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半吐半露”详解
读音
bàn tǔ bàn lù
含义
- 半:一半,不完全
- 吐:说出来,表达
- 露:显露,透露
“半吐半露”形容说话或表达时有所保留,不完全说出来,既透露一部分又隐藏一部分,给人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
典故
- 《红楼梦》:林黛玉在贾府时,常常因为心事重重而说话半吐半露,既想表达自己的情感,又碍于身份和处境不敢直言。
-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在鸿门宴前对项羽进言时,因顾忌项羽的性格,说话半吐半露,未能直陈利害,最终导致项羽错失良机。
- 《世说新语》:魏晋名士清谈时,常以半吐半露的方式表达深意,既显智慧,又留有余地。
近义词
- 欲言又止:想说却又停下,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
- 吞吞吐吐:说话不流畅,含糊其辞。
- 闪烁其词:故意回避问题,说话模棱两可。
- 讳莫如深:隐瞒得很深,不愿透露。
反义词
- 直言不讳:毫无顾忌地说出真实想法。
- 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 和盘托出:毫无保留地全部说出来。
-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表达主题。
例句
- 小学低年级:小红想问老师问题,但又害怕,只好半吐半露地说:“老师,我……”
- 小学高年级:小明考试没考好,回家后半吐半露地告诉妈妈:“这次考试……有点难。”
- 初中:她半吐半露地透露了一些消息,让大家更加好奇事情的真相。
- 高中:面对记者的追问,发言人半吐半露,始终不肯正面回答关键问题。
- 大学及以上:在谈判桌上,他半吐半露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既不让对方完全摸清底牌,又留出了协商的空间。
- 职场:领导半吐半露地暗示了公司可能的人事变动,让大家心生忐忑。
- 文学创作:小说中的女主角总是半吐半露,让读者对她的真实想法充满猜测。
- 日常对话:“你昨天去哪儿了?”他半吐半露地回答:“就……随便逛逛。”
- 影视台词:“这件事……其实……”他半吐半露的样子让观众更加期待后续发展。
- 历史分析:古代谋士进谏时常常半吐半露,既表达意见,又避免触怒君王。
错误用法
-
场景一:在正式报告或学术论文中,应避免半吐半露的表达方式,否则会显得不够严谨。
- ❌错误:这项研究的结果……可能……有一些影响。
- ✅正确: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该因素对实验有显著影响。
-
场景二:在需要明确指令的场合(如军事、医疗),半吐半露可能导致误解或延误。
- ❌错误:“你最好……稍微注意一下……”
- ✅正确:“立即停止操作,否则会有危险!”
-
场景三:在表达情感时,过度使用半吐半露可能让对方感到困惑或不安。
- ❌错误:“我其实……对你……有一点……”
- ✅正确:“我很喜欢你,希望能和你进一步交往。”
-
场景四:在法律文件中,半吐半露的表述可能导致条款模糊,引发纠纷。
- ❌错误:“甲方或许……需要承担部分责任。”
- ✅正确:“甲方须承担全部违约责任。”
“半吐半露”是一种微妙的表达方式,适合某些含蓄的场合,但在需要清晰、直接的沟通中应谨慎使用。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群聚会的诗词
这是一篇关于描写群聚会的诗词的文章,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群聚会的诗词,包括古代的唐诗和宋词以及现代的创作。这些诗词描绘了人们在聚会时的欢乐、温馨和深厚友谊。通过不同的场景,如春日赏花、夜幕饮酒、佳节庆贺、月夜话家常等,表达了群聚会的欢乐和温馨氛围。同时,本文还分享了这些诗词背后的深刻寓意,强调了群聚会的重要性,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安然无恙
本文介绍了成语“安然无恙”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这个成语强调平安和稳定的状态,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面对不利情况时能够保持安全或健康的状态。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根据不同的语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残兵败将是什么意思
本文讲述了关于“残兵败将”这一成语的内容,包括其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该成语形容在战争或竞争中失败后的军队或团队,失去原有的战斗力。最早出自《战国策》和《史记》等古籍。同时,也需要注意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避免滥用该成语,要在正确的语境下使用,以充分表达其含义和情感色彩。
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是一个源于楚汉相争时期的成语,描述的是项羽与他的爱妾虞姬之间的故事,形容英雄末路、壮志未酬的悲壮情境。这个典故最早见于《史记》等历史文献,后来在文学和艺术作品如京剧《霸王别姬》中被广泛引用和演绎。霸王别姬的近义词包括英雄末路、壮志未酬等,反义词有春风得意、欢聚一堂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霸王别姬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不能随意用于普通情境或其他与成语含义不符的情境。
半筹不纳
半筹不纳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àn chóu bù nà,意思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形容毫无办法或计策。这个成语出自《宋史·岳飞传》,描述的是岳飞在某次战役中面临的困境。半筹不纳的近义词有一筹莫展、无计可施、束手无策等。反义词包括足智多谋、智勇双全等。在使用半筹不纳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不要与“一筹莫展”混淆,并且避免在不合适的场合使用。例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半筹不纳的表达方式。
大错特错是什么意思
“大错特错”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犯下严重且明显的错误。这个成语通常表示对某人的决策或行为的惊讶或不满。其典故并不明确,可能源于人们在重大问题上犯下的明显错误。近义词包括错上加错、一错再错等。然而,这个成语不应被误用为轻微错误,也不应在自嘲或轻松语境中使用。同时,它与“一塌糊涂”不应混淆使用。这篇文章对“大错特错”进行了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不言不语是什么意思 3个典故解析和20个例句教你正确使用这个成语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言不语”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多个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人沉默寡言或性情内向。此外,还指出了该成语在误用情况下的不合适语境和重复使用的啰嗦表达方式。希望本文的介绍能有所帮助。
成语“别有心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如何识别虚伪之人的3个历史典故
“别有心肝”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ié yǒu xīn gān,指的是内心深处有与表面不同的想法或目的。此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理解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的近义词包括另有图谋、心怀鬼胎等,反义词为心口如一、坦诚相待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避免与近义词混用。文章对该成语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出于意外是什么意思
"出于意外"是一个成语,表示事情的结果或情况超出预料。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它的近义词包括出人意料、突如其来等,反义词为意料之中、司空见惯等。该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突发或出乎意料的情况,例如突然的电话、电视节目中断、表现超乎预期等。同时,文章也指出了错误用法并进行了纠正。
不相为谋是什么意思 5个典故和例句教你正确使用这个成语
“不相为谋”是一个成语,读音标注为bù xiāng wéi móu。它的含义是形容两个人或团体之间观点、立场、兴趣等差异过大,无法进行有效合作或交流。这个成语源于《论语·卫灵公》中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强调了志同道合的重视。它的近义词包括道不同、意见不合等,反义词则是志同道合、意见一致等。在实际应用中,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政治领域、工作场合、个人关系等场景。不过,需要注意避免错误使用,特别是在不存在根本性差异的情况下,以及在某些正式或严肃的场合中。通过这个摘要,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不相为谋”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