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同山岳:厚重如山的恩情
读音
ēn tóng shān yuè
含义
- 恩:恩惠、恩情,指他人给予的深厚情谊或帮助。
- 同:如同、相当于。
- 山岳:高大的山脉,象征稳固、厚重、不可撼动。
整体含义:形容恩情像高山一样深厚,令人难以忘怀,常用于表达对他人重大恩惠的感激之情。
典故
- 《后汉书·独行列传》
东汉时期,名士范式与张劭交情深厚。张劭病逝后,范式千里奔丧,并为其修墓守丧,时人称其情义“恩同山岳”。 - 《晋书·王导传》
东晋名臣王导辅佐晋元帝建立政权,功勋卓著,后人评价其“恩同山岳,德配乾坤”,形容他的贡献如高山般不可磨灭。 - 民间传说
古代一位书生受富商资助考取功名,后富商家道中落,书生倾囊相助,并言:“昔日恩同山岳,今日岂敢忘怀?”
近义词
- 恩重如山:恩情像山一样重,强调感激之情。
- 情深义重:情感深厚,义气深重。
- 再造之恩:形容恩情极大,如同重新给予生命。
- 铭感五内:恩情深刻,铭记于心。
反义词
- 忘恩负义:忘记恩情,做出违背道义之事。
- 恩将仇报:用仇恨回报恩惠。
- 薄情寡义:感情淡薄,缺乏义气。
- 过河拆桥:达到目的后抛弃帮助过自己的人。
例句
- 小学低年级:老师帮我补课,恩同山岳,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情感直白)
- 小学高年级:邻居阿姨在我生病时照顾我,这份恩情恩同山岳,我永远记得。
- 初中:志愿者在灾区救援的付出,对受灾群众来说恩同山岳。
- 高中:导师对我的学术指导恩同山岳,没有他的帮助,我无法完成这篇论文。
- 大学及以上:企业家资助贫困学生的善举恩同山岳,改变了无数寒门学子的命运。
- 职场场景:领导在我职业低谷时的提携之恩恩同山岳,我始终心怀感激。
- 历史评论: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与辅佐,可谓恩同山岳。
- 文学描写:老人望着救命恩人的背影,喃喃道:“此恩恩同山岳,此生难报。”
- 书信表达:承蒙阁下鼎力相助,恩同山岳,他日必当结草衔环以报。
- 演讲引用:医护人员在疫情中的奉献,对患者而言恩同山岳!
- 影视台词:“将军当年救我全家,恩同山岳,今日我愿以命相报!”
- 公益宣传:每一位捐赠者的善心,对受助者都是恩同山岳的温暖。
- 感恩致辞:母校的培养恩同山岳,我们必将以成就回报这份深情。
- 传记文学:传记中记载,科学家始终认为导师的知遇之恩恩同山岳。
- 外交辞令:贵国在危难时刻的援助恩同山岳,我国人民永志不忘。
- 家风教育:祖父常教导我们:“受人恩惠恩同山岳,不可轻忘。”
- 新闻报道:消防员冒险救出被困儿童,家属泣诉:“恩同山岳,无以为报。”
- 诗词化用:“滴水之恩涌泉报,山岳之重永铭心。”(改编自俗语)
- 碑文镌刻:墓碑上题有“恩同山岳”四字,寄托后人的追思。
- 寓言故事:寓言中,白鹤报答渔夫的救命之恩,说道:“君恩同山岳,区区小鱼何足道。”
错误用法
- 用于微小帮助:
❌ 同学借我一支笔,真是恩同山岳啊!
(解析:成语程度过重,适合用“雪中送炭”等词。) - 反向使用:
❌ 我帮了他大忙,他对我的恩情恩同山岳。
(解析:主语错误,应是受恩者形容施恩者。) - 形容自然现象:
❌ 这座山的景色恩同山岳,太美了!
(解析:完全偏离成语的情感含义。) - 用于负面关系:
❌ 他欠我的钱不还,这种“恩情”真是恩同山岳!
(解析:反讽不当,易造成语义混乱。) - 拆分使用:
❌ 父母的爱如山岳,但和“恩同”没关系。
(解析:破坏成语固定结构,失去原义。)
总结:“恩同山岳”是汉语中极具分量的感恩表达,使用时需注意对象和场景的匹配性,避免夸张或误用,方能准确传递厚重的情感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漂母诗词
关于漂母诗词(第1篇)关于漂母诗词,自古以来便有诸多文人墨客为之吟咏,下面将为您列举几首著名的漂母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唐·杜牧《题先贤书堂》原文:江上漂母名千古,至今遗事传人间。一饭之恩重如山,千金难报此恩还。作者:杜牧(唐代)解析:杜牧的这首诗,以赞美漂母的恩情为主题,强调了“一饭之恩”的重要性。诗中提到漂母的恩情如同山一般厚重,即使千金也难以回报。二、明·袁宏道《浣溪沙·一别苏堤迢递后》原文:一别苏堤迢递后,伤心还是到漂母。风吹杨柳青如故,凭栏思。多少往事心间留。作者:袁宏道(明代)解析:袁宏道的这首词描绘了与漂母分别后的伤感情怀,借凭栏思往事之机,抒发了对漂母的思念之
描写老师辛苦的古诗词
描写老师辛苦的古诗词(第1篇)关于描写老师辛苦的古诗词,古代文人的墨宝中并不鲜见。下面是我根据您提供的标题“描写老师辛苦的古诗词”,为您整理出的一些相关诗词。每一首诗词都附有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诗经《小弁》原文:维桑与梓,必恭敬止。作者:佚名朝代:先秦解析:这句诗中的“维桑与梓”是指老师所教的学问和道德规范,表达了对老师的敬重之情。此句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体现了老师的辛勤付出。二、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作者:李商隐朝代:唐解析:诗中以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燃尽泪
关于感恩的诗词
关于感恩的诗词(第1篇)关于感恩的诗词,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表达谢意的重要题材。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感恩的古诗词,包括诗词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诗经《蓼莪》作者:佚名朝代:先秦原文: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我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解析:此诗以蓼草自喻,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诗中“哀我父母,生我劬劳”一句,深刻表达了子女对父母辛勤养育的感激和怀念。二、唐·李商隐《锦瑟》原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解析:虽然此诗并非直接表达感恩之情,
一首描写母亲的古诗词
这些古诗词以母亲为主题,描绘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以下是这些文章的这些古诗词均围绕母亲主题,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赞美母亲的伟大和无私。第一篇描述了母亲善良、慈爱、教诲有方的形象;第二篇以母子分离为背景,突出了母亲对子女的深深爱意;第三篇现代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和感激之情;第四篇则从母亲怀抱的温暖和慈爱、为子女的辛勤付出等角度进行描述;第五篇则通过自然景色为背景,赞颂母亲的伟大和无私。这些诗词都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描写母亲去世的诗词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几首关于描写母亲去世的诗词及其解析,包括不同朝代诗人创作的诗词及作者情感表达的分析。文章还提供了四篇重新创作的描写母亲去世的诗词,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和风格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悲痛之情。这些诗词内容涉及母亲离世带来的悲痛、怀念以及对母爱的感慨等。希望这些诗词能够带来心灵的慰藉和宁静。
恩重如山
恩重如山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恩情深厚无法用言语表达,强调恩情的巨大和深沉。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自《史记》中的故事。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对他人的感激之情。其近义词包括恩深似海、深情厚意等,反义词则是忘恩负义、薄情寡义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用法和语境的适当性,避免错误使用。
恩德如山
恩德如山的正确读音为ēn dé rú shān。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恩情或功德极其深厚,如同大山一般。它源于古代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恩德如山常用来形容长辈、师长等对晚辈、学生的深厚恩情,也可以形容对家乡、国家等做出的巨大贡献。其近义词有恩重如山、深情厚意等。反义词有忘恩负义、薄情寡义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随意用于不具备深厚恩情或功德的场合,或用于贬低嘲讽他人的语境中。
恩若再生
恩若再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ēn ruò zài shēng。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某人所受到的恩惠如同再次获得生命一般重大和珍贵,常用来形容深厚的恩情或情谊。其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对情谊和恩德的重视。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重生之恩、莫逆之交、感激涕零和恩同父母等。反义词则是忘恩负义、薄情寡义和恩将仇报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用词不当、张冠李戴和滥用成语等错误用法。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恩若再生的用法和含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背义忘恩
背义忘恩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èi yì wàng ēn,指的是违背道义、忘恩负义的行为。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传说和历史事件,典故中比较著名的是《史记》中的“背信弃义”的故事。背义忘恩的近义词包括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负心之人等。反义词包括知恩图报、忠诚守信、仁至义尽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用词的准确性,避免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伤害。例句中描述了背义忘恩的行为和表现。
关于恩仇的诗词
关于恩仇的诗词(第1篇)关于恩仇的诗词,蕴含着古代诗人们深沉的思绪与丰富的情感体验。下面将列举几首饱含恩仇主题的古诗词,包括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诗经《无衣》原文:昔我往矣,恩情难量。今我来思,报之以膺。作者及朝代:此诗为《诗经》中的篇章,年代为先秦时期。解析:此诗描述了昔日恩情与今日回报的情景,体现了恩仇并重的主题。二、杜甫《春望》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及朝代:杜甫,唐代诗人。解析:此诗以国破家亡之悲,表达了诗人对恩怨交织的感慨,也表现了诗人对家国之恩的深深怀念与对战乱之仇的强烈愤慨。三、李煜《相见欢》原文: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