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当务始终」详解
读音
dāng wù shǐ zhōng
含义
- 当:应当,应该。
- 务:致力于,专注于。
- 始:开始,开端。
- 终:结束,完结。
整体含义:指做事应当从始至终都认真对待,不可半途而废,强调坚持到底的重要性。
典故
- 《论语·学而》: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虽未直接提及“当务始终”,但强调做事要抓住根本,持之以恒。 - 《荀子·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强调积累与坚持,与“当务始终”精神相通。 - 《后汉书·耿弇传》:
耿弇征战多年,始终如一,最终功成名就,体现了“当务始终”的毅力。
近义词
- 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不松懈。
- 善始善终:开头和结尾都做得很好。
- 有始有终:做事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 锲而不舍:比喻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
反义词
- 半途而废:事情未完成就放弃。
- 虎头蛇尾:开头声势浩大,结尾草草收场。
- 有始无终: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就停止,不深入。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写作业要当务始终,不能只写一半就不写了。
- 种花要当务始终,每天浇水才能开花。
-
小学高年级:
- 学习乐器要当务始终,坚持练习才能弹得好。
- 参加长跑比赛,当务始终才能跑到终点。
-
初中:
- 复习考试要当务始终,不能临阵磨枪。
- 做实验要当务始终,记录每一步数据。
-
高中:
- 备战高考要当务始终,不可松懈。
- 科研工作必须当务始终,否则难以取得成果。
-
大学及以上:
- 创业之路艰难,唯有当务始终才能成功。
- 学术研究贵在当务始终,不可急功近利。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当务之急”:
- ❌“现在当务始终是解决资金问题。”(正确应为“当务之急”)
-
误用为“始终如一”:
- ❌“他对朋友当务始终,从不背叛。”(正确应为“始终如一”)
-
误用为“善始善终”:
- ❌“这个项目当务始终,做得很好。”(正确应为“善始善终”)
-
误用为“坚持不懈”:
- ❌“他当务始终地锻炼身体。”(正确应为“坚持不懈”)
总结:“当务始终”强调做事从始至终的坚持,不可用于形容紧急事务或单纯的一致性,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始终不易是什么意思
始终不易的读音始终不易的读音为:shǐ zhōng bù yì,其中“易”字在这里表示“改变”。始终不易的含义“始终不易”的含义是指始终保持不变,始终如一,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和态度。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信念、意志、情感等方面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始终不易的典故“始终不易”这个成语出自于《易经》中的“乾坤”两卦。《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占卜哲学著作,其中“乾坤”两卦代表着天地、阴阳、刚柔等基本概念。在《易经》中,始终不易的思想被广泛运用,意味着无论天地如何变化,阴阳如何消长,刚柔如何转化,都必须保持自己的本性和原则不变。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些历史典故和名人故事,
谨终如始是什么意思
谨终如始的读音为jǐn zhōng rú shǐ,表示做事始终保持谨慎、认真、负责的态度,不因时间推移而松懈。源于《论语·子张》,也可追溯到古代礼仪文化。近义词有始终如一、一以贯之、慎终如始等。反义词包括三心二意、半途而废、虎头蛇尾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注意正确搭配语境,避免误用。该成语用于形容人对待工作或学习的态度,如对待工作总是谨终如始的人,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保持谨慎的态度和做法。
善始令终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善始令终"的读音、含义和典故来源。该成语强调事情从开始到结束都要保持良好态度和努力的精神,追求持续性和坚持的重要性,以及在事情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标准的价值观念。同时,本文还介绍了该成语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使用注意事项,避免错误用法。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善始令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表现。
始终若一是什么意思
始终若一的读音始终若一的拼音为: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的含义“始终若一”是一个成语,指的是从始至终都保持一致,没有变化。它形容人的言行一致,始终如一,不改变初衷,不偏离目标。始终若一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史记》等,都有关于始终如一、言行一致的描述。其中最著名的典故之一是《论语》中孔子对弟子们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句话表达了君子在各种情况下都要保持仁德,始终如一的思想。此外,历史上也有很多名人因为始终若一而成为楷模,如忠诚的臣子、守节的妻子等。始终若一的近义词一贯如一始终不渝始终如一坚定不移以上成语都表示
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
一以贯之的读音一以贯之的拼音是yī yǐ guàn zhī,其中yī读第一声,yǐ读第三声,guàn读第四声,zhī读第一声。一以贯之的含义一以贯之的含义是:用一个根本性的道理、思想或原则贯穿始终。它强调了始终如一、始终不渝的坚持和贯彻。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一”表示统一、始终如一;“以”表示用、凭借;“贯”表示贯穿、始终;“之”则是一个代词,指代某个事物或道理。因此,一以贯之的含义就是始终如一地用某个根本性的道理、思想或原则来贯穿始终。一以贯之的典故一以贯之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论语·里仁》,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孔子在《论语》中强调了“道”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坚守“道”,才能保持始终如一的精神
党的90年读后感
党的90年读后感(第1篇)党的90年读后感《党的90年》是一本详细记录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历史长卷。初读此书,我被其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历史内涵所吸引。书中以流畅的语言风格,详细地描述了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令人倍感震撼。此书以时间为轴,从党的创立初期开始,一直叙述到党的现代发展。它详细地描述了党的奋斗历程,包括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斗争,以及和平建设时期的辉煌成就。书中还突出了许多重要人物,如毛泽东、邓小平等,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书中最值得分享的部分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做出的伟大决策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例如,在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为中
无背无侧是什么意思
无背无侧的读音无背无侧的读音为:wú bèi wú cè。无背无侧的含义“无背无侧”是一个成语,指的是没有背离正道,也没有偏离正确的立场或方向。其中,“背”指的是背离,“侧”指的是偏离,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人或事物始终坚守正道,不偏离正确的方向。无背无侧的典故该成语出自《诗经》中的《小雅·节南山》一诗。诗中描述了当时政治混乱,小人当道,正直之士被排挤,而作者则呼吁君王要“无背无侧”,即不要背离正道,不要被小人所迷惑,要任用正直之士。因此,这个成语在古代常用来形容君主的贤明和政治清明。无背无侧的典故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
终始如一是什么意思
终始如一的读音终始如一的拼音是:zhōng shǐ rú yī。终始如一的含义终始如一,指自始至终都保持一样的品质或状态。这个成语强调了始终一贯的坚持和恒心,形容人或事物始终保持一致,不改变初衷,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终始如一的典故终始如一这个成语出自《论语·述而》:“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言虽简,然其中所含之义,实为‘终始如一’之真谛。”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自身行为正直,即使不发布命令,人们也会按照他的标准去做;如果自身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人们也不会听从。这体现了始终保持一致的重要性。此外,终始如一这个成语还与古代的忠诚、信义等观念有关。在古
终始不渝是什么意思
终始不渝的读音终始不渝的读音为:zhōng shǐ bù yú,其中zhōng和shǐ都是一声,bù是四声,yú也是二声。终始不渝的含义终始不渝的含义是指始终坚守某种信念或承诺,始终保持一致,不会改变或背离。它强调了人们对于信念、承诺、忠诚等价值观的坚守和执着。终始不渝的典故终始不渝这个成语出自《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终始不渝,信之至矣。”这个典故表达了一个人对于自己的信仰和承诺的坚守,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初衷。此外,该成语还有其他的典故和出处。比如《左传》中也有“君子终始不渝”的说法,强调了君子始终如一、坚定不移的品质。还有《史记》中记载的“
坚持到底 西游记读后感
坚持到底 西游记读后感(第1篇)坚持到底——西游记读后感西游记,一部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初次翻阅,便被其丰富的情节和独特的人物所吸引。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冒险世界。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故事。在漫长的取经路上,他们遭遇了各种妖魔鬼怪的阻挠,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但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始终坚持到底,最终成功取得真经,完成了使命。书中最吸引我的,是那些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孙悟空的机智勇敢,猪八戒的憨厚可爱,沙僧的忠诚老实,以及唐僧的慈悲心肠,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孙悟空,他以其超凡的能力和机智的头脑,为取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