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汉字”俾”:读音、结构与文化内涵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俾”这个字,从读音到用法,全面解析它的奥秘。
拼音
“俾”的标准普通话读音是bǐ,第三声。这个发音短促有力,声调先降后升,如同一个坚定的命令。在古汉语中,”俾”的读音与现代基本相同,历经千年语音演变而保持稳定。
部首
“俾”字的部首是“亻”,即我们常说的”单人旁”。这个部首表明”俾”与人或人的行为有关。在汉字中,”亻”部通常表示与人相关的动作、状态或职业,如”你”、”他”、”做”、”休”等字都含有这个部首。
笔顺
书写”俾”字需要按照特定的笔顺规则,共10笔完成:
- 丿(撇)
- 丨(竖)
- 丿(撇)
- 丨(竖)
- 𠃍(横折)
- 一(横)
- 一(横)
- 丿(撇)
- 一(横)
- 丨(竖)
用现代笔画名称描述就是:撇、竖、撇、竖、横折、横、横、撇、横、竖。掌握正确的笔顺不仅有助于书写美观,还能提高书写速度。
含义
“俾”的核心含义是“使(达到某种效果)”,表示让某人或某事物达到某种状态或结果。例如:
- 俾众周知:使大家都知道
- 俾有所悟:使其有所领悟
这个字带有一定的使令意味,常见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体现了汉语表达的精准与文雅。
详细解析
“俾”字源远流长,其含义和用法经历了丰富的发展过程。
名词用法
在古代,”俾”最初是名词,指”门役”(看门的人):
- “俾,门侍人。”——《说文解字》
- “俾,职也。俾为门侍人。”——《释言》
- “有能俾。”——《尚书·尧典》
- “罔不率俾。”——《尚书·君陈》
这些古籍记载表明,”俾”最初是指一种职业,后来才逐渐演变为动词。
动词用法
作为动词,”俾”表示”使”、”让”的意思,这种用法在古代文献中十分常见:
- “俾尔单厚。”——《诗经·小雅·天保》
- “俾也可忘。”——《诗经·邶风·日月》
- “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俾困苦不堪。”——清·方苞《狱中杂记》
-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聊斋志异·促织》
在这些例句中,”俾”都起到了使令的作用,表示让某人或某物达到某种状态。
特别有趣的是由”俾”构成的固定表达:
- “俾夜作昼”:把夜晚当作白天,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
- “俾昼作夜”:把白昼当成夜晚,形容不分昼夜地寻欢作乐
这两个成语生动展现了”俾”字的使动用法,也反映了古人对时间利用的不同态度。
近义词
“俾”的近义词主要有:
- 使:最通用的使令动词,使用范围最广
- 令:带有命令意味,比”俾”更强势
- 让: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使令词,语气较为温和
- 致:侧重于导致某种结果
- 教:在古汉语中也有”使”的意思,如”春风教柳絮”
这些近义词在不同语境中可以替换”俾”,但各自带有不同的语体色彩和情感倾向。
反义词
“俾”作为使令动词,其反义词主要是表示阻止、妨碍的动词:
- 阻:阻挡、阻碍
- 止:使其停止
- 禁:禁止、不让做
- 妨:妨碍
- 碍:阻碍
这些词表达了与”俾”相反的动作方向,体现了汉语丰富的对立表达方式。
组词
“俾”可以组成许多有意义的词语,常见的有:
- 俾使:使其,让(书面语)
- 俾众周知:使大家都知道(公文常用语)
- 俾有所悟:使其有所领悟
- 俾昼作夜:形容昼夜颠倒的生活
- 俾夜作昼:形容勤奋工作,夜以继日
这些组词大多保留在书面语和正式场合中,体现了”俾”字的典雅气质。
造句
让我们通过几个例句来感受”俾”字在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 政府发布公告,俾众周知新的交通法规。
- 老师的谆谆教诲,俾我茅塞顿开,明白了这个道理。
- 这项政策的实施将俾民生得到改善。
- 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简直是俾夜作昼。
- 古籍中的智慧箴言足以俾后人深思。
在这些句子中,”俾”字的使用使表达更加简洁有力,带有一定的书面语色彩。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虽然”俾”字在现代使用频率不高,但仍保留在一些成语中:
-
俾昼作夜:把白天当作夜晚,形容生活荒淫,昼夜颠倒。
- 出处:《诗经·大雅·荡》:”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 例句:那些纨绔子弟整日花天酒地,俾昼作夜,虚度光阴。
-
俾夜作昼:把夜晚当作白天,形容勤奋工作或学习。
- 出处:唐代白居易《长庆集》:”俾夜作昼,勤而行之。”
- 例句:为了完成这个项目,团队成员俾夜作昼,终于按时交付。
-
率俾:服从,顺从(古语)。
- 出处:《尚书·君陈》:”尔惟风,下民惟草,罔不率俾。”
- 意思:你就像风,百姓就像草,没有不随风倒伏的。
这些成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虽然有些在现代生活中使用不多,但仍是中华语言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通过对”俾”字的全方位解析,我们不仅掌握了一个汉字的读音、写法和用法,更触摸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个看似简单的字,承载着从门役到使令的语义演变,反映了汉语表达的精准与丰富。在现代汉语中,”俾”字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在特定场合和文学作品中仍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为我们的语言增添文雅与力量。下次当你在古籍或公文中遇到”俾”字时,相信你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它的含义,感受汉字之美。
你可能感兴趣
5个关键点全面解析"去"字的拼音、笔顺与用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汉字“去”的多重含义及其用法。包括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离开、失去或除掉某物、距离、过去的时间等。文章还详细解析了“去”作为动词、形容词、名词、介词等的用法,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同时,阐述了其在戏曲中的角色扮搭述了汉字"去"的词义演变,包括其作为动词表示离开、除去、失去等含义,以及作为形容词、名词、介词等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此外,还介绍了其扮演戏曲角色、表示距离和时间的用法。文章全面解析了"去"字的多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汉字。的使用。此外,“去”还可以表示扮演戏曲里的角色、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动作的继续等。总之,这篇文章全面解析了“去
食字3种读音怎么区分 汉字食的拼音笔顺与多义用法详解
文章主要介绍了“食”字的多种含义和用法,包括其作为名词表示食物、粮食、食物的通称以及生计、俸禄等含义,同时也介绍了其作为动词表示吃食、靠着吃饭、享受等动作的含义。此外,还介绍了食字在人名中的使用以及作为动物饲养的含义。摘要如下:文章详细解析了“食”字的多重含义和用法。作为名词,“食”可表示食物、粮食、食物的通称等,也可表示生计、俸禄等含义。作为动词,“食”可表示吃食、靠着吃饭、享受等动作。此外,“食”字也常用于人名,并且具有饲养动物的含义。文章全面介绍了“食”字在各种语境下的用法和意义。
掌握“就”字的12种用法与拼音笔顺 深入解析汉字“就”的多重含义
本文详细介绍了“就”的多种含义和用法,包括拼音、部首、笔顺等,并列举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如凑近、开始从事某项工作或活动、被受某种行为影响等。同时,“就”还可以表示完成、成功、终尽等含义。此外,“就”还可以作为副词、介词等使用,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总之,“就”是一个多义词,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其含义。本文详细解析了“就”的多种含义和用法,包括其作为动词、副词、介词的不同用法,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变化。同时列举了“就”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实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汉字"进"的7种含义解析:拼音jìn、部首辶、笔顺演变及近反义词大全
“进”是一个多义词,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其部首为“辶”,笔顺包括横、横、撇等。作为动词,“进”表示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也可表示进入、奉献、奉献食物等含义。此外,“进”也可作形容词表示超过或推荐人才,表示增加、促进某事发展等。在名词用法中,“进”可以表示房屋层次、钱财收入等。此外,“进”还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用法,如表示尊重的客气话和立即派遣等。总之,“进”是一个含义丰富、用法多样的汉字。
些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些”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详细解析了其作为助词、副词、量词和语气词的不同用法,包括表示疑问、感叹、劝阻等语气,以及用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下的少许差别和表示不定的多数等含义。同时,“些”还可作为名词,用于表示复数的词缀。
掌握"没"字的两种读音méi和mò 了解7笔正确写法与20个实用组词
本文介绍了汉字“没”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内容包括“没”的不同含义,如无、没有;未;未曾;沉下去;漫过;高过;隐藏等动作或状态。同时,“没”也用作副词,表示对过去的行为、动作或状态的否定。文章还详细解释了“没”的不同用法,包括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否定,在选择问句末代表选择问的否定方面等。此外,“没”还具有消失、隐没、没收财产、死等含义。文章内容丰富,解析详尽。
掌握汉字"挈"的正确读音与用法 5个关键知识点解析
本文介绍了“挈”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详细的含义和解析。包括举起、提起、带领等动作含义,以及作为名词的契约、书契等含义。此外,还详细列举了其在文献中的应用和示例。
掌握汉字“很”的9个关键知识点 从拼音笔顺到古今用法全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很”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础信息,详细解析了其含义,包括表示程度高的用法,以及作为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内容涵盖“很”字在古汉语中的含义和用法,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如形容程度、争斗、凶恶等。
序的拼音
合理的序怎么写一篇摘要摘要内容如下:序是名词,涉及次序、次序的第i级别位置以及特定事物发展进程中的过程次序,常见于开头表示一种排序或者开启的意思。本文解释了序的字义和概念,包括东西墙、古代学校别名等含义。序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涉及依次序排列、叙述等动作。此外,序也有为书籍、文章作序的含义。序的拼音为xù,部首为广,书写笔顺包括多个笔画。整体上,序的含义丰富多样,需要根据上下文理解其具体含义。
探索“作”字的7种含义与正确拼音写法,掌握汉字文化精髓
根据您提供的文章内容,摘要如下:本文详细解析了“作”字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包括劳动、写作、假装、创造作品、发出声响等动词含义,以及作为名词的作品和事情等含义。文章还详细描述了“作”字在古代文献中的用法和演变,包括其作为助动词、名词的用法等。此外,“作”还可以表示振作、发生等动词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中,“作”字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体现了汉字的丰富性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