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良除暴
读音
ān liáng chú bào
含义
- 安:安定、安抚
- 良:善良、良民
- 除:铲除、消灭
- 暴:暴虐、凶恶
整体含义:安抚善良的百姓,铲除凶恶的坏人。形容维护正义,保护弱者,打击邪恶势力。
典故
- 《水浒传》:梁山好汉劫富济贫、惩恶扬善,被称为“安良除暴”的英雄。
- 《三侠五义》:包拯、展昭等人秉公执法,除暴安良,深受百姓爱戴。
- 《史记·酷吏列传》:汉代官员郅都执法严明,打击豪强,被赞为“安良除暴”的典范。
近义词
- 除暴安良:与“安良除暴”意思相同,顺序不同。
- 惩恶扬善:惩罚恶人,褒扬善行。
- 替天行道:代行天意,主持正义。
- 扶弱抑强:帮助弱者,抑制强暴。
反义词
- 助纣为虐:帮助坏人做坏事。
- 为虎作伥:比喻帮恶人作恶。
- 欺善怕恶:欺负善良的人,畏惧凶恶的人。
- 恃强凌弱:依仗强大,欺凌弱小。
例句
- 小学低年级:警察叔叔抓坏人,真是安良除暴!
- 小学高年级:包青天断案公正,安良除暴,百姓都很尊敬他。
- 初中:古代侠客常常行侠仗义,安良除暴,深受人民爱戴。
- 高中:法律的存在就是为了安良除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大学及以上:在法治社会,司法机关的职责就是安良除暴,保障公民权益。
- 小说描写:他手持长剑,目光如炬,誓要安良除暴,还百姓一个太平天下。
- 新闻报道:警方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真正做到安良除暴。
- 历史评论:历代清官都以安良除暴为己任,成为百姓心中的青天。
- 影视台词:“我辈习武之人,当以安良除暴为使命!”
- 议论文:社会需要更多安良除暴的英雄,而不是冷漠的旁观者。
- 寓言故事:狮子王维护森林秩序,安良除暴,动物们都很感激它。
- 演讲引用:我们要学习英雄精神,勇于安良除暴,守护正义。
- 成语接龙:安良除暴→暴殄天物→物尽其用→用兵如神……
- 对联示例:上联“除暴安良扬正气”,下联“扶贫济困暖人心”。
- 广告标语:正义律师,安良除暴,为您捍卫权益!
- 游戏剧情:主角一路安良除暴,最终成为万人敬仰的大侠。
- 诗歌创作:“安良除暴英雄志,铁血丹心照汗青。”
- 社会评论:网络暴力猖獗,我们更需要安良除暴的勇气。
- 儿童故事:小侦探智斗坏蛋,安良除暴,保护了小镇的安全。
- 历史小说:岳飞精忠报国,安良除暴,是民族英雄的典范。
错误用法
-
误用对象:
- ❌ 小偷安良除暴,偷走富人的钱分给穷人。(“安良除暴”是褒义词,不能用于违法行为)
- ❌ 黑帮老大安良除暴,收保护费维持秩序。(黑社会行为不符合正义标准)
-
搭配不当:
- ❌ 他安良除暴地吃完了所有零食。(与“正义行为”无关)
- ❌ 这只猫安良除暴,抓了很多老鼠。(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正义行为,不适用于动物)
-
语义混淆:
- ❌ 老师安良除暴,惩罚了不写作业的学生。(程度过重,适用于打击犯罪,不适用于教育惩戒)
- ❌ 公司安良除暴,开除了表现差的员工。(滥用成语,不符合正义行为的语境)
总结:“安良除暴”用于形容正义的、保护弱者并打击邪恶的行为,不可用于违法、非正义或无关的场合。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盗贼的诗词
关于盗贼的诗词(第1篇)关于盗贼的诗词,自古以来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以下是根据“关于盗贼的诗词”这一主题,精选的几首古诗词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古诗解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代)原文: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得倚天剑,斩尽天下贼。解析:此诗以杜甫自述的口吻,描述了秋风破屋的凄凉景象,并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其中“安得倚天剑,斩尽天下贼”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盗贼的痛恨与不满。《古风》- 曹植(三国时期)原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念君终日思红颜,转侧在盗贼间。解析:此诗写离别之情与盗贼
关于描写岳飞冤案的诗词
关于描写岳飞冤案的诗词(第1篇)关于描写岳飞冤案的诗词,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但每一首都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悲情与社会的呼声。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几首诗词,并附上了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满江红·怒发冲冠作者:岳飞(南宋)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解析:虽然这首词并非直接描写岳飞冤案,但其中充满了岳飞的壮志与愤懑,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岳飞的遭遇。其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呼喊,
刬恶锄奸
本文介绍了成语“刬恶锄奸”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给出相关例句和错误用法提示。该成语意为铲除邪恶、消灭奸臣,源自古代中国,象征着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常被用来形容正义力量能够战胜邪恶势力的行为。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恰当,不可随意滥用。
剗恶锄奸
文章介绍了成语“剗恶锄奸”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彻底铲除凶狠的邪恶势力,扫清社会上的坏人和邪恶行为,是对于正义力量的期望和呼唤。其近义词包括铲除邪恶、肃清奸佞等,反义词为姑息养奸、纵容邪恶等。文章还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使用,应结合具体语境恰当地运用。
锄强扶弱
本文介绍了成语“锄强扶弱”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文章详细解释了锄强扶弱指的是铲除强暴势力,保护弱小者,强调正义和公平。此外,文章还探讨了锄强扶弱的典故源于古代社会,是对社会不公和强弱不均的反抗和呼声。同时,提供了关于锄强扶弱的错误用法提示,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公正公平地维护社会正义。全文旨在传递锄强扶弱的精神,呼吁人们积极参与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
第59回水浒传读后感
《第59回水浒传》读后感阅读完《第59回水浒传》,读者被书中生动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所吸引。这一回主要描绘了梁山好汉与官府的斗争,以及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故事背景是北宋末年,社会动荡,百姓疾苦。梁山好汉们以义为重,相互扶持,共同反抗腐败的官府,展现了义气和反抗精神。阅读过程中,读者被书中的英雄豪情和兄弟情谊深深打动,对林冲等人物产生深刻印象。通过阅读,读者不仅了解了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还对人生和情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收获颇丰。《第59回水浒传》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优秀作品,让人感受到古典文学的魅力。
吊民伐罪
吊民伐罪的准确读音为diào mín fá zuì。该成语源自《诗经》,意味着统治者或领袖为了正义和人民的福祉采取行动,拯救人民于苦难之中。其典故与周武王讨伐商朝、刘邦起义和唐朝统一战争等历史事件相关。近义词包括仁义之举、救世济民等,反义词则是暴政、虐民等。错误的使用方式是将该成语用于形容过于严厉或残忍的行为。正确运用吊民伐罪,需理解其含义和用法,避免误解或歧义。
哪吒闹海 读后感
哪吒闹海 读后感(第1篇)哪吒闹海 读后感初读《哪吒闹海》,便被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所吸引。此书以古代神话为背景,讲述了哪吒这位英勇无畏的小英雄如何与东海龙王斗争的故事。在众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我感受到了强烈的正义感和英勇无畏的决心。《哪吒闹海》主要描述了哪吒为了保护百姓,与东海龙王展开斗争的情节。哪吒的勇敢和智慧,以及他与龙王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构成了故事的核心。故事背景宏大,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凑有趣,让人读来津津有味。书中最吸引我的,是哪吒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从不退缩,而是勇敢地与之斗争。这种精神,让我深感震撼。书中精彩的打斗场面和生动的语言,也让我读来热血沸
伐罪吊人
“伐罪吊人”是一个成语,含义为讨伐有罪之人并慰问受灾受难的人民,表达对战争、灾难等不幸事件的同情和哀悼,以及对正义的追求和伸张。该成语源于古代战争和灾难时期的行为描述,常见于古代文献。其近义词包括讨罪慰民、征暴讨逆等,反义词则表达庆幸、欢乐等情绪的词汇。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场合使用、乱用字义、与其他成语混淆以及搭配不当等错误用法。
大快人心
“大快人心”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或某种行为使人们感到非常痛快、满意和舒适。该成语源自古代社会对于不公正事情的解决所带来的痛快和满足的感觉。其近义词包括痛快淋漓、拍手称快等,反义词为痛心疾首等。使用时应避免不当场合使用、用词不当、与其他词语混淆以及滥用等错误用法。在文章和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于某种正义行为的喜悦和满足感。例如,当罪犯被绳之以法、不公正的判决被推翻等,都会让人感到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