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两意

二心两意:犹豫不决的内心写照

读音

èr xīn liǎng yì

含义

  • 二心:指两种不同的心思或想法。
  • 两意:指两种不同的意图或打算。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心思不专一,犹豫不决,既想这样又想那样,无法坚定地做出选择或决定。

典故

  1.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他的随从介子推忠心耿耿,但重耳回国即位后却忘记了介子推的功劳。后人评价重耳“二心两意”,意指他对待功臣的态度不坚定,心思不专。
  2. 《后汉书·吕布传》
    吕布因反复无常,先后投靠董卓、袁绍等人,最终被曹操所杀。史书评价他“二心两意,终无成事”,形容他缺乏坚定的立场,导致失败。
  3. 民间故事
    传说古代有个书生,既想考取功名,又想经商致富,结果一事无成。人们用“二心两意”来形容他,告诫后人做事要专注。

近义词

  1. 三心二意:形容心思不专,想法多变。
  2. 犹豫不决:指拿不定主意,无法果断决定。
  3. 朝三暮四:比喻反复无常,没有定见。
  4.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像猿猴和马一样难以控制,比喻浮躁不安。

反义词

  1. 一心一意:形容心思专一,毫无杂念。
  2. 坚定不移:指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3. 专心致志:形容全神贯注,心无旁骛。
  4. 矢志不渝:表示志向坚定,永不改变。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写作业时总是二心两意,一会儿玩玩具,一会儿看电视。
    • 小猫抓老鼠时不能二心两意,否则老鼠会跑掉。
  2. 小学高年级

    • 学习时要专心,不能二心两意,否则成绩会下降。
    • 他踢足球时二心两意,结果错过了进球的机会。
  3. 初中

    • 面对选择时,二心两意只会让自己更加迷茫。
    • 她对待感情二心两意,最终伤害了两个人。
  4. 高中

    • 在人生的重要关头,二心两意可能导致错失良机。
    • 科学研究需要专注,二心两意很难取得突破。
  5. 成人/写作

    • 职场上,二心两意的员工往往难以获得上司的信任。
    • 创业需要坚定的信念,二心两意只会让计划半途而废。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三心二意”的同义词

    • 错误例句:他做事总是二心两意,一会儿想这样,一会儿想那样。(正确用法应为“三心二意”)
    • 解析:“二心两意”更强调内心的矛盾,而“三心二意”侧重行为上的不专注。
  2. 误用为褒义词

    • 错误例句:他二心两意地考虑各种方案,最终找到了最佳解决办法。(“二心两意”是贬义词,不能用于表扬)
    • 解析:应改为“他综合考虑各种方案,最终找到了最佳解决办法。”
  3. 误用于形容客观事物

    • 错误例句:这台机器的运行状态二心两意,时好时坏。(“二心两意”只能形容人的心理状态)
    • 解析:应改为“这台机器的运行状态不稳定,时好时坏。”
  4. 误用于形容单一选择

    • 错误例句:他在两个选项之间二心两意。(“二心两意”通常指多个想法,而非具体选项)
    • 解析:应改为“他在两个选项之间犹豫不决。”

总结:“二心两意”是一个生动描绘心理矛盾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其贬义属性,避免误用为中性或褒义表达。

二心两意.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三心两意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三心两意”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一个人心思不定、意志不坚定、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影响,无法做出明确的决定或行动。本文还详细解释了如何正确使用该成语,避免误用为褒义词、用于描述正常人的正常心理状态或过度使用的情况。

安心定志

“安心定志”是一个成语,读音为ān xīn dìng zhì,表示心情平静、意志坚定。源于《庄子·庚桑楚》中的故事,描述在面对困难时能保持冷静和坚定的人。其近义词有专心致志、心平气和、泰然自若、从容不迫,反义词有心烦意乱、忐忑不安、犹豫不决、焦虑不安。在日常使用中要正确搭配语境,避免误用。

读书三到

“读书三到”是一个源于古代的读书方法,指的是在读书时应注重心到、眼到、口到三个方面。这一方法强调了读书时需要专注、认真和全面的态度,以达到理解、记忆和运用的目的。其典故和出处并不明确,但广泛流传于古代读书人之间。近义词包括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和聚精会神,反义词为心不在焉、漫不经心和心猿意马。在实际运用中,只有真正理解和思考书中的内容,才能达到“读书三到”的效果,避免只注重形式上的“三到”而忽略了实质性的理解和思考。

一心一计是什么意思

一心一计的读音一心一计的读音为yī xīn yī jì。一心一计的含义“一心一计”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心中只有一个计谋或主意,形容心思专注,只有一个目标或意图。其中,“一心”表示专一的心志,“一计”则表示一个计划或计谋。整体上,这个成语强调了人的专注和坚定,表示在处理事情时,只有一种想法或打算。一心一计的典故“一心一计”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它的用法和含义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它通常被用来形容人的心思专注,目标明确,是褒义词。一心一计的近义词专心致志:指把全部心思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形容非常专心。一心一意:指只有一个心思,没有别的考虑。全心全意:指投入全部精力,毫无保留。意念专一

专心一志是什么意思

专心一志的读音读音:zhuān xīn yī zhì专心一志的含义“专心一志”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时全神贯注,一心一意,没有任何杂念。它强调了人们在专注力上的高度集中,不分散注意力,全情投入地完成某项任务或目标。专心一志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的文献中,常常可以看到关于人们专注于某项任务或研究的记载。例如,在《孟子》中就有“专心致志”的说法,形容人们在做事情时全神贯注,不受外界干扰。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关于专注力的故事和典故,都体现了“专心一志”的精神。专心一志的近义词全神贯注:形容一个人在做某事时全情投入,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形容一个人做事专心致志,不分散注意力

一心无二是什么意思

一心无二的读音一心无二,读音为 yī xīn wú èr,其中“一”表示专一,“心”指内心,“无二”表示没有二心,没有杂念。一心无二的含义一心无二,指内心专一,没有其他杂念或想法。它强调了人的专注和忠诚,是形容人意志坚定、专心致志的常用成语。一心无二的典故一心无二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左传·文公九年》:“其为人也,一心无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为人处世要专一,没有杂念和二心。此外,该成语也被引用到许多古代文献和故事中,如《论语》、《史记》等,都强调了“一心无二”的重要性。一心无二的近义词专心致志:指把心思全部集中在某件事情上,没有其他杂念。全心全意:指全心全意地投入某项工作或某个人身上。

三心二意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关于成语“三心二意”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表示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时,心思不集中,意志力不坚定,容易受外界干扰。本文详细解释了这一成语的含义及用法,并列举了近义词、反义词和例句,以加深理解,同时指出错误使用的方式。

东望西观

东望西观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wàng xī guān。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目光游移不定,注意力不集中或对周围事物漫不经心地观察。它也描述了在某个地方来回张望、徘徊不前的样子。该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从日常情景来理解,如旅游、街头漫步等。其近义词包括游移不定、目光游移等,反义词为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语境和用法,避免在正式场合或贬义语境中使用,并且不要滥用。

三心二意

二心三意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èr xīn sān yì。它表示心思不定,意志不集中,反复无常,无法专心致志地做某件事情。该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的近义词有心猿意马、犹豫不决等,反义词有一心一意、坚定不移等。使用二心三意时需要避免错误用法,不能随意形容正常的人或事。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情感色彩进行选择和搭配。

二三其德

二三其德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在道德品质上反复无常,缺乏坚定和忠诚。出自《诗经》中的《邶风·柏舟》篇。该成语的近义词有朝三暮四、喜新厌旧、翻云覆雨、朝秦暮楚等,反义词有忠诚不渝、一心一意、坚定不移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用错对象、滥用成语以及与近义词混用等错误用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