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涂而废

成语”半涂而废”详解

读音

bàn tú ér fèi

含义

  • :一半,中途
  • :通“途”,道路,引申为过程
  • :连词,表示转折
  • :停止,放弃

整体含义:指事情做到一半就放弃,比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有始无终。

典故

  1. 《论语·雍也》
    孔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意思是力量不足的人,走到半路就会停下来。后来演变为“半涂而废”。
  2. 《后汉书·耿弇传》
    耿弇在攻打张步时,部下劝他撤退,他说:“今若半涂而废,非但失前功,后亦难图。”最终坚持作战并取得胜利。
  3. 宋代苏轼《晁错论》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半涂而废,则天下之势,终于不可为矣。”

近义词

  1. 有始无终:开始时有干劲,后来却放弃了。
  2. 功亏一篑: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步却失败了。
  3. 浅尝辄止:稍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不深入。
  4. 虎头蛇尾:开头声势浩大,结尾却草草收场。

反义词

  1. 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不松懈。
  2. 善始善终:从开始到结束都做得很好。
  3. 坚持不懈:一直努力,不放弃。
  4. 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有恒心,不半途而废。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学画画才一个月就半涂而废了。
    • 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半涂而废。
  2. 小学高年级

    • 做数学题要有耐心,不能半涂而废。
    • 他练钢琴半涂而废,现在很后悔。
  3. 初中

    • 许多人在减肥时半涂而废,导致效果不佳。
    • 学习外语最忌讳半涂而废,必须长期坚持。
  4. 高中

    • 创业路上充满挑战,半涂而废的人很难成功。
    • 科学研究需要耐心,半涂而废只会前功尽弃。
  5. 大学及以上

    • 他的论文写到一半就半涂而废,最终没能毕业。
    • 在职场中,半涂而废的态度会影响职业发展。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半途而废”

    • ❌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正确应为“半涂而废”)
    • ❌ 这个项目不能半途而废。(正确应为“半涂而废”)
  2. 误用为“半途而止”

    • ❌ 他跑步跑到一半就半途而止了。(正确应为“半涂而废”)
  3. 误用为“半途放弃”

    • ❌ 学习不能半途放弃。(正确应为“半涂而废”)
  4. 误用为“半途而退”

    • ❌ 比赛时半途而退是不对的。(正确应为“半涂而废”)
  5. 误用为“半途而止步”

    • ❌ 他练书法半途而止步了。(正确应为“半涂而废”)

总结:“半涂而废”强调做事中途放弃,不能用于形容自然停止或被动终止的情况。

你可能感兴趣

半涂而罢

半涂而罢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àn tú ér bà,表示做事中途停止或放弃。其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用来形容不坚持到底的行为。近义词有中途而废、半途而返等,反义词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等。使用半涂而罢时需注意其正确的使用场合,避免误用。文章还介绍了相关的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

半路修行

“半路修行”是一个成语,形容中途开始某个领域的学习或工作。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在某一领域缺乏基础或经验的情况。典故可能源于佛教修行中的半途而废或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描述。近义词包括半途而废、中途改行等,反义词包括一以贯之、始终不渝等。文章提供了关于这个成语的用法、例句以及错误用法提醒。

半途而废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如何避免做事中途放弃的3个关键方法

本文介绍了成语“半途而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做事中途停止,未能完成。文章提供了与“半途而废”相关的两个典故,并列举了多个近义词和反义词。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句子中的运用,并强调了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轻易放弃。最后指出了错误使用“半途而废”的方式,即遇到挫折轻易放弃,而不是坚持努力。

有始有卒是什么意思

有始有卒的读音读音:yǒu shǐ yǒu zú标注拼音:yǒu-shǐ-yǒu-zú有始有卒的含义“有始有卒”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从头到尾都能保持始终如一的态度或状态。它强调了事物的完整性和持续性,意味着从开始到结束都能保持一致,不半途而废。有始有卒的典故“有始有卒”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军事和历史故事。在古代,战争是常态,士兵们往往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战斗和艰苦的征战。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在战争中能够始终如一、坚持到底的士兵或领袖。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或人物的坚持和毅力。典故出处:出自《论语·颜渊篇》,孔子曾说:“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观其色而察其辞,

不做不休是什么意思 详解成语含义典故用法及5个经典例句

文章介绍了成语“不做不休”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和背景。它表示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的地步,强调了紧迫性和决心,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与“不做不休”意思相近的成语和反义词,并给出了几个例句。但在使用“不做不休”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随意滥用和语法搭配不当。

敕始毖终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敕始毖终”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强调无论开始还是结束,都要保持谨慎和周全的态度,不草率从事。其源于古代文献中君主发布命令或制定政策时的严谨态度。近义词包括慎始慎终、谨终如始、善始善终等。反义词包括草率从事、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等。在正确使用上,文章给出了多个例句以作示范,并指出错误用法示例以提醒读者注意。

半路出家

“半路出家”是一个成语,指在半路开始出家修行或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职业中中途开始从事新的活动或工作,尤其指之前没有相关经验或准备的人。这个成语源自佛教,典故为原本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因某种原因决定出家修行。它带有“晚起步”或“临时决定”的意味,近义词如临时起意、临阵磨枪等。反义词则描述持续性和稳定性,如一生一世、从小立志等。文章提供了关于这个成语的解释、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示例。

有始无终是什么意思

有始无终的读音标注拼音:yǒu shǐ wú zhōng有始无终的含义“有始无终”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开始时兴致勃勃,但最终却无法坚持到底,半途而废。这个成语的“有始”指的是开始,“无终”指的是没有结束,整个成语的含义就是有开始却没有结束,形容做事不彻底、没有毅力坚持到底。有始无终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有多重版本,其中一个版本出自《史记·乐毅列传》,战国时期乐羊攻打中山国的故事。乐羊在攻打中山国时,虽然一开始表现出极大的决心和毅力,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攻下中山国,因此被后人用来形容有始无终的行为。此外,还有其他的典故和出处,如《左传》中的一些故事也涉及到有始无终的情节。有始无终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是什么意思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的读音"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的读音为:shí rì yī shuǐ,wǔ rì yī shí。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的含义"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在艺术创作中,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练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具体来说,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磨练技艺,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的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和成果。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据传与古代的画家、书法家等艺术家们的创作经验有关。在古代,艺术创作需要长时间的静心琢磨和磨练,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在艺术创作中需要

出师不利是什么意思

“出师不利”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ū shī bù lì,形容在开始行动或执行任务时遭遇不顺利的情况。其典故源于古代战争中的出征作战,有时即使做了充分准备仍可能出现不利情况。近义词包括初战失利、败北之始等,反义词有一帆风顺、顺顺利利等。误用此成语的情况包括认为其表示个人天赋或能力的不足,以及与“注定失败”等同使用。正确理解和使用“出师不利”,可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事情开头的挫折和困难。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