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务之急
读音
dāng wù zhī jí
含义
- 当:当前、眼下。
- 务:事务、任务。
- 之:的。
- 急:紧急、重要。
整体含义:指当前最紧要、最需要优先处理的事情。
典故
- 《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意思是聪明人并非无所不知,而是懂得优先处理最紧要的事情。 - 《韩非子·五蠹》
“故明主之治国也,当务之急,在于安民。”强调治国时,安定百姓是最紧迫的任务。 - 《后汉书·崔骃传》
“当务之急,在于择贤。”指出选拔贤能是当时的首要任务。
近义词
- 燃眉之急:形容事情非常紧急,像火烧眉毛一样。
- 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经逼近眼前,必须立刻处理。
- 刻不容缓:一刻也不能拖延,形容情况非常紧迫。
- 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面临压力,引申为最紧要的任务。
反义词
- 不急之务:指不紧急、可以暂缓处理的事情。
- 无关紧要:形容事情不重要,可以忽略。
- 可有可无:指事情做不做都行,没有太大影响。
- 缓不济急:指行动太慢,无法解决当前的紧急问题。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做完作业是当务之急,不能先玩。
- 下雨了,收衣服是当务之急。
- 肚子饿了,吃饭是当务之急。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考试前,复习是当务之急。
- 火灾发生时,逃生是当务之急。
- 球队落后时,进球是当务之急。
-
初中
- 面对疫情,做好防护是当务之急。
- 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是当务之急。
- 学习时间紧张,提高效率是当务之急。
-
高中及以上
- 经济复苏是政府当前的当务之急。
- 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的当务之急。
-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
职场/生活
- 项目 deadline 临近,完成报告是当务之急。
- 家里水管爆了,找维修工是当务之急。
- 客户投诉,解决问题是当务之急。
错误用法
-
混淆“当务之急”与“重要但不紧急”
- ❌ 错误:“学习外语是当务之急。”(如果并非紧急需求)
- ✅ 正确:“明天考试,复习是当务之急。”
-
滥用成语,忽略语境
- ❌ 错误:“周末逛街是我的当务之急。”(逛街并非紧迫任务)
- ✅ 正确:“病人急需输血,准备血源是当务之急。”
-
与“长期目标”混淆
- ❌ 错误:“减肥是我的当务之急。”(除非有健康危机)
- ✅ 正确:“医生说我必须立刻控制血糖,这是当务之急。”
-
用于非紧迫场景
- ❌ 错误:“喝奶茶是当务之急。”(除非极度口渴)
- ✅ 正确:“沙漠中,找到水源是当务之急。”
总结:“当务之急”强调紧迫性,不能随意用于普通或长期事务,否则会削弱其表达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
不急之务
“不急之务”是一个成语,指不是紧急或迫切需要处理的事务。其读音及含义有所解释,出自古代文献,常用来形容一些不那么紧迫或重要的事情。在处理紧急事务时,可以暂时放下不急之务。该成语有近义词如闲事杂务、缓事非急务等,反义词为急务、紧要事等。文章同时介绍了不急之务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注意使用场合和避免误用。通过多个例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慌手忙脚
慌手忙脚的读音为huāng shǒu máng jiǎo,意为在紧急情况下因心情紧张或缺乏准备而表现出的手脚动作匆忙、慌乱无序的状态。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其近义词包括手忙脚乱、惊慌失措和手足无措,反义词为从容不迫、镇定自若和沉着冷静。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境恰当使用,避免滥用或误用。
急如风火
“急如风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í rú fēng huǒ。它形容事情紧急、需要迅速处理或行动,也用来形容人行动迅速、急迫或情绪激动。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其近义词包括急迫、紧急、迫切、迅速等,反义词则为缓慢、悠闲、安然、松散等。在使用时,需注意不要用在非紧急场合,不要滥用,并需区分与其他词语的混淆。例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如何使用该成语。
急急如律令
“急急如律令”是一个古代成语,常用于形容紧迫的命令或情况,表达一种急迫感和严肃性。其含义为如同律法所规定的命令一样急迫。该成语源于古代法律文化,强调执行法律或命令时的紧迫性和严肃性。近义词包括急迫、紧急和迫切,反义词为缓慢和从容。在日常应用中,需注意避免在非紧急或不需要强调紧迫感的场合误用该成语,保持其原有的严肃性和紧迫感。
火烧眉毛
火烧眉毛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用来形容事情非常紧急,需立刻采取行动。这个成语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性和事情的严重性。它可能源自于人们对生活中紧急情况的直观感受和表达。火烧眉毛的近义词有燃眉之急、刻不容缓、迫在眉睫、急如星火等。反义词有从容不迫、闲庭信步、缓急可待等。使用时应避免不当场合、与其他词语混淆以及过度夸张或滥用。
急如星火
急如星火的读音为jí rú xīng huǒ,形容事情非常紧急、紧迫。源于古代,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用于形容形势危急,必须迅速行动才能逃脱困境。该成语还有其他的典故和出处,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和用法。近义词有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火烧眉毛等。反义词有从容不迫、不急之务等。使用时要避免滥用、注意语境、避免重复,并注意与其他描述紧急、紧迫的词语搭配使用。
事不有余是什么意思
事不有余的读音事不有余的拼音是 shì bù yǒu yú。事不有余的含义事不有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事情到了紧要关头,不能再有丝毫的拖延或保留。它强调了事情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抓紧时间,全力以赴地完成某件事情。事不有余的典故该成语典故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国王,他想要完成一项重要的工程,但因为拖延时间,最终导致工程无法按时完成。国王深感懊悔,于是他下令将这个成语作为警醒之语,用以提醒人们不要拖延时间,要事不有余地完成事情。此外,事不有余也可以与一些历史事件或文化传统相联系,例如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常常需要在紧迫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否则就会面临生命危险。因此,事不有余也成
五日京兆是什么意思
五日京兆的读音五日京兆读作:wǔ rì jīng zhào。五日京兆的含义五日京兆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该成语的意思是指为官者面临即将离职的困境,而此时他还有五天的任期需要完成。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为官者即将离任时,抓紧时间处理未完成的事务,或者形容某人在短时间内需要完成重要任务的情况。五日京兆的典故据《汉书》记载,汉朝时期,有一位官员叫张敞,他担任京兆尹一职(即首都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由于政绩卓著,朝廷决定调他去其他地方任职。在离任前五天,张敞抓紧时间处理了大量积压的政务,并安排好后续工作。因此,“五日京兆”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用来形容在短时间内需要完成重要任务的情况。五日京兆
谦让未遑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谦让未遑”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在忙碌、紧张或紧迫的情境中,没有时间或机会去实施谦逊、退让的行为。文章详细解释了其出处、语境及用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疾霆不暇掩目
“疾霆不暇掩目”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í tíng bù xiá yǎn mù,用来形容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急促,让人来不及反应或应对。这个成语强调了事情的紧迫性和突发性,源自古代文献,具体出处已不可考。它的近义词包括猝不及防、突如其来、意外之变、瞬息万变等,反义词包括料事如神、未卜先知、有备无患、从容不迫等。这个成语可以形象地描述各种突发情况,但不能滥用,需根据语境正确使用。错误的用法包括误用为形容自然现象、滥用在不紧急的场合以及与“从容”等词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