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德如山

恩德如山

读音

ēn dé rú shān

含义

  • :恩惠、恩情,指他人给予的善意或帮助。
  • :德行、恩德,指高尚的品德或善行。
  • :如同、像。
  • :高山,比喻厚重、稳固、不可动摇。

整体含义:形容恩德极其深厚,像高山一样巍峨稳固,难以忘怀或报答。

典故

  1.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晋文公重耳流亡时,曾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后来他回国即位,对那些曾经帮助他的人一一报答,并说:“恩德如山,不可忘也。”
  2. 《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年轻时贫困,曾受漂母(洗衣妇)赠饭之恩。后来他功成名就,以千金报答漂母,并感叹:“漂母一饭之恩,恩德如山,岂敢忘乎?
  3. 《后汉书·杨震传》
    杨震为官清廉,曾举荐贤才。被举荐者感激涕零,称:“公之恩德如山,终身难报。

近义词

  1. 恩重如山:形容恩情极为深厚。
  2. 恩深义重:恩情深厚,情义重大。
  3. 恩同再造:恩情如同重新给予生命,形容极大的恩惠。
  4. 恩深似海:恩情像大海一样深广。
  5. 恩高义厚:恩德崇高,情义深厚。

反义词

  1. 忘恩负义:忘记别人的恩情,做出对不起恩人的事。
  2. 恩将仇报:用仇恨回报恩惠。
  3. 薄情寡义:感情淡薄,不讲情义。
  4. 过河拆桥:达到目的后,就抛弃帮助过自己的人。
  5. 以怨报德:用怨恨回报恩德。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老师教我知识,恩德如山,我要好好学习。
    • 妈妈每天照顾我,她的爱恩德如山
    • 爸爸帮我修好了玩具,他的帮助恩德如山
  2.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这位医生救了我爷爷的命,恩德如山,我们全家都很感激他。
    • 邻居阿姨在我迷路时送我回家,她的恩情恩德如山
    • 老师不仅教我知识,还教我做人,恩德如山,我永远记得。
  3. 初中

    • 诸葛亮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恩德如山,因此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这位慈善家资助贫困学生读书,他的善举恩德如山
    •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朋友伸出援手,这份恩情恩德如山
  4. 高中及以上

    • 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流血牺牲,他们的贡献恩德如山,后人永志不忘。
    • 导师悉心指导我的论文,他的教诲恩德如山,我终生受益。
    • 这位企业家捐建学校,造福乡里,百姓称颂他恩德如山
  5. 文学化表达

    • 他的恩情恩德如山,我纵使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
    • 岁月流逝,但您的恩德如山般屹立在我心中,永不磨灭。
    •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恩德如山的大恩?

错误用法

  1. 用于小事

    • ❌ 同学借我一支笔,真是恩德如山啊!(借笔是小事,不宜用“恩德如山”)
    • ❌ 服务员帮我倒了一杯水,恩德如山!(过度夸张,不符合语境)
  2. 用于负面场景

    • ❌ 他骗了我,还说是恩德如山。(“恩德如山”只能用于正面恩情)
    • ❌ 老板扣我工资,还说这是恩德如山的教导。(讽刺用法,不符合成语本义)
  3. 用于自我夸耀

    • ❌ 我对他的帮助恩德如山,他必须报答我。(“恩德如山”一般用于形容他人对自己的恩情,不宜自夸)
  4. 搭配不当

    • ❌ 这座山恩德如山,风景真美。(“恩德如山”不能形容自然景物)
    • ❌ 他的体重恩德如山,看起来很壮实。(完全错误,成语不能用于形容体重)
  5. 混淆近义词

    • ❌ 他的恩情恩德如海。(虽然意思相近,但固定搭配是“恩德如山”)

“恩德如山”是一个庄重、深情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避免滥用或误用。

恩德如山.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父女情的古诗词

描写父女情的古诗词赏析与感悟本文精选了多篇描写父女情的古诗词,展现了父女之间深厚的情感。从古诗中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深沉,以及女儿对父亲的深深眷恋和感恩之情。首先,《送女弟嫁》描绘了杜牧送别妹妹出嫁时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通过离别之苦,表达了父女之间的深厚情感。《行宫辞》中,“父女相依无别离,长夜漫漫泪沾衣”描绘了父女之间相依为命的情景,体现了父亲对女儿的深沉爱意。在其他篇目中,《别父诗》、《闺怨》、《慈父心》等,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父爱的深沉与坚定,如同山岳一般给人以依靠和力量。同时,也描绘了女儿对父亲的感恩和怀念之情。这些古诗词中的父女情深,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中华文化中

古诗词中描写回报父母深恩的名句

古诗词中描写回报父母深恩的名句(第1篇)古诗词中描写回报父母深恩的名句一、诗词全文及作者、朝代《游子吟》——孟郊(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解析: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描写母爱的诗,其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名句,表达了孝敬父母的心意和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情。寸草心是指儿女的孝心,三春晖则是指父母给予的温暖和恩情。《别老母》——黄景仁(清)搴帏拜母河梁上,临发复还开。白发垂髫留不住,泪眼长望泪痕斑。慈母爱子心如水,爱子心深似海渊。生汝养汝何所报,但为报恩付此生。解析:黄景仁的《别老母》是描述临别时对母亲的眷恋与感慨,诗中的“慈母爱子心

关于漂母诗词

关于漂母诗词(第1篇)关于漂母诗词,自古以来便有诸多文人墨客为之吟咏,下面将为您列举几首著名的漂母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唐·杜牧《题先贤书堂》原文:江上漂母名千古,至今遗事传人间。一饭之恩重如山,千金难报此恩还。作者:杜牧(唐代)解析:杜牧的这首诗,以赞美漂母的恩情为主题,强调了“一饭之恩”的重要性。诗中提到漂母的恩情如同山一般厚重,即使千金也难以回报。二、明·袁宏道《浣溪沙·一别苏堤迢递后》原文:一别苏堤迢递后,伤心还是到漂母。风吹杨柳青如故,凭栏思。多少往事心间留。作者:袁宏道(明代)解析:袁宏道的这首词描绘了与漂母分别后的伤感情怀,借凭栏思往事之机,抒发了对漂母的思念之

遗惠余泽是什么意思

遗惠余泽的读音遗惠余泽的读音为:yí huì yú zé。遗惠余泽的含义“遗惠余泽”是一个成语,指前人留下的恩惠和福泽。其中,“遗”表示遗留,“惠”指恩惠,“余”表示剩余,“泽”指恩泽。因此,“遗惠余泽”整体的意思是前人留下的恩德和福祉,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帮助。遗惠余泽的典故该成语典故源自古代,古人常常用此词语来形容前人留给后世的财富、恩德等。如《史记》中就有“遗德余福”的说法,表明前人的德行和福气会留传后世。此外,在古代的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出现类似的表达,如“遗爱于民”、“余泽流芳”等。这些典故和出处都表明了“遗惠余泽”这一成语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遗惠余泽的近义词恩泽流

以德报德是什么意思

以德报德的读音读音:yǐ dé bào dé拼音注音:yǐ(第三声) dé(第二声) bào(第四声) dé(第二声)以德报德的含义“以德报德”是一个成语,指的是用恩德来回报恩德。它强调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感恩回馈的精神。具体来说,当某人对自己有恩德时,应该以同样的恩德来回报对方,甚至更多。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回馈的道德关系。以德报德的典故“以德报德”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道德教化。在古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道德品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基础。因此,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恩德时,另一个人应该以同样的恩德来回报。这种道德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弘扬,

泽被后世是什么意思

泽被后世的读音泽被后世读作:zé bèi hòu shì。其中“泽”指恩泽,“被”表示覆盖,“后世”则是指后来的时代或人们。泽被后世的含义泽被后世,意为恩泽惠及后世之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的恩德、贡献或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益处。它强调了某人的行为或成就对于后代的积极影响,具有褒义色彩。具体来说,“泽”可以指代各种形式的恩泽,如政治上的恩惠、文化上的传承、科技上的创新等。“被”则表示这种恩泽的覆盖范围广泛。“后世”则是指后来的时代或人们,包括后代子孙、社会大众等。泽被后世的典故“泽被后世”的典故源于古代的仁人志士,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后世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价值。例如,古代的君主

答的拼音

本文提供了汉字“答”的拼音、部首、笔顺及详细解析。答字有多种含义,包括回答、答谢、报答等。在文章中,还介绍了答字的动词用法和形容词用法,并提供了相关的例句。本文内容全面,让读者对答字的含义和用法有了深入的了解。

恩重如山

恩重如山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恩情深厚无法用言语表达,强调恩情的巨大和深沉。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自《史记》中的故事。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对他人的感激之情。其近义词包括恩深似海、深情厚意等,反义词则是忘恩负义、薄情寡义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用法和语境的适当性,避免错误使用。

恩重泰山

恩重泰山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恩情深厚,如同泰山一样重。其含义源于古代中国的历史故事,泰山被视作神圣不可侵犯的山峰,象征着崇高和重要。这个成语的典故具体可能因历史记载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都强调恩情的深厚和重要。其近义词包括情深似海、感激涕零、深情厚意和恩同父母。反义词有忘恩负义、薄情寡义和恩将仇报。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在轻松或随意的场合使用,避免与其他不相关的词语搭配使用,并正确理解其含义,以体现深厚的情感和重要性。

铭感不忘是什么意思

“铭感不忘”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将某事或某人铭记在心,永远不忘,表示对于某事或某人深感感激。该成语源于古代典籍,表示对别人的恩德或帮助深感感激,永远不会忘记。其近义词包括“感激不尽”、“感激之至”和“铭记在心”,反义词包括“忘恩负义”、“忘恩失义”和“淡然处之”。在使用中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搭配不当或滥用词语。该成语可以在各种情境中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铭记恩情。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