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性之斧
读音
fá xìng zhī fǔ
含义
- 伐:砍伐,引申为损害、伤害。
- 性:本性、生命,这里指人的身心健康。
- 之:助词,相当于“的”。
- 斧:斧头,比喻伤害人的工具。
整体含义:比喻危害身心健康的事物,如过度享乐、不良习惯等。
典故
-
《吕氏春秋·本生》:
“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意思是:沉迷美色、靡靡之音,看似快乐,实则损害身心。 -
《韩非子·十过》:
“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伐性之斧,岂独在色?”
韩非子以此劝诫君王,纵欲不仅伤身,还会误国。 -
汉代枚乘《七发》:
“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
文中以“伐性之斧”比喻美色诱惑对人精神的摧残。
近义词
- 饮鸩止渴:比喻用有害的方法解决眼前问题,不顾后果。
- 玩物丧志:沉迷玩乐消磨意志,与“伐性之斧”都指有害身心的行为。
- 自毁长城:比喻自己损害赖以生存的事物,与“伐性之斧”的自我伤害含义相近。
反义词
- 养生之道:指有益健康的习惯,与“伐性之斧”相反。
- 修身养性:通过修养提升身心,避免被外物所害。
- 未雨绸缪:提前预防危害,避免陷入“伐性之斧”的困境。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妈妈说,熬夜玩手机是“伐性之斧”,会让我长不高。
- 糖果好吃,但吃太多就是“伐性之斧”,牙齿会坏掉。
-
小学高年级:
- 沉迷游戏不学习,简直是伐性之斧,成绩会越来越差。
- 爸爸说,抽烟就是伐性之斧,会伤害肺部健康。
-
初中:
- 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如同伐性之斧,侵蚀青少年的思想。
- 过度减肥不吃饭,这不是美丽,而是伐性之斧。
-
高中:
- 纵欲享乐看似自由,实则是伐性之斧,终将付出代价。
- 他的酗酒习惯已成伐性之斧,再不戒掉会危及生命。
-
大学及以上:
- 当代社会的快餐文化,某种程度上成了精神的伐性之斧。
- 盲目追求功利而忽视健康,无异于挥动伐性之斧自残。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工具”:
- ❌ “他拿起伐性之斧砍树。”(×)
- ✅ 正确:比喻义,不能指实际工具。
-
混淆近义词:
- ❌ “熬夜是饮鸩止渴。”(×)
- ✅ “熬夜是伐性之斧”,而“饮鸩止渴”更强调用错误方法解决问题。
-
对象错误:
- ❌ “地震是自然的伐性之斧。”(×)
- ✅ 成语用于人为或主观选择导致的危害,自然灾害不适用。
-
褒贬颠倒:
- ❌ “他每天健身,真是伐性之斧。”(×)
- ✅ 健身是“养生之道”,与成语含义完全相反。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健康古诗词
关于健康古诗词(第1篇)关于健康古诗词的赏析一、诗词原文及作者、朝代《古诗十九首·久病叹康》久病身已老,方觉岁月迟。强食今足饱,忽忽不复疑。——出自南北朝时期诗人未知的作品。这首诗用质朴无华的文字传达出身体康复的喜悦和对生命延展的感激之情。沁园春·寒日远天宋·李清照寒日远天,萧萧风紧,飞鸿过也寄来音。世事纷纭,岁月匆匆,且看今朝健康身。——李清照的这首词描绘了时间流逝的快速,强调了保持健康的必要性。《送颜复上人归五峰山》唐·齐己欲知健在休为老,纵得荣时岂似安。还似古山灵隐寺,人来归去水如天。诗人在感叹生命的有限之余,却将“休为老”和“何似安”视作生活智慧的精髓。其将健壮的精神与五峰山优美的风景
描写健康的经典古诗词
这段摘要主要描述了五篇关于描写健康的经典古诗词的内容。这些古诗词不仅富有艺术性,而且蕴含了深刻的健康理念和生活智慧。它们描绘了健康生活的美好与价值,包括追求长寿、身心安泰、享受自然美景、放松身心等方面。这些古诗词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和借鉴,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关注身心健康,追求健康、快乐的生活状态。同时,我们也应该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生活的乐趣和愉悦感,这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描写健康的诗词有哪些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描写健康的诗词。这些诗词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对生命的珍视、对自然界的敬畏以及对身体健康的追求。它们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的思考与启示。文章摘要为: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健康的诗词,这些诗词蕴含了健康理念、养生哲学、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阅读这些诗词,我们可以获得关于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智慧,并学会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宁静,修身养性,保持身心健康。
描写健康的古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描写健康的古诗词,展示了古人对健康的赞美与追求。文章通过多首古诗词的解析,体现了古人对健康的深刻理解与智慧。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了古人对身心健康的重视与追求。在今天这个注重健康生活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从中汲取智慧,珍视健康,追求身心俱健的美好生活。文章的整体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多首赞美健康的古诗词,展示了古人对健康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健康的内涵与外延,包括身体健康、内心平静、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等。同时,文章也解析了多首古诗词中的健康智慧与哲理,体现了古人对健康的深刻理解。在今天这个注重健康生活的时代,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珍视健康,追求身心俱
关于描写健身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健身的诗词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古诗词的形式,展现了健身的魅力和古人对身体健康的追求。文章分别通过描述健身的乐趣、活力、舞蹈、意志和精神的洗礼,赞美了健身带来的身心健康和无限乐趣。希望这些诗词能够激发大家对健身的热情和动力,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和运动锻炼。
颐性养寿是什么意思
颐性养寿的读音颐性养寿的读音为"yí xìng yǎng shòu",其中"yí"发音为第一声,"xìng"为第四声,"yǎng"为第三声,"shòu"为第四声。颐性养寿的含义"颐性养寿"的含义是保养身体,调养精神,以延长寿命。其中,"颐"字有保养、调养之意,"性"字指人的性情、精神,"养寿"则是保养身体以延长寿命。这个成语强调了通过修养身心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颐性养寿的典故"颐性养寿"这个成语源于古代道家思想,强调了保养身心的重要性。在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颐养身心的记载和论述。例如,《庄子》中就有"养形以保生,养神以保和"的说法,强调了保养身体和精神的重要性。此外,《黄帝内经》等医学典籍
戕身伐命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戕身伐命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及其近义词反义词等。戕身伐命意为伤害身体、摧残生命,源于古代文献,用以形容战争、灾难等对人民生命的摧残和伤害。其近义词包括摧残身心、伤害生命等,反义词则包括珍爱生命、保护健康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戕身伐命在语境中的正确使用方式,并强调了避免错误用法的必要性。
怡志养神是什么意思
怡志养神的读音怡志养神的读音为yí zhì yǎng shén。怡志养神的含义“怡志养神”是一个成语,指通过愉悦心情、调整心态来保养精神,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其中,“怡”表示愉悦、快乐,“志”指人的意志、情感,“养”则是保养、培养的意思,“神”则指精神、神态。怡志养神的典故该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理解为古代人们对于养生之道的总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怡情养性、修身养性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养生之道。例如,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理论,强调了保持心情愉悦、精神内守的重要性。此外,历史上也有很多文人墨客通过诗词歌赋来表达怡志养神的思想。如唐代白居易的《闲居
怡情养性是什么意思
怡情养性的读音怡情养性读作:yí qíng yǎng xìng。其中,“yí”为二声,“qíng”为轻声,“yǎng”为三声,“xìng”为四声。怡情养性的含义“怡情养性”是一个成语,其含义是调节心情,培养性情,使身心得到健康和愉悦。具体来说,“怡情”指的是愉悦心情,使心情舒畅、愉悦;“养性”则是指培养性情,使人的性格、气质、品德等得到提升和改善。怡情养性的典故“怡情养性”的典故源于古代的文人墨客,他们常常通过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方式来调节心情,陶冶性情。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使人心情愉悦,还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从而达到怡情养性的效果。此外,古代的养生之道中也常常强调怡情养性的重要性,认为
窗 边小豆豆的健康的树皮的读后感
《窗边小豆豆》读后感《窗边小豆豆》是一本描述成长与生活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小豆豆这个孩子的视角,展现了她的成长经历以及与大自然,特别是那棵健康的树皮之间的深厚关系。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了健康的重要性。小豆豆与那棵健康树皮的互动,让我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生命尊重和关怀的表现。健康的树皮不仅代表着身体的健康,更是心灵上的满足和充实。读完这本书后,我意识到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身心健康,追求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书中的情节丰富,每一个情节都深深吸引了我。小豆豆的纯真无邪、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我印象深刻。她的成长经历也让我看到了每个孩子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追求。这本书还让我反思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