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裘负薪
读音
fǎn qiú fù xīn
含义
- 反:翻转,反着。
- 裘:毛皮衣服,古代贵重的衣物。
- 负:背负。
- 薪:柴火。
整体含义:反穿皮袄背柴火,比喻行为愚蠢、本末倒置,或只顾眼前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
典故
- 《晏子春秋》:
春秋时期,晏子出使晋国,途经卫国时,看到一个人反穿皮袄背柴火。晏子问他为何如此,那人说:“我怕柴火磨坏皮袄的毛。”晏子感叹道:“你只顾保护皮袄的毛,却不知皮袄的皮磨坏了,毛也就无处依附了。”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韩非子引用这个故事,讽刺统治者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根本,最终导致国家衰败。 - 汉代刘向《新序》:
进一步引申为治国之道,告诫君主不可因小失大。
近义词
-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和次要的东西弄颠倒了。
- 舍本逐末:放弃根本,追求枝节。
- 因小失大:因为小利益而损失了大利益。
- 杀鸡取卵:比喻贪图眼前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
反义词
- 深谋远虑:计划周密,考虑长远。
- 权衡轻重:分清主次,把握关键。
- 高瞻远瞩:眼光远大,考虑周全。
- 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为了省时间不写作业,结果考试不及格,真是“反裘负薪”。
- 小明怕弄脏新鞋,光脚走路,结果脚受伤了,就像“反裘负薪”。
-
小学高年级:
- 为了省钱不买保险,生病后花更多钱,这不是“反裘负薪”吗?
- 工厂为了利润砍掉环保设备,最后被罚款,真是“反裘负薪”。
-
初中:
- 某些国家为了短期经济利益破坏环境,最终自食恶果,这就是“反裘负薪”。
- 他为了玩游戏熬夜,第二天考试发挥失常,简直是“反裘负薪”。
-
高中及以上:
- 企业只顾眼前利润而忽视研发,最终被市场淘汰,这是典型的“反裘负薪”。
- 政府削减教育经费来填补财政赤字,无疑是“反裘负薪”之举。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褒义:
- ❌ “他反裘负薪,终于成功了。”(错误,成语本身含贬义)
- ❌ “这位科学家反裘负薪,取得了重大突破。”(错误,不能用于褒扬)
-
脱离本义滥用:
- ❌ “他反裘负薪地努力学习。”(错误,与“努力”无关)
- ❌ “她反裘负薪地照顾家人。”(错误,与“照顾”无关)
-
混淆近义词:
- ❌ “他做事总是反裘负薪,缺乏远见。”(正确,但“缺乏远见”已包含成语含义,略显重复)
-
字面化使用:
- ❌ “冬天他反裘负薪,穿着皮袄去砍柴。”(错误,成语是比喻,不能按字面理解)
总结:“反裘负薪”多用于批评短视行为,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感情色彩。
你可能感兴趣
拔葵啖枣
拔葵啖枣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á kuí dàn zǎo。它用来形容贪小便宜、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比喻只追求微小利益而忽视更大的利益或整体利益。该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拔葵啖枣的近义词包括贪小失大、目光短浅等,反义词则为高瞻远瞩、大公无私等。该成语错误用法是忽略整体利益和长远影响,只关注微小细节。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和实际情况决定。
急功好利
急功好利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í gōng hào lì,表示急于追求功利和成功,不顾长远利益和后果。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典籍和历史故事,强调人们应该注重长远利益,避免只看重眼前的功利。近义词有急名近利、贪图功利、唯利是图等。反义词有远见卓识、脚踏实地、淡泊名利等。在日常使用中,需要避免滥用急功好利的心态,注重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保持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同时,成功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功利和利益,更重要的是要有远见和责任感,注重个人成长和社会贡献。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什么意思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一句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前人为了后人的利益而付出努力,为后人创造条件或成果。其含义是前人的辛勤付出为后人带来了福祉和便利。这句成语反映了人们对于前人付出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强调了后人的责任和担当。其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理解为一种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体现。其近义词包括造福后人、恩泽后世等,而反义词则包括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然而,一些人可能误解该成语,例如只顾眼前利益或无意识地占用资源等行为,这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相违背。总之,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珍惜前人的付出,为后代创造更好的条件。
写出两句描写战争的诗词
写出两句描写战争的诗词(第1篇)文章标题:古诗词中的战争之歌一、诗词全文及作者、朝代诗词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解析:此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决心。金甲被黄沙磨穿,暗示了战争的持久和战士的坚韧。不破楼兰终不还则表达了战士们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诗词二:烽火戏诸侯,国破山河在。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解析:此句以烽火戏诸侯的场景,表达了战争给国家带来的破坏。即使国家破碎,山河依旧,但人民的痛苦和国家的衰败却无法挽回。二、文章内容古诗词中,战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诗人们用他们的笔触,将战争的残酷、悲壮和决心跃然纸上。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欣赏那
杀鸡取卵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杀鸡取卵”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和解释。该成语比喻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出处源于古代一个故事。文章还介绍了该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一些例句。同时,本文还强调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避免误解和误用。
隋珠弹雀是什么意思
隋珠弹雀的读音隋珠弹雀的读音为suí zhū dàn què。隋珠弹雀的含义“隋珠弹雀”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用珍珠去弹射雀鸟,比喻得到了小的利益却失去了更大的利益,或者采取了不恰当的方式去获取小的利益,结果得不偿失。隋珠弹雀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相传在隋朝时期,有一位富有的商人,他非常喜欢打猎。有一天,他看到一只美丽的雀鸟,便用珍珠作为弹药去射击它。虽然他成功击中了雀鸟,但是因为用珍贵的珍珠去射击,却忽略了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珍贵事物,因此被人们讥讽为“隋珠弹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追求小利时,不能忽略了更大的利益和更重要的目标。我们应该审时度势,权衡利弊,避免因小失大。隋
发屋求狸
“发屋求狸”是一个成语,发音为fā wù qiú lí。其含义为了追求小利而损害大的利益,比喻贪图小利而损害大局,出自《庄子》中的寓言故事。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舍本逐末、损公肥私、贪图小利等。反义词包括顾全大局、舍生取义、着眼未来等。在日常使用中要注意其正确的语境和避免错误用法,以恰当地表达意思。文中还提供了关于这个成语的典故、例句等详细介绍。
利深祸速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成语“利深祸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贪图眼前利益往往会导致不良后果。文章详细解释了其含义和背景,并给出了与之相关的词语、例句及错误用法的提示。
先忧后乐是什么意思
先忧后乐的读音先忧后乐的拼音是:xiān yōu hòu lè。先忧后乐的含义先忧后乐的含义是在做事或生活中,先为困难、忧患做准备,然后享受其中的乐趣。它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面对挑战的人生态度。先忧后乐的典故先忧后乐的典故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他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也?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段话表达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先为国家和人民的忧患着想,后享受个人乐趣的崇高精神。先忧后乐的近义词舍己为人:指为他人着想,舍弃自己的利益。顾全大局:指在处理问题时,以整体利益为重,不
驽马恋栈豆是什么意思
驽马恋栈豆是一个成语,读音为nú mǎ liàn dòu,形容人贪恋眼前的利益,难以舍弃。典故出自《晋书·车胤传》。该成语的近义词有贪图享乐、贪图利益等,反义词有舍本逐末、顾全大局等。文章同时给出了正确使用和错误使用驽马恋栈豆的例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