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微慎防

杜微慎防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 wēi shèn fáng。它的含义是处理事情时要采取谨慎的态度,防止微小疏忽导致严重后果。该成语源于古代军事战略思想,强调预防和谨慎的重要性。其近义词包括小心翼翼、谨小慎微、慎重其事等,反义词有马马虎虎、草率从事等。使用杜微慎防的例句涉及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错误用法示例需注意。总之,杜微慎防是一种强调谨慎小心的态度,提醒人们在处理事情时要细心谨慎,避免因小失大。
成语 2025-07-31

杜默为诗

杜默为诗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文化底蕴深厚,擅长创作诗歌。该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故事,出自《宋史·艺文志》。其近义词包括才高八斗、才华横溢等,反义词为才疏学浅、平淡无奇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不擅长诗歌创作的人或事物,或将“杜默”误解为实指某个人物。结合具体语境准确表达其含义。
成语 2025-07-31

杜门自守

“杜门自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 mén zì shǒu,意为闭门不出,独自固守。它描述的是面对外界纷扰或危险时,选择封闭自己,不与外界接触,独自坚守立场或原则的行为。这一成语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并且在《战国策》和《史记》中都有记载。杜门自守的近义词包括闭门不出、独守一隅等,反义词则为敞门迎客、广交天下友等。在疫情期间、遭遇困难或战乱时期等情境下,人们可能会选择杜门自守。然而,错误地使用该成语,如用于不当场合或与其原意混淆,都可能导致理解上的困惑或误解。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成语的准确含义和用法。
成语 2025-07-31

杜门自绝

杜门自绝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 mén zì jué。它表示一个人或团体主动断绝与外界的联系,不再参与社会活动或与人交往。这个成语可能源于古代对于自我封闭、孤立无援的生活状态的描述和反思。它的近义词包括自我封闭、孤立无援等,反义词则是广结良缘、开放包容等。使用杜门自绝时需要注意不当使用场合、误解含义和滥用词语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在描述某人因遭受打击、矛盾或失望而选择断绝与外界联系的生活方式时常用。
成语 2025-07-31

杜门谢客

杜门谢客是一个成语,拼音为dù mén xiè kè。该成语指闭门不出、谢绝客人来访的行为,用来形容一个人因某些原因不愿或不能与外界接触、不接受他人拜访的状态。其典故源于古代中国。此外,该成语也常用来形容文人墨客在创作时需要独处静思的情况。近义词包括闭门谢客、闭门不出等。反义词为广交朋友、热情好客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准确理解其含义,避免误用。例如,不应将其与“闭门造车”混淆,也不应将其误用为形容一般的长久宅家状态。
成语 2025-07-31

杜门却扫

杜门却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 mén què sǎo",含义为闭门谢客,清扫庭院,形容隐居山野,不问世事。这个成语源自南北朝文学家陶渊明的典故。杜门却扫的近义词有闭门谢客、独处一室等,反义词有广交游、出门应酬等。运用该成语时需注意其使用场景和语境,避免错误用法。通过多个例句可以了解杜门却扫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成语 2025-07-31

杜门屏迹

“杜门屏迹”是一个成语,读音dù mén píng jì,意思是指隐藏自己的行踪,不露痕迹地隐居或隐匿。这个成语源自古代隐士的生活,他们选择避开繁华的城市,到深山幽谷或乡村隐居。杜门屏迹的近义词有闭门谢客、深居简出、潜藏匿迹等。反义词包括抛头露面、显山露水、奔走呼号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含义是主动选择隐匿行踪、过上清静无争生活的状态,而不是被迫或无奈的选择。同时也要注意不要与其他意思相近但用法不同的词语混淆使用。文章中的例句展示了杜门屏迹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成语 2025-07-31

杜门面壁

“杜门面壁”是一个成语,意为关上门,面对墙壁,形容人为了学习、修炼或修身养性而专心致志,隔绝外界干扰。典故源于古代隐士或修行者的闭关修炼。该成语的近义词有闭门思过、独处静修等,反义词包括浮躁不宁、放浪形骸等。使用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和含义,避免错误用法。文章详细阐述了“杜门面壁”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用法提示。
成语 2025-07-31

杜门绝客

杜门绝客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 mén jué kè。它表示一种避世隐居、不与外界交往的生活态度。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描述古代隐士为了避世隐居,闭门谢客。它的近义词包括闭门谢客、隐居山林、避世离俗等。反义词则是交游广阔、热闹非凡、积极参与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不要将其误用为短期的行为,而要理解其引申意义中表达的长期生活状态。例如,“他自从退休后便杜门绝客,过上了清静无为的生活。”
成语 2025-07-31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