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汉字”孑”:从读音到文化内涵的全方位解析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个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汉字——”孑”。这个字虽然不常见,却在特定语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认识这个独特的汉字。
孑的拼音
“孑”的标准普通话读音是jié,第二声(阳平)。这个发音与”节”、”杰”、”洁”等字同音。在注音符号中表示为”ㄐㄧㄝˊ”。需要注意的是,”孑”的声母是”j”(舌面音),韵母是”ie”,声调为上扬的阳平调。
孑的部首
“孑”字的部首是”子“部。在汉字结构中,”子”部通常与孩子、后代或小型事物相关。作为部首,”子”位于字的左侧或下部,但在”孑”字中,”子”部位于整个字的左侧。通过部首查字法,我们可以在字典的”子”部找到这个字。
孑的笔顺
掌握正确的笔顺对书写汉字至关重要,”孑”字的笔顺如下:
- 横撇/横钩:先写左上方的短横,然后向左下方撇出
- 竖钩:接着写中间的一竖,到底部时向左上方钩起
- 提:最后写右侧的提笔,从下向上斜提
用专业术语描述就是:㇇(横撇/横钩)、亅(竖钩)、㇀(提)。整个字虽然只有三笔,但每一笔的方向和力度都有讲究,体现了汉字书写的艺术性。
孑的含义
“孑”字的核心含义是单独、孤单。在古代文献中,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孤独无依的状态,如”孑立”(独自站立)、”孑身”(独自一人)。此外,”孑”也是一个罕见的姓氏。
从更深层次看,”孑”传达的不仅是一种物理状态上的孤独,更是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孤立感。它捕捉了人类共同体验中那种被隔离、与众不同的感受。
孑的详细解析
“孑”字源远流长,其字形演变和含义发展十分有趣:
字形演变:小篆中的”孑”字象形,模拟人缺少右臂的样子。《说文解字》解释:”孑,无右臂也。”这种残缺的形象引申出了孤单、单独的含义。
词义发展:
- 本义:缺少右臂
-
引申义:
- 孤单、单独(如”孑然一身”)
- 小、微小(如”孑义”指小仁小义)
- 剩余、残余(如”孑黎”指遗民)
- 特立、出众(指才能或人品突出)
特殊用法:在古代,”孑”还可指代一种兵器——戟。《左传》中就有”授师孑焉”的记载,这里的”孑”就是指戟。
孑的近义词
根据”孑”的不同含义,其近义词也有所不同:
-
表示”孤单”时:
- 独:独自
- 孤:孤独
- 单:单独
- 茕:茕茕孑立
-
表示”小”时:
- 微:微小
- 细:细小
- 屑:琐屑
-
表示”剩余”时:
- 残:残余
- 遗:遗留
- 余:剩余
孑的反义词
与”孑”相对的词语包括:
-
表示”孤单”的反义:
- 众:众多
- 群:群体
- 聚:聚集
- 双:成双
-
表示”小”的反义:
- 巨:巨大
- 宏:宏大
- 硕:硕大
-
表示”剩余”的反义:
- 全:完整
- 整:整个
- 完:完全
孑的组词
“孑”虽然不常见,但可以组成一些有表现力的词语:
-
孑立:独自站立
- 例句:高楼孑立,显得格外孤独。
-
孑身:独自一人
- 例句:他孑身一人来到陌生城市打拼。
-
孑然:孤单的样子
- 例句:老人孑然一身,无依无靠。
-
孑遗:幸存者
- 例句:战乱后,村庄只有少数孑遗。
-
孑孑:形容特立独行或细小的样子
- 例句:孑孑干旄,在浚之郊。(《诗经》)
孑的造句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孑”字,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造句示例:
-
描述孤独状态:
- 夜幕降临,他孑然一身走在空旷的街道上。
- 那座古老的灯塔孑立于海岬之上,守望了几个世纪。
-
形容微小事物:
- 这点孑孑小事,不值得大动干戈。
- 孑孑微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珍贵。
-
表达剩余概念:
- 经历浩劫后,这些文物是文化的孑遗。
- 作为家族的孑遗,他肩负着延续香火的重任。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孑”字出现在几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中:
-
茕茕孑立(qióng qióng jié lì):
- 释义:形容一个人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例句:老人茕茕孑立,晚景凄凉。
-
孑然一身:
- 释义:孤零零一个人。
- 出处:宋·周煇《清波杂志》:”岁月滋久,根深蒂结,生育男女,于义有不可负者,兼渠孑然一身,无所依傍。”
- 例句:他孑然一身来到这座城市,举目无亲。
-
靡有孑遗:
- 释义:原指没任何人能逃脱或幸存,后指荡然无存,毫无保留。
- 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 例句:战火过后,村庄靡有孑遗。
这些成语都强化了”孑”字所传达的孤独、单独或残余的含义,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渲染悲凉、孤寂的氛围。
结语
通过对”孑”字的全方位解析,我们发现这个看似简单的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它的读音、结构到各种用法,再到相关的成语,”孑”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汉字演变和中华文化的独特视角。下次当你在文献中遇到这个字时,希望你能更深入地理解它所承载的情感和历史重量。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深夜孤单的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多篇关于描写深夜孤单的古诗词的文章内容,包括古诗中的深夜孤影、情感表达、艺术与哲理的交织,以及情感共鸣与思考等。这些描写深夜孤单的诗词,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意境渲染,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在深夜中的孤独感受,引发人们对孤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这些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让我们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让我们明白孤独和思考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摘要如下:这篇文章综述了多篇关于描写深夜孤单的古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意境渲染,生动地描绘了深夜的孤寂氛围和诗人的孤独感受。文章介绍了古诗中的深夜孤影、情感表达、艺术与哲理的交织,以及情感共鸣与思考等方面的内容,展
关于孤单的诗词
关于孤单的诗词(第1篇)关于孤单的诗词一、江城五月落梅花,孤灯独坐思无涯《夜泊牛渚怀古》作者:杜牧(唐)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孤客自愁心。何处偏将别,孤灯照寒林。解析:此诗描绘了夜晚江畔的孤寂景象,诗人杜牧在孤独的夜晚中,面对孤灯,独自思虑无涯。全诗充满了孤独与寂寥的情感。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作者:王维(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解析:此诗写出了诗人在竹林里独自一人,弹琴长啸的情景。王维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寂静、幽雅、空灵的世界,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三、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感怀》作者:赵嘏(唐)独上江楼思渺然
李清照描写孤单的诗词
李清照描写孤单的诗词(第1篇)李清照描写孤单的诗词一、声声慢·寻寻觅觅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是伤心之时,守着窗儿独自怎么得黑。这诗描写的是一个人孤独愁苦的状态,生动而鲜明。开篇几个四字短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寓意作者历经国家之乱和丧夫之悲后的失落心情,言辞质朴自然却有着浓郁的感情色彩。“雁过也,正是伤心之时”进一步表现出李清照孤单愁苦的情绪和独守孤独的生活。二、菩萨蛮·芭蕉宋·李清照芭蕉欲展疏疏雨,半展残荷翠不舒。小立东风倚夕阳,缥缈思孤居。这是李清照借芭蕉与残荷来表现孤单心境的诗词。在微雨中,芭蕉与残
影只形单是什么意思
影只形单的读音读音标注:yǐng zhī xíng dān注音符号:ㄧㄥˇ ㄓ ㄒㄧㄥˊ ㄉㄢ影只形单的含义"影只形单"是一个成语,指只有影子陪伴着自己,形容孤单寂寞。具体来说,"影"和"形"在这里都指代人或物的影子和形象,而"只"和"单"则强调了孤独、无伴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孤独无依,缺乏伴侣或同伴。影只形单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影子和形体来比喻人的存在和孤独感。例如,在夜晚独自行走时,只有影子陪伴着自己,形单影只,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这个成语也常常被用来形容离别、思念等情感状态。影只形单的近义词形单影只:指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在一起,
孑然一身
文章介绍了成语“孑然一身”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孤独无依,独自一人。文章详细解释了“孑然一身”的典故来源,并指出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的常见用法。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滥用或误用该成语。
伶怎么读 3分钟掌握líng的正确发音与7大文化内涵
本文介绍了“伶”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在古代和现代的多种含义。伶原指古代乐官,后引申为戏曲演员或表演歌舞的艺人。此外,“伶”也形容人聪明、机灵,或表示孤独的样子。
单孑独立
文章解释了成语“单孑独立”的读音和含义,指出其形容人或事物独立无援、孤傲不依赖他人的特点。文章还探讨了该成语的典故和文化背景,并提供了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通过例句展示了“单孑独立”的用法,并指出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应避免的错误用法。
鸾只凤单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鸾只凤单”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用于形容男女因失去伴侣而孤独无伴的状态。典故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和传说。此外,还介绍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注意其特定含义和情感色彩,避免误用。
扪怎么读正确发音 3分钟掌握扪字读音笔顺和5个实用成语
本文介绍了汉字“扪”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含义和详细解析。包括其作为按;摸的动作,以及其它含义如执持、抚摸、摸索等。同时,也说明了“扪”的多种用法,如扪舌、扪虱、扪腹等。
掌握“肘”字正确读音笔顺及7个实用组词技巧
本文介绍了“肘”字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详细解析了肘的含义,包括上臂与前臂相接处向外凸起的部分以及相关的动作和名词用法。肘是一个具有多种含义的汉字,既可以表示身体部位,也可以用于比喻和动作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