jiě
含义
“冰散”指冰块融化、散开;“瓦解”指瓦片碎裂、分解。合起来比喻事物或局势像冰融化、瓦片碎裂一样迅速崩溃,无法挽回。
典故
- 《史记·项羽本纪》:
楚汉相争时,项羽军队被刘邦围困,军心涣散,最终“兵败如山倒”,如同冰消瓦解。 - 《后汉书·隗嚣传》:
隗嚣的势力在东汉初年迅速崩溃,史书形容其“众叛亲离,冰散瓦解”。 - 《晋书·刘琨传》:
西晋末年,匈奴入侵,朝廷军队“冰散瓦解”,形容其溃败之迅速。
近义词
- 土崩瓦解:形容彻底崩溃,多用于政权或组织。
- 分崩离析:指分裂瓦解,强调内部矛盾导致崩溃。
- 溃不成军:形容军队或团体彻底失败,无法组织抵抗。
- 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无踪,多用于抽象概念。
反义词
- 坚不可摧:形容极其坚固,无法破坏。
- 固若金汤:比喻防守或结构极其稳固。
- 牢不可破:形容关系或结构非常稳固,难以破坏。
- 稳如泰山:比喻极其稳定,不可动摇。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雪人遇到太阳,很快就冰散瓦解了。
- 积木搭的城堡被弟弟一推,冰散瓦解了。
-
小学高年级:
- 敌军被我们打得冰散瓦解,四处逃窜。
- 他的计划一遇到困难就冰散瓦解了。
-
初中:
- 公司的资金链断裂后,整个商业帝国冰散瓦解。
- 封建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冰散瓦解。
-
高中及以上:
- 在舆论的压力下,他的声誉一夜之间冰散瓦解。
- 经济危机让许多企业冰散瓦解,市场一片萧条。
错误用法
-
形容缓慢变化:
- ❌ 这座老房子经过几十年风吹雨打,渐渐冰散瓦解。(应改为“逐渐坍塌”)
-
形容个人情绪:
- ❌ 听到坏消息,他的心情冰散瓦解。(应改为“崩溃”或“低落”)
-
形容自然现象:
- ❌ 秋天的树叶冰散瓦解,落了一地。(应改为“纷纷飘落”)
-
形容轻微破坏:
- ❌ 我的作业本被弟弟撕了一页,冰散瓦解了。(应改为“损坏了”)
“冰散瓦解”强调彻底、迅速的崩溃,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滥用。
你可能感兴趣
摧枯拉朽
“摧枯拉朽”是一个成语,形容轻易地、毫不费力地摧毁或消灭某事物,尤其适用于描述已失去活力或战斗力的事物。其源于古代战争中的战术,反映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该成语的近义词有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易如反掌等。反义词包括艰难困苦、难如登天、不易之典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非战争或非竞争场合滥用。例如,形容力量强大的人或事物以摧枯拉朽之势达成目标。
刮野扫地
本文介绍了成语“刮野扫地”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正确用法以及错误用法的举例。该成语形容军队行动迅猛,所到之处如同刮风扫地一般,也可用来形容做事果断彻底。其典故与古代战争或军事行动有关。同时,文章也强调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上下文是否合适,避免错误使用。
瓦解冰销是什么意思
瓦解冰销的读音瓦解冰销的读音为:wǎ jiě bīng xiāo,其中“瓦解”指的是像瓦片一样碎裂,“冰销”则是指冰融化,整个成语形容事物完全崩溃消散的样子。瓦解冰销的含义瓦解冰销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事物或组织彻底崩溃、消散,就像瓦片碎裂和冰融化一样不可逆转。它常用来形容某种力量或局势的彻底崩溃和消散。瓦解冰销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时期。在古代战争中,当一方的军队或势力被彻底击败时,其力量就像瓦片碎裂和冰融化一样无法恢复。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某种局势或组织的崩溃和消散。例如,《史记》中记载了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当起义军攻占了许多城市和地区时,秦朝的统治力量就像瓦解冰销一样迅速崩溃。
长驱直进
长驱直进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áng qū zhí jìn。它的含义是形容军队或其他团队以极快的速度和无阻挡的势头向前推进。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战争中的战术,常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或方面进展迅速,势不可挡。长驱直进的近义词有势如破竹、勇往直前等,反义词有停滞不前、徘徊不前等。使用长驱直进时需要注意语境的搭配,避免误用。
地动山摧
地动山摧是一个成语,形容巨大的震动或剧烈的变化。其拼音为dì dòng shān cuī,最早出自《孟子·告子下》。该成语用来形容非常强烈、震撼人心的景象或事件,如同大地动摇、山峦被摧毁一样。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或历史事件中。此外,地动山摧的近义词包括山崩地裂、天崩地坼、惊天动地等,反义词有风平浪静、安然无恙、平静如水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的适当性,避免误用或滥用。
电照风行
电照风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iàn zhào fēng xíng。它用于形容事物或言论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迅速的传播速度。电照风行的含义是像闪电一样照亮世界,像风一样迅速传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的思想、言论或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该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文献,但具体出处已不可考。它的近义词包括迅速传播、影响深远等,反义词为默默无闻、影响有限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不要将“电照风行”用在微小或无足轻重的事物或言论上,避免滥用。例如他的演讲主题深入人心,影响力电照风行于整个会场等场景可用此成语形容。
长驱直入
“长驱直入”是一个成语,原意形容军队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快速前进,现也用来形容势如破竹的进攻或其他迅速、直接达到目的地的行为。该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在军事上广泛应用。其近义词有势如破竹、直捣黄龙等,反义词包括迂回曲折、徘徊不前等。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和含义选择合适的词语,避免滥用或混淆贬义含义。
电流星散
电流星散的读音和含义被详细解释,该成语形容事物或人的分散、消逝,如流星般短暂明亮。其典故可能源于自然现象,如夜空中的流星和闪电。电流星散的近义词包括稍纵即逝、昙花一现和转瞬即逝等,反义词则包括长存不灭、恒久不变和历久弥新等。文章还提供了电流星散的例句和错误用法提示。该成语在描述短暂存在和消逝的事物时十分贴切,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成语表达,避免滥用或误用。
兵败如山倒
兵败如山倒是一个成语,形容军队在战败时迅速溃散,如同山体崩塌一样彻底。该成语源于古代战争的实际情景,后来用来形容战争中一方大败的情景。兵败如山倒的近义词包括溃不成军、一败涂地等,反义词则是势如破竹、百战百胜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搭配,避免错误用法。同时,也需要注意该成语不宜滥用,只用于形容战争或竞争中的失败情境。通过本文的介绍和例句,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丢盔弃甲
丢盔弃甲是一个成语,形容战斗中失败,士兵慌乱逃跑,丢掉头盔和铠甲的情景。典故来源于古代战争和《三国演义》中的情景。近义词包括溃不成军、落荒而逃等,反义词有勇往直前、临危不惧等。在丢盔弃甲的错误用法中,要避免用于非战斗情境下的失败或混乱状态,以及褒义情境下的混用。文章中详细解释了这个成语的含义、典故、用法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