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面油头
读音
fěn miàn yóu tóu
含义
“粉面”指用脂粉修饰过的面容,“油头”指用头油涂抹得光亮顺滑的头发。整个成语形容人打扮得过分艳丽或浮夸,多用于形容男子过分注重外表修饰,显得轻浮或缺乏内涵。
典故
- 《红楼梦》:在第七回中,贾宝玉初见秦钟时,形容他“粉面朱唇,身材俊俏”,虽未直接使用“粉面油头”,但描绘了类似的形象。
- 《金瓶梅》:书中描写西门庆时,常用“油头粉面”来形容他浮华奢靡的外表,暗指其轻佻放荡的性格。
- 《醒世恒言》:明代冯梦龙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卖油郎独占花魁》一篇提到市井之徒“油头粉面”,讽刺其虚浮不实。
近义词
- 油头粉面:形容人打扮得过分花哨,多含贬义。
- 花枝招展:形容人穿着艳丽,多用于女性。
- 浓妆艳抹:指妆容过于浓重,显得不自然。
- 浮华虚饰:形容外表华丽但缺乏实质内容。
反义词
- 朴实无华:形容人自然朴素,不刻意修饰。
- 素面朝天:指不施脂粉,保持自然面貌。
- 粗服乱头:形容衣着朴素,不加修饰。
- 清水出芙蓉:比喻人自然清新,不加雕饰。
例句
- 小学低年级:那个叔叔头发梳得亮亮的,脸上白白的,妈妈说他是“粉面油头”。
- 小学高年级:他每天花很多时间打扮,同学们都笑他“粉面油头”。
- 初中:古代小说里,那些纨绔子弟常常是“粉面油头”,整天游手好闲。
- 高中:他的外表虽然“粉面油头”,但言谈举止却显得肤浅可笑。
- 大学及以上:在社交场合,过度追求外表修饰反而会让人觉得“粉面油头”,缺乏内涵。
- 文学描写:他走进来,一身华服,“粉面油头”,引得众人侧目。
- 讽刺用法:这位公子哥儿整日“粉面油头”,却连一篇像样的文章都写不出来。
- 历史小说:明清时期,许多富家子弟“粉面油头”,沉溺于享乐。
- 现代评论:某些网红过度美颜,直播时“粉面油头”,反而失去了真实感。
- 影视剧台词:“你看看他,整天‘粉面油头’的,哪像个正经人!”
- 广告文案:自然美才是真的美,拒绝“粉面油头”的虚假精致。
- 社会现象:如今有些人追求“粉面油头”的外表,却忽视了内在修养。
- 古代笑话:一个“粉面油头”的书生去相亲,结果被姑娘嫌弃太浮夸。
- 网络用语:P图过度,小心变成“粉面油头”的照骗!
- 寓言故事:孔雀因为“粉面油头”而骄傲,最后被猎人轻易发现。
- 诗词化用:“粉面油头”非君子,腹有诗书气自华。
- 职场建议:面试时干净整洁即可,不必“粉面油头”惹人反感。
- 家庭教育:父母教导孩子,真正的美不在“粉面油头”,而在心灵。
- 古代讽刺:那些“粉面油头”的官员,往往贪图享乐,不顾百姓疾苦。
- 现代小说:他原本是个朴实的人,进了娱乐圈后却渐渐变得“粉面油头”。
错误用法
- 形容女性:虽然“粉面油头”可以形容打扮艳丽的人,但传统上多用于男性,形容女性时更常用“浓妆艳抹”。
- 褒义使用:该成语通常带有贬义,若用来赞美他人精致打扮,会显得不合语境。
- 形容自然美:若某人只是皮肤白皙或头发柔顺,并未刻意修饰,用“粉面油头”则属于误用。
- 形容儿童:孩子天真可爱,若用“粉面油头”形容,会显得不伦不类。
- 形容职业需求:如演员因角色需要化妆,不能用“粉面油头”贬低其专业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石榴的诗词名句
这篇文章摘要介绍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描写石榴的诗词名句及其解析的内容。文章从不同角度和情境描绘了石榴的美丽和珍贵,展示了古往今来人们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内容包括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和现代关于石榴的诗词,以及对这些诗词的赏析。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和表达。
关于娜的诗词
关于娜的诗词(第1篇)关于“娜”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词全文《木兰花慢·娼女纳凉》作者:宋·刘克庄娜婀风柳态,盈盈倚窗前。玉容春自浅,花色露初鲜。《蝶恋花·春景》作者:宋·晏殊娜婀舞袖翻金钿,翠楼深锁春光。二、作者与朝代《木兰花慢·娼女纳凉》——作者刘克庄,宋朝人。《蝶恋花·春景》——作者晏殊,宋朝人。三、诗词解析《木兰花慢·娼女纳凉》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娼女在窗前纳凉的场景。其中,“娜婀风柳态”一句,以娜婀形容女子体态的轻盈柔美,风柳则象征着女子身姿的婀娜多姿。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春光中倚窗纳凉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婉约的美感。《蝶恋花·春景》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女子的舞姿。其中,“
关于娟的诗词
关于娟的诗词(第1篇)关于“娟”的诗词:古文里的女性美丽与优雅一、概述“娟”字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与优雅。它不仅描绘了女性的外在美,更传达了内在的温婉与柔情。本文将通过几首饱含“娟”字的古诗词,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二、关于“娟”的诗词《春日杂感》——宋·李清照春日娟娟映碧纱,桃花开遍满山崖。风轻云淡日初升,独倚栏杆看落霞。解析:李清照的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用“娟娟”形容阳光映照下的景色,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宁静。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闺怨》——唐·李商隐珠帘绣户蔼娟娟,良人何处不归来?玉阶空有夜寒月,独照罗衾泪痕斑。解析:李商隐的《闺怨》以女性视角
倡条冶叶
“倡条冶叶”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àng tiáo yě,意思是形容杨柳枝叶繁茂的景象或比喻文辞的艳丽多姿和人的风姿秀美。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该成语也常被用于形容春天的生机和美好事物。它的近义词有“花枝招展”、“风姿绰约”等,反义词则包括“枯枝败叶”等。使用时应避免用在不适合的场合或与其它成语混淆。文章中给出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正确用法和含义。
戴发含牙
“戴发含牙”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或事物的原始、野蛮或未开化的状态。源自古代神话传说和文献记载,常用来形容人的野蛮、粗鲁或未受文明教化的状态。其近义词为野蛮粗鲁、原始未开化等,反义词为文明开化、教化有道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为褒义、使用场合不当以及与其他词语混淆使用。文章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详细解释和示例。
乱头粗服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乱头粗服”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及其与古代士人风范的关联。该成语最早出自《南史·陶潜传》,用于形容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后来用以形容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的人。文章还介绍了该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同时,文章也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及纠正方法。
粗服乱头
“粗服乱头”是一个成语,拼音为cū fú luàn tóu,形容人或事物虽外表朴素、不修边幅,却拥有内在的质朴美或自然美。该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审美追求,强调内在美丽和自然美感。其近义词有质朴无华、素面朝天、朴实无华等,反义词包括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华丽堂皇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搭配和场合,如不适合用于描述精心打扮或华丽场合。例如,“他的穿着总是粗服乱头,但才华却让人无法忽视”。
佛口蛇心
佛口蛇心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ó kǒu shé xīn。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表面上说话慈悲善良,内心却怀着险恶的意图的人。它的典故来源于《法华经》中的一位和尚。此外,这个成语还有其他近义词如口蜜腹剑、笑里藏刀等。同时也有反义词如表里如一、心口如一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正确的用法,不能用于形容外貌或外表特征,也不能轻易用于评价一般的言行举止。需要谨慎考虑其适用场景和对象。
反璞归真
本文介绍了“反璞归真”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该成语源自古代道家思想,强调回归自然和本真,摒弃虚伪和矫饰。文章还提供了关于反璞归真的例句和错误用法提示。摘要内容准确全面地概括了文章的主旨,语言简洁明了。
调朱弄粉
调朱弄粉的读音为tiáo zhū nòng fěn,来源于古代女性化妆的术语。该成语描述女性涂抹脂粉的过程,并引申为精心打扮、修饰妆容的行为。调朱弄粉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后来逐渐流传,成为形容女性妆容精致的常用词汇。近义词包括梳妆打扮、画眉涂唇等,反义词为素面朝天、不加修饰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调朱弄粉的应用和错误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