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贫乐道

安贫乐道

读音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含义

  • :安心、安于。
  • :贫穷、贫困。
  • :乐于、快乐。
  • :道德、道义、理想。

整体含义:指一个人虽然生活贫困,但仍然能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并从中获得快乐。形容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典故

  1. 《论语·雍也》:孔子称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虽然生活贫困,但依然乐在其中,体现了“安贫乐道”的精神。
  2. 《后汉书·韦彪传》:韦彪虽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不慕荣华,最终成为一代名臣,被赞为“安贫乐道”的典范。
  3.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陶渊明辞官归隐,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仍坚持自己的理想,写下“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展现了“安贫乐道”的境界。

近义词

  1. 甘贫乐道:甘愿贫穷,乐于坚守道德。
  2. 淡泊名利:不追求名利,心境平和。
  3. 清心寡欲:内心清净,欲望很少。
  4. 知足常乐:满足于现状,保持快乐。

反义词

  1. 贪得无厌:贪心不足,永不满足。
  2. 利欲熏心:被利益和欲望蒙蔽心智。
  3. 趋炎附势:依附权贵,追求权势。
  4. 见利忘义:见到利益就忘记道义。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他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每天都很开心,真是安贫乐道。
  2. 小学高年级:颜回住在破旧的巷子里,却依然快乐学习,这就是安贫乐道的精神。
  3. 初中:陶渊明辞官归隐,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他安贫乐道,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4. 高中: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能安贫乐道的人越来越少,但他们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
  5. 大学及以上:真正的学者应当安贫乐道,专注于学术研究,而非追逐世俗的名利。
  6. 日常对话:“他虽然工资不高,但很满足现在的生活,真是安贫乐道。”
  7. 写作示例: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安贫乐道的精神显得尤为珍贵。
  8. 议论文:安贫乐道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
  9. 励志故事:他出身贫寒,但安贫乐道,最终凭借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10. 历史人物评价:诸葛亮在未出山前,躬耕陇亩,安贫乐道,展现了非凡的品格。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安于现状”

    • ❌ 错误例句:他虽然工作不努力,但安贫乐道,从不抱怨。
    • ✅ 正确解释:“安贫乐道”强调道德追求,而非消极怠惰。
  2. 误用为“不思进取”

    • ❌ 错误例句:他整天无所事事,却说自己安贫乐道。
    • ✅ 正确解释:安贫乐道并非懒惰,而是精神上的坚守。
  3. 误用为“吝啬小气”

    • ❌ 错误例句:他舍不得花钱,朋友都说他安贫乐道。
    • ✅ 正确解释:安贫乐道与节俭无关,而是指精神追求。
  4. 误用为“消极避世”

    • ❌ 错误例句:他逃避现实,躲在家里,自称安贫乐道。
    • ✅ 正确解释:安贫乐道是积极的精神境界,而非逃避现实。

总结:“安贫乐道”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态度,强调在贫困中依然坚守道德理想,而非消极、懒惰或吝啬。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解。

你可能感兴趣

安分知足

本文介绍了“安分知足”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给出了一些例句。安分知足指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强调对现有的生活状态和物质条件感到满足,不追求过多或过高的目标,保持平和、淡然的心态。文章还指出了安分知足的错误用法,如将其与追求个人发展和进步、批评他人以及懒惰、不思进取等消极概念混淆使用。

弊衣箪食是什么意思 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典故解析

弊衣箪食的发音为bì yī dān shí,形容生活简朴或贫困的状态。源于古代典故,如晋国的重耳和信陵君等人物的生活经历。近义词有简朴生活、清贫自守等,反义词为锦衣玉食、奢侈浪费等。文章中还讲述了弊衣箪食的典故、例句和错误用法。通过了解这些内容,读者能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5个关键点解析弊衣疏食的真正含义与安贫乐道的生活智慧

弊衣疏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ì yī shū shí,形容破旧的衣服和粗糙的食物,用来描述生活简朴、节俭或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其典故源于古代社会物质条件的限制,以及清官廉吏的节俭生活方式。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粗茶淡饭、节衣缩食等,反义词为锦衣玉食、丰衣足食等。文章详细解释了弊衣疏食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和语境。需要注意的是,弊衣疏食并非贬义词,而是用来赞扬那些节俭、朴素生活方式的人。

粗袍粝食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粗袍粝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的例句。该成语用于形容生活简朴、节俭或生活条件艰苦。典故源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正确运用该成语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宜用于形容精美的食物或豪华的生活方式,保持原有的结构和含义,并正确书写。

古人为何推崇敝衣粝食 5个安贫乐道的智慧与典故解析

本文介绍了成语“敝衣粝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形容生活清苦,条件很差。最早出自《左传》和《史记》,用于形容古代贤士的清贫生活。使用时需避免错误用法,不能用于形容奢华、富贵的生活状态。

乘车戴笠是什么意思

乘车戴笠的读音为chéng chē dài lì。这个成语源于《左传》中的故事,用来形容朋友之间不因地位改变而改变交情的行为,表达深厚的友情。乘车戴笠的近义词包括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莫逆之交等。反义词包括势不两立、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等。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不要用于形容表面的客套或虚假的交情。

寝丘之志是什么意思

“寝丘之志”是一个汉语成语,强调人要有远大的志向,不畏艰难困苦,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其典故源于春秋时期孙叔敖的选择,他宁愿选择清贫的丘陵作为葬身之地,也不愿追求富贵。近义词如清贫自守、高风亮节和安贫乐道,反义词则是贪图享乐、见利忘义和贪图富贵。该成语错误用法需避免,应理解其精神内涵并在恰当场合使用。文章通过典故和解释,详细阐述了寝丘之志的含义和用法。

安贫乐贱是什么意思 3个典故解析与10个实用例句教你正确理解

安贫乐贱的读音为ān pín yuè jiàn,指在贫困中也能保持乐观和满足的态度。这个成语来自《孟子·告子下》,描述了儒家思想中的安贫乐道观念。其近义词包括安于现状、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等,反义词为贪得无厌、追求富贵等。该成语不应被误解为对贫穷和不公正待遇的消极接受。现实中,一些人错误地使用该成语来描述对困境的无奈妥协,这是不正确的。真正的含义是形容在困难中也能保持乐观和满足的心态。

求名夺利是什么意思

“求名夺利”指的是追求名誉和利益,不择手段地谋取名利地位的行为。这个成语含有贬义,批评那些只顾追求名利而不顾一切的人。其典故源于古代权谋争斗,战国和明代小说中有相关情节。近义词包括追名逐利、贪图名利、争权夺利,反义词有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廉洁奉公。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滥用、攻击他人或与反义词混淆。

布衣粝食是什么意思 3个典故解析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正确用法

本文介绍了成语“布衣粝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生活简朴,吃穿用度都十分朴素。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思想,强调节俭和朴素生活。正确用法是描述一个人或家庭过着简朴而高尚的生活。不当用法是描述奢华、浪费的生活方式或夸大自己的朴素程度。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