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的拼音与用法全解析
拼音
“吓”是一个多音字,有两种不同的读音:
- xià(第四声):表示”使害怕”的意思
- hè(第四声):表示”恐吓、恫吓”或表达不满情绪
这两个读音虽然声调相同,但发音和用法却截然不同,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区分使用。
部首
“吓”字的部首是“口”,属于口字旁。从字形上看,”吓”由左边的”口”和右边的”下”组成,形象地表达了”用口使人害怕”的意思。在汉字中,口字旁的字多与说话、发声或口部动作相关,”吓”也不例外,它描述的是一种通过言语或声音使人产生恐惧的行为。
笔顺
“吓”字共有6笔,笔顺如下:
- 丨(竖)
- 𠃍(横折)
- 一(横)
- 一(横)
- 丨(竖)
- 丶(点)
具体书写顺序为:先写左边的”口”字旁,先竖,再横折,然后封口的横;接着写右边的”下”字,先横,再竖,最后写点。正确的笔顺有助于书写流畅和字形美观。
含义
“吓”字根据不同的读音,含义也有所不同:
[xià]
-
使害怕:表示使人受到惊吓或感到恐惧
- 例:”~了一跳”、”别~着孩子”
[hè]
- 恐吓;恫吓:用威胁的手段使人害怕
-
表示不满:用作叹词,表达不满或惊讶的情绪
- 例:”~,怎么能这样呢!”
详细解析
吓 [xià]
〈动词〉
-
使害怕:指通过某种方式使人产生恐惧感
- 语源:”吓,以口拒人谓之吓。”——《集韵》
-
相关用法:
- “杀鸡吓猴”:比喻惩罚一个人来警告其他人
- “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
- “吓呼”:即吓唬,恐吓的意思
- “吓魂台”:迷信中指阴司中折磨鬼魂的地方,借指令人失魂落魄的场所
吓 [hè]
〈动词〉
-
恐吓,恫吓:用言语或行动威胁他人
- 语源:形声字,从口,赫声
- 例句:”先生造此等言语,意欲吓编吾马。”——《二刻拍案惊奇》
-
相关用法:
- “吓骗”:恐吓诈骗
- “吓诈”:恐吓讹诈
〈叹词〉
-
用以表示不满
- 例:”吓,你不应当偷听这种谈话”
- 例:”吓,怎么能干这种事呢”
-
用来表示惊奇或赞叹
- 例:”吓,今天的气温竟降到零下20摄氏度了”
- 例:”吓,这种打算多么好”
近义词
根据不同读音,”吓”的近义词也有所不同:
[xià] 近义词:
- 惊:使吃惊
- 唬:吓唬
- 恐:使恐惧
- 惧:使害怕
[hè] 近义词:
-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
- 恫吓:恐吓,威胁
- 威吓:用威势来吓唬
- 恐吓: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
反义词
[xià] 反义词:
- 安抚:安顿抚慰
- 安慰:使心情安适
- 宽慰:宽解安慰
- 抚慰:安慰,抚恤
[hè] 反义词:
- 鼓励:激发,勉励
- 劝慰:劝解安慰
- 安抚:安顿抚慰
- 慰藉:安慰,抚慰
组词
“吓”字可以组成许多常用词语:
[xià] 组词:
- 吓唬:使害怕,恐吓
- 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
- 吓人:使人害怕
- 吓倒:因受惊吓而倒下或退缩
- 吓跑:因害怕而逃跑
- 吓死:形容非常害怕
- 吓一跳:突然受惊
[hè] 组词:
- 恐吓:威胁人,使害怕
- 恫吓:威吓,吓唬
- 威吓:用威势来吓唬
- 吓诈:恐吓讹诈
- 吓骗:恐吓诈骗
造句
[xià] 造句:
- 突然响起的雷声把小孩~得大哭起来。
- 你别躲在门后突然出来,会~到人的。
- 那只猫被鞭炮声~得钻到了床底下。
- 他讲的那个鬼故事真~人,我晚上都不敢一个人睡觉了。
- 妈妈轻手轻脚地走进房间,生怕~醒熟睡的孩子。
[hè] 造句:
- 他用刀~对方,企图抢走钱包。
- “~!你怎么能做出这种事?”老师愤怒地说。
- 那些流氓经常~小商贩,索取保护费。
- “~!这朵花开得真漂亮!”奶奶惊喜地叫道。
- 他被人用枪~着签下了不平等合同。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
杀鸡吓猴:比喻惩罚一个人来警告其他人
- 例句:老板这次严厉处罚迟到员工,无非是想杀鸡吓猴,让大家守时。
-
虚声恫吓:用虚张声势的方式来恐吓人
- 例句:敌人不过是虚声恫吓,我们不必过于紧张。
-
恐吓威胁:用威吓手段逼迫他人
- 例句:他从不屈服于任何人的恐吓威胁。
-
惊吓过度:因受惊过度而产生不良反应
- 例句:小孩被爆竹声惊吓过度,整晚都睡不安稳。
- 吓鬼瞒神:形容极其隐秘,连鬼神都能瞒过(较少使用)
通过以上全面的解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吓”这个多音字的各种用法和含义。无论是表示单纯的惊吓,还是带有威胁性质的恐吓,亦或是表达不满情绪,”吓”字在汉语表达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掌握其正确读音和用法,能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生动。
你可能感兴趣
胁怎么读 掌握xié的正确发音和5种常见用法
本文介绍了汉字“胁”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多种含义和用法。包括从腋下到肋骨尽处的部分、用威力恐吓人、收拢或耸起肩膀等动作。还详细解释了其在古代文献中的用法,如挟持、威逼、收缩等含义。
恫疑虚猲
本文介绍了成语“恫疑虚猲”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用于形容因恐惧或疑虑产生的虚假威胁或恐惧感,源于古代战争或政治斗争中的心理战术。其近义词包括疑神疑鬼、惊弓之鸟等,反义词如心安理得、镇定自若。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具体用法,并指出在实际使用中应避免与简单吓唬或恐吓的语境混淆,应更准确地描述一种心理状态。
敲榨勒索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敲榨勒索”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等内容。该成语用来形容以暴力或威胁手段强行索取他人财物或权益的行为,带有贬义。文章还提供了有关敲榨勒索的例句,并指出错误用法,如误用为中性词或褒义词,以及与其他词语混淆使用。提醒读者在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时,应注意其贬义含义,遵循公平、诚信的原则。
抚怎么读 掌握fǔ的正确发音和7笔写法 了解抚摸抚慰的温情含义
本文介绍了汉字“抚”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详细的含义和解析。抚有多种含义,包括抚摩、安慰、保护等动作,以及弹奏乐器、养育照料等。此外,“抚”也作为官名简称和古州名使用。
屈打成招是什么意思
“屈打成招”是一个成语,指在受到不公正的强制或压力下被迫承认错误的罪名或行为。其源自古代司法制度中的不公正行为,如今用来形容司法不公、执法不当或滥用权力等情况。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强迫认罪、逼供认罪和诬陷招供等。在司法实践中,应该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坚决杜绝屈打成招的现象。错误用法包括滥用权力逼供认罪、以诬陷手段逼迫他人认罪以及忽视证据只凭口供定案。我们应该避免这种不公正、不合法的手段,维护司法的公正和权威。
探索“作”字的7种含义与正确拼音写法,掌握汉字文化精髓
根据您提供的文章内容,摘要如下:本文详细解析了“作”字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包括劳动、写作、假装、创造作品、发出声响等动词含义,以及作为名词的作品和事情等含义。文章还详细描述了“作”字在古代文献中的用法和演变,包括其作为助动词、名词的用法等。此外,“作”还可以表示振作、发生等动词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中,“作”字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体现了汉字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汉字"祇"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揭秘qí和zhǐ两种发音及其文化内涵
本文介绍了汉字“祇”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其详细含义。该字可表示地神,也可表示安心、大、仅等含义。此外,“祇”还可以作为副词使用,表示仅、尽等意思,同时也可以作为量词,计算物体件数的单位。文章详细解析了该字的含义和用法,并通过组词示例加以说明。
晕字怎么读 解析多音字晕的2种拼音写法与10笔正确笔顺
本文介绍了“晕”字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其含义。该字有yūn和yùn两种读音,含义丰富,可表示昏迷、头晕、周围物体旋转等感觉,也可指光环或光影、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此外,“晕”在网络用语中表示无语或惊讶的情感状态。文章详细解析了该字的多种含义及用法,并提供了使用场景和例句。
俾怎么读正确发音 解析bǐ的笔顺部首与5个经典成语用法
本文介绍了汉字“俾”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的含义解析。该字有使达到某种效果的含义,如“俾众周知”、“俾有所悟”。同时,“俾”也可作动词,表示门役或使之意。还举例说明了其在古籍中的用法,如“俾尔单厚”、“俾也可忘”等。
吭的两种读音kēng和háng有什么区别 如何正确使用多音字吭
本文介绍了汉字“吭”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其含义。该字有两种发音,分别对应不同的意思。其中,“吭”表示出声、说话,如一声不吭;也表示喉咙,如引吭高歌。另外,“吭”还可用作动词表示出声,以及用作名词比喻交通要道或要害之地等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