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上落下

成语”半上落下”详解

读音

bàn shàng luò xià

含义

  • :一半,不完全
  • :向上,前进
  • :下降,后退
  • :向下,退步

整体含义:形容做事不彻底,半途而废,既没有完全前进,也没有完全后退,处于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状态。

典故

  1. 《论语·雍也》:孔子评价冉求时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能力不足的人,往往半途而废),与”半上落下”含义相近。
  2.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讲述一个人学射箭,练到一半就放弃,最终箭术不精,正是”半上落下”的体现。
  3. 民间故事:古时有位书生读书时三心二意,科举考试时文章写了一半就放弃,最终落榜,被人讥讽为”半上落下之人”。

近义词

  1. 半途而废: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
  2. 功亏一篑: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步却未能完成。
  3. 虎头蛇尾:开头声势浩大,结尾却草草收场。
  4.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不深入钻研。

反义词

  1. 善始善终:做事有始有终,坚持到底。
  2. 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不轻易放弃。
  3. 一鼓作气:趁势一口气完成某事。
  4. 锲而不舍:比喻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练字总是半上落下,所以字写得不好看。
    • 做作业不能半上落下,要认真完成。
  2. 小学高年级

    • 学习英语如果半上落下,就很难真正掌握。
    • 他学钢琴半上落下,最终没能考过三级。
  3. 初中

    • 做事半上落下的人,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
    • 他的计划总是半上落下,导致项目迟迟无法完成。
  4. 高中及以上

    • 科研工作最忌讳半上落下,必须持之以恒。
    • 他的人生目标总是半上落下,最终一事无成。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半途而废”的同义词

    • ❌ “他做事总是半上落下,从不坚持到底。”(正确,但更强调”不上不下”的状态)
    • ✅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从不坚持到底。”(更强调”放弃”)
  2. 误用于形容物理位置

    • ❌ “那个球半上落下,掉在了中间。”(错误,应使用”不上不下”)
  3. 误用于形容情绪

    • ❌ “他今天心情半上落下,既不难过也不高兴。”(错误,应使用”不温不火”)

总结:”半上落下”强调做事不彻底,处于尴尬状态,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与”半途而废”混淆。

半上落下.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有始有终是什么意思

有始有终的读音读音:yǒu shǐ yǒu zhōng标注拼音:yǒu-shǐ-yǒu-zhōng有始有终的含义“有始有终”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做事有头有尾,始终如一,不半途而废。它强调了开始和结束的完整性,以及在过程中保持一致性的重要性。有始有终的典故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在古代,人们常常强调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和人的道德修养。其中,“有始有终”被视为一种美德和修养的表现。它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做事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的人。例如,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如果能做到有始有终,就能取得更好的成果。典故一: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谓知本

半涂而废

半涂而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àn tú ér fèi,意思是在做事过程中中途放弃,没有完成计划的任务或目标。出自《战国策·燕策》的典故。该成语可用于形容人的行为,表示其缺乏持久的决心和毅力。除了半涂而废,还有其他相近的成语如半途而返、浅尝辄止等。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为其他相近词语或用于形容非人的行为。在正式场合或严肃语境中需谨慎使用,以免带有贬义色彩。该成语提醒人们应该坚持到底,不放弃目标。

半路修行

“半路修行”是一个成语,形容中途开始某个领域的学习或工作。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在某一领域缺乏基础或经验的情况。典故可能源于佛教修行中的半途而废或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描述。近义词包括半途而废、中途改行等,反义词包括一以贯之、始终不渝等。文章提供了关于这个成语的用法、例句以及错误用法提醒。

半途而废

本文介绍了成语“半途而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做事中途停止,未能完成。文章提供了与“半途而废”相关的两个典故,并列举了多个近义词和反义词。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句子中的运用,并强调了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轻易放弃。最后指出了错误使用“半途而废”的方式,即遇到挫折轻易放弃,而不是坚持努力。

为德不卒是什么意思

为德不卒的读音为德不卒的拼音是wéi dé bù zú。为德不卒的含义“为德不卒”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做事或帮助别人时,没有完成到底,半途而废。它强调了做事情的坚持和完整性,也暗示了对于他人帮助的尊重和负责。为德不卒的典故典故一: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献公派遣大夫荀息去讨伐郭公,但因为荀息未能完成使命而中途返回,被晋献公责备为“为德不卒”。典故二:古代有个人叫孟母,她为了教育好孩子,不惜付出一切努力。然而,当她发现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时,她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坚持下去。后来,她的孩子终于成才了。这个故事也传达了“为德不卒”的含义。为德不卒的近义词半途而废:指做事不坚持到底,中途就

断织劝学

“断织劝学”是一个成语,源自乐羊子之妻的故事,意为通过切断织布机上的布来劝勉学习,强调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毅力的重要性。该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乐羊子妻传》。父母常以此故事教育子女要坚持不懈地学习,而乐羊子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他保持着这种精神。然而,“断织劝学”不应与消极的词汇或情境联系在一起,也不应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它适用于形容较为困难或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和学习过程。

当务始终

“当务始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āng wù shǐ zhōng。其含义为做事要抓住当前的主要任务,并从始至终地坚持下去。这个成语强调了持续性和专注性,告诫人们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轻易放弃。其典故源于古代的军事故事。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始终如一、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等。反义词有半途而废、朝三暮四、虎头蛇尾等。使用“当务始终”时需要注意其适用的场合和语境,避免错误使用。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在适当的场合下表达做事有始有终、坚持不懈的意思。

掘井及泉

掘井及泉的读音、含义和典故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说明了其比喻做事要彻底、不半途而废的精神。同时,介绍了该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指出在正确使用成语时需要注意其适用场合和语境,避免错误使用。文章还通过举例说明了掘井及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体现。

一曝十寒是什么意思

一曝十寒的读音一曝十寒的读音为:yī pù shí hán。一曝十寒的含义一曝十寒字面意思为晒一天太阳,冷十天。它用来形容学习或做事缺乏恒心,刚开始的时候热情高涨,但持续不了多久就半途而废,无法坚持到底。一曝十寒的典故一曝十寒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告子章》。孟子在告子章中提到:“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一曝十寒,则无得而不得。”意思就是说,下棋虽然是件小事,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如果学习或工作上一曝十寒,那就什么都学不到或做不成。典故中并没有具体的出处和故事情节,但这个成语的寓意却深入人心,被广泛用于形容那些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缺乏恒心和毅力的人。一曝十寒的近义词一曝

有始无终是什么意思

有始无终的读音标注拼音:yǒu shǐ wú zhōng有始无终的含义“有始无终”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开始时兴致勃勃,但最终却无法坚持到底,半途而废。这个成语的“有始”指的是开始,“无终”指的是没有结束,整个成语的含义就是有开始却没有结束,形容做事不彻底、没有毅力坚持到底。有始无终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有多重版本,其中一个版本出自《史记·乐毅列传》,战国时期乐羊攻打中山国的故事。乐羊在攻打中山国时,虽然一开始表现出极大的决心和毅力,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攻下中山国,因此被后人用来形容有始无终的行为。此外,还有其他的典故和出处,如《左传》中的一些故事也涉及到有始无终的情节。有始无终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