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意思是避免麻烦和冲突,节约精力和时间。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在处理问题时的一种普遍心态和态度,被广泛使用和传承。它的含义是如果一件事情可能会带来麻烦或问题,那么不去做或避免参与通常是更好的选择。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或出处,但可以从日常生活和人们的智慧中感受到其内涵。它的近义词包括画蛇添足、节外生枝等,反义词则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适用场景和语境,避免过度使用导致消极影响。例如,面对需要积极解决的问题或个人成长学习时,不能一味地坚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需要承担个人责任并抓住机遇。
成语 2025-08-01

多言数穷

多言数穷是一种成语,字面意思为说话太多导致困境或困窘。其来源于《庄子·列御寇》中的孔子与弟子子贡的故事。该成语常用来形容因说话过多或过于罗嗦导致的后果。近义词包括喋喋不休、废话连篇等。反义词包括沉默寡言、简明扼要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误解或冲突。本文详细解释了这个成语的含义、出处、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成语。
成语 2025-08-01

多言或中

多言或中的拼音是duō yán huò zhōng,意指说话多而能恰到好处。该成语来源于古代军事家和政治家的口才智慧,用于形容说话有分寸、能够恰到好处表达想法的人。其近义词有恰到好处、言之有物等,反义词为废话连篇、言之无物等。运用该成语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分场合使用、用错对象、滥用等。同时,文章提供了与多言或中相关的例句,展示了其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成语 2025-08-01

多言繁称

本文介绍了成语“多言繁称”的读音、含义和典故。其指说话冗长繁琐或用词过多,形容言辞啰嗦、冗杂。文章还讨论了与其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例句。同时,本文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如滥用词汇、重复表述、不切合语境和缺乏重点等。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并使用“多言繁称”这一成语,避免在实际交流中出现冗余复杂的表达。
成语 2025-08-01

多言多语

多言多语是一个成语,形容人说话很多,言语滔滔不绝。其拼音为duō yán duō yǔ。该成语强调说话的数量和频率,但并不代表内容质量。其并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可从日常生活情景中找到相关例子。多言多语的近义词有喋喋不休、口若悬河等,反义词有沉默寡言、少言寡语等。使用多言多语时需注意场合,不适当的场合使用会显得不礼貌,且应避免用该成语贬低他人。
成语 2025-08-01

多许少与

本文介绍了成语“多许少与”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使用场景。该成语表示给予的少于所许诺的,形容一个人言而无信或给予的远少于所承诺的。其典故可能与古代诚信故事有关。同时,文中还指出了在哪些场合下使用“多许少与”可能显得不恰当或造成误解。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成语 2025-08-01

多凶少吉

多凶少吉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uō xiōng shǎo jí,用来描述事情过程中可能遭遇许多困难和危险,而顺利或好结果的可能性较小。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情况或事件的不确定性、危险性较大。其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对生活中风险和挑战的总结。多凶少吉的近义词有吉凶未卜、凶多吉少等,反义词有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等。在描述各种充满挑战和风险的情境时,可以使用多凶少吉。但需注意,不可在形容一切顺利的情况或用于褒义语境下使用,也不可随意与其他成语搭配使用。以上就是关于多凶少吉的详细介绍。
成语 2025-08-01

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行不义必自毙”是一句中国传统的成语,拼音是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iè。它意味着如果一个人多次做出不道德的行为,最终会自食其果。这个成语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并告诫人们要遵循道义。其来源于古代中国的历史故事和典故,如公孙阏的故事。它的近义词包括自作自受、自食恶果等。然而,该成语有时会被误解或滥用,特别是在描述不完全不道德的行为或作为逃避责任的借口时。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才能充分发挥其警示和提醒的作用。
成语 2025-08-01

多闻阙疑

多闻阙疑是一个源于古代儒家思想的成语,读音为duō wén quē yí。它指的是在面对知识和信息时,应该保持审慎、不轻信的态度,对听到的事情要多加思考、查证,对有疑问的地方持保留态度。这一成语强调了审慎和怀疑精神的重要性,并提醒人们在面对信息时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不盲目相信。多闻阙疑的典故可以追溯到《论语》等经典文献,与古代的学问传承方式密切相关。其近义词包括审慎、怀疑和慎重,反义词则包括轻信、盲从和草率。在使用多闻阙疑时,应该避免错误用法,如未经查证轻易相信传言、盲目听从他人建议、片面认知等。因此,在处理问题、学习新知识或做决策时,应该保持多闻阙疑的态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成语 2025-08-01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