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贫乐贱

安贫乐贱

读音

ān pín lè jiàn

含义

“安贫乐贱”由四个字组成:

  • :安心、满足
  • :贫穷、清贫
  • :乐于、享受
  • :地位低微、生活简朴

整体含义是指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或地位卑微,仍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不因物质匮乏而忧愁,反而能从中找到快乐。

典故

  1. 《论语·雍也》:孔子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体现了安贫乐道的精神。
  2. 《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贱,与世无营。”形容韦彪甘于清贫,不慕荣利。
  3.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展现了隐士安于贫贱、超然物外的境界。

近义词

  1. 安贫乐道:安于贫困,以道德修养为乐。
  2. 甘贫守志:甘愿清贫,坚守志向。
  3. 淡泊名利:不追求名利,心境平和。
  4. 知足常乐:懂得知足,因而快乐。

反义词

  1. 贪得无厌:贪心不足,永不满足。
  2. 嫌贫爱富:厌恶贫穷,喜爱富贵。
  3. 趋炎附势:巴结权贵,依附权势。
  4. 利欲熏心:被利益和欲望蒙蔽心智。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他虽然穿得旧,但每天都很开心,真是安贫乐贱。
  2. 小学高年级:爷爷常说,做人要安贫乐贱,不要总想着攀比。
  3. 初中:陶渊明辞官归隐,安贫乐贱,过着田园生活。
  4. 高中: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安贫乐贱的人越来越少。
  5. 大学及以上:他的安贫乐贱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6. 写作例句:她虽家境贫寒,却安贫乐贱,专心研究学问。
  7. 口语例句:别总抱怨没钱,学学古人安贫乐贱的精神吧!
  8. 古文例句:“士安贫乐贱,不以利禄动心。”(《后汉书》)
  9. 现代文例句: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安贫乐贱成了一种难得的品质。
  10. 议论文例句:安贫乐贱并非不思进取,而是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安于现状”

    • ❌ 错误:他整天无所事事,真是安贫乐贱。
    • ✅ 正确:安贫乐贱强调精神境界,而非懒惰。
  2. 误用为“甘于堕落”

    • ❌ 错误:他沉迷游戏,不愿工作,还说自己安贫乐贱。
    • ✅ 正确:安贫乐贱与消极颓废无关。
  3. 误用为“吝啬小气”

    • ❌ 错误:他连一瓶水都舍不得买,太安贫乐贱了。
    • ✅ 正确:安贫乐贱与节俭不同,更侧重心态。
  4. 误用为“假装清高”

    • ❌ 错误:他明明很有钱,却装出一副安贫乐贱的样子。
    • ✅ 正确:安贫乐贱是发自内心的态度,不是伪装。

“安贫乐贱”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与消极、虚伪的行为混淆。

你可能感兴趣

5个历史典故揭示安贫守道的真正含义 如何在清贫中坚守理想与道德

安贫守道是一个成语,读音为ān pín shǒu dào,指在贫困中坚守道德原则和信仰,不因物质困顿而放弃精神追求。其典故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实践。近义词包括坚守节操、守身如玉、淡泊名利等。反义词包括贪图享乐、见利忘义、随波逐流等。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理解,避免错误用法,如忽略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变化发展的需要。该成语用于形容那些在贫困中仍能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的人,表达了人们对道德坚守的敬佩。

10首描写闲适生活的古典诗词 探寻中国文人无事之诗中的悠然境界

无事之诗: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闲适美学"无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非简单的"没有事情",而是一种超脱功利、悠然自得的生活境界。这种境界在古典诗词中形成了独特的"无事"主题,展现了文人雅士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本文选取唐宋时期几位代表性诗人的"无事"诗词,解析其中蕴含的哲学思考与美学价值。王维《酬张少府》朝代:唐代作者: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解析:此诗展现了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的生活状态。"万事不关心"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对世俗纷扰的主动疏离。"松风"、"山月"的意象组合营造出空灵意境,"解带"、"弹琴"的动作描写则体现了身心

布衣粝食是什么意思 3个典故解析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正确用法

本文介绍了成语“布衣粝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生活简朴,吃穿用度都十分朴素。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思想,强调节俭和朴素生活。正确用法是描述一个人或家庭过着简朴而高尚的生活。不当用法是描述奢华、浪费的生活方式或夸大自己的朴素程度。

描写隐居的诗词

本文提供了五篇关于描写隐居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描绘自然风光、隐居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在阅读这些描写隐居的诗词时,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也能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寄托和慰藉。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隐居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描绘了自然风光、隐居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些诗词具有文学价值,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阅读这些诗词,我们能感受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在隐居生活中找到的内心平静和自由。这

弊衣箪食是什么意思 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典故解析

弊衣箪食的发音为bì yī dān shí,形容生活简朴或贫困的状态。源于古代典故,如晋国的重耳和信陵君等人物的生活经历。近义词有简朴生活、清贫自守等,反义词为锦衣玉食、奢侈浪费等。文章中还讲述了弊衣箪食的典故、例句和错误用法。通过了解这些内容,读者能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熬清守谈是什么意思 详解这个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与正确用法

“熬清守谈”是一个源于古代的成语,读音为āo qīng shǒu tán。它描述的是忍受清苦寂寞,坚守清净淡泊的生活方式,用以形容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淡泊名利心态的人。这一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庄子》中的“逍遥游”,许多历史人物如陶渊明都有与之相关的故事。其近义词有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清心寡欲等,反义词则包括贪图享乐、热衷名利、浮躁不安等。使用时应避免滥用场合、误解含义和搭配不当。这个成语传达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对内心平静和自由的追求值得学习。

描写随缘的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赏析了几首以随缘为主题的古诗词,包括《青玉案·元夕》、《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菩萨蛮·芭蕉雨》等,以及现代创作的几篇随缘主题的诗词文章。文章通过解析这些诗词中的随缘意境、作者情感和解析,展示了随缘的人生态度和生活哲学。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和思考空间。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应以随缘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际遇和挑战,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坦然,享受生活的每一刻美好。

安分知足

本文介绍了“安分知足”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给出了一些例句。安分知足指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强调对现有的生活状态和物质条件感到满足,不追求过多或过高的目标,保持平和、淡然的心态。文章还指出了安分知足的错误用法,如将其与追求个人发展和进步、批评他人以及懒惰、不思进取等消极概念混淆使用。

歠菽饮水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歠菽饮水”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生活清苦简朴或节俭自守,源于古代隐士或贫苦人士的生活方式。近义词有节衣缩食、粗茶淡饭、安贫乐道等,反义词有奢侈浪费、锦衣玉食、贪图享乐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用法,并强调了避免误用的重要性。

超然自引是什么意思

超然自引是一个表达个体独立、高洁品行和超脱尘世态度的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墨客的言行。其读音为chāo rán zì yǐn,意味着在特定情境下,个体展现出自立自强、不依赖他人、保持独立精神的状态。该成语含有褒义色彩,常被用于描述历史人物的超然态度。其近义词包括独立自主、卓尔不群等,反义词则为随波逐流等。文章通过解释超然自引的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辅以例句解析,阐述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与错误用法的示例和解析。正确使用超然自引的成语,能够准确传达个体独立、自主的精神状态和高洁品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