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必赋
读音
dēng gāo bì fù
含义
- 登高:登上高处,比喻身处高位或面对宏大的场景。
- 必:一定,必然。
- 赋:古代的一种文体,指作诗或写文章。
整体含义:指有才华的人登上高处或面对壮丽景色时,必然会抒发情感、创作诗文。后也比喻人在特定情境下会自然流露才情。
典故
- 《汉书·艺文志》:
“古者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意指古代士大夫需具备登高作赋的才能,以展现其学识与修养。 -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才华横溢,常于登高望远时即兴赋诗,留下名篇《登楼赋》。 - 唐代李白:
李白游历名山大川,登高必赋诗,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皆因登高有感而作。
近义词
- 触景生情:因看到某种景象而激发情感。
- 即兴赋诗:当场有感而发创作诗歌。
- 见景抒怀:面对景色抒发内心感受。
反义词
- 无动于衷:面对美景或情境毫无反应。
- 才思枯竭:缺乏灵感,无法创作。
- 默不作声:沉默不语,不表达情感。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春天去爬山,看到美丽的花儿,小明登高必赋,写了一首小诗。
- 老师带我们秋游,站在山顶,大家登高必赋,纷纷写下自己的感受。
-
小学高年级:
- 李白游历名山,登高必赋,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
- 登上长城,他登高必赋,即兴朗诵了一首诗。
-
初中:
- 古人云“登高必赋”,面对壮丽山河,他提笔写下一篇游记。
- 苏轼泛舟赤壁,登高必赋,写下了《赤壁赋》。
-
高中及以上:
- 文人雅士常于登高望远时即兴创作,正所谓“登高必赋”。
- 他站在泰山之巅,登高必赋,一篇雄文顷刻而成。
错误用法
-
误用为“登高必富”:
- ❌ 错误:他相信登高必富,所以经常爬山。(混淆“赋”与“富”)
- ✅ 正确:他登高必赋,每次爬山都会写诗。
-
误用于非创作场景:
- ❌ 错误:他登高必赋,所以爬得特别快。(“赋”指创作,与速度无关)
- ✅ 正确:他登高必赋,每次登顶都会吟诗一首。
-
误用于贬义:
- ❌ 错误:这人登高必赋,真是爱显摆。(成语本身为褒义,形容才华)
- ✅ 正确:他才华横溢,登高必赋,令人钦佩。
你可能感兴趣
登高能赋
登高能赋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ēng gāo néng fù。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具有才华,能够登高远望,用诗文表达情感和见解。其源自古代文人墨客的登高创作习惯。近义词有才情出众、才华横溢等,反义词则为才疏学浅、无才无德。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用法,强调人在高处依然能够发挥文学创作的才华和能力。文章中提供了有关登高能赋的详细解释和例句。
关于文的诗词
关于文的诗词(第1篇)关于“文”的诗词一、诗经《关雎》作者:佚名朝代:先秦原文:文王之德之纯兮,有文武之道焉。解析:这句诗体现了文王之道,指出了其品德纯正和有文武之道的特点。二、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原文: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而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文以秀才之诗,飞羽觞而醉月。作者:李白朝代:唐解析:此诗中,“大块假我以文章”一句中“文章”二字,即指文化、文明等,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的赞美。三、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原文: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夫四海为家,叶落
描写嵩山的古诗词
这些描写嵩山的古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嵩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文化底蕴。它们赞美了嵩山的高耸、秀美、神秘,以及其与自然和人生的紧密联系。这些诗词描绘了嵩山的各种景象,包括其高耸入云、苍翠欲滴、宁静祥和等方面,同时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每一首诗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色彩,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领悟。在欣赏这些诗词的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描写谢安的诗词李白
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谢安的诗词及其文化内涵。在古代文学中,虽然直接以谢安为主题的诗词并不多见,但我们可以从一些描绘魏晋名士风范、隐逸生活的诗篇中感受到谢安的形象与精神。这些诗词通过对谢安高尚品质、淡泊名利心境以及逸世之才的赞美,展现了其文化魅力和历史地位。同时,这些诗词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审美和价值判断的依据。谢安的形象与精神对现代社会仍有启示作用,我们应当学习他的淡泊名利、追求真我的情怀,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谢安的诗词及其文化内涵进行了探究和解析,包括谢安形象在诗词中的体现、诗词中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等方面。虽然直接描写
写一首描写海的古诗词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海的古诗词。这些诗词通过描绘海的浩渺、广阔、动感等特性,表达了诗人对海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与志向。文章还介绍了每篇古诗词的背景、选录及解析,展示了海在古代文人墨客中的创作题材和灵感的源泉。最后,通过创作一首新的古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海洋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本文旨在欣赏古诗词中海洋的美丽与神奇,感受海洋的壮阔与诗意,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描写石竹花的诗词
这篇文章以石竹花为主题,描写了石竹花的独特韵味和文化内涵。文章从古典诗词中的相关描写出发,逐渐引入现代创作,展示了石竹花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与意义。同时,文章还通过自创的现代诗词,表达了石竹花坚韧、美丽的形象和文化寓意。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内容丰富、表达清晰,符合您的要求。以下是该文章的本文围绕石竹花展开,首先介绍了石竹花的独特魅力。接着,从古典诗词中寻找与石竹花相关的意象和情感,解析了一些描写石竹花的诗词。然后,通过现代创作,以现代汉语创作了赞美石竹花的诗篇,进一步描绘了石竹花的形象。文章还探讨了石竹花的文化寓意,展示了石竹花在文学作品中的独特韵味与美丽。最后,以石竹花为象征,呼吁人们在生活
关于写诗的诗词
关于写诗的诗词(第1篇)关于写诗的诗词一、诗词全文及作者、朝代《诗经·小雅·车舝》:“诗言志,书怀言情。”作者:未知(古代先秦时期)解析:此句是古代诗歌的创作理念,表达诗歌可以抒发情感、表达志向。杜甫《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作者:杜甫(唐代)解析:杜甫赞美李白诗歌的独特与高妙,强调了诗人思维与创作的独特性。白居易《琵琶行》:“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白居易(唐代)解析:白居易以此诗强调了创作文章的艰难与重要,只有用心去体验、去感受,才能写出有价值的作品。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作者:陆游(宋代)解析:此诗告诫后辈学习诗歌需要持之以恒,
描写诗词的句子
本文所提供的文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几篇关于描写诗词的句子及其赏析的文章。文章以引人入胜的方式探索了古诗词的魅力,通过对一些经典古诗词的解析和赏析,让读者进一步理解古诗词的魅力和博大精深。这些文章中,描写诗词的句子以其生动的意象、精炼的语言,将自然景色、情感、景色和自然之美等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这些句子的解析和赏析,读者可以进一步领略古诗词的美,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这段摘要可以写成: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描写诗词的句子的文章,探索了古诗词的魅力。文章通过解析和赏析一些经典古诗词中的句子,包括描写情感、景色和自然之美的句子,展示了古诗词的魅力和博大精深。通过对这些句子的赏析,读者可以进一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子夜咏叹 10首关于夜半钟声与明月的千古名篇赏析
本文介绍了描写子夜的诗词及其解析,涵盖了多个朝代和作者的作品。这些诗词以子夜为背景,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未来的情感与思考。文章通过摘要的形式,简要概括了每篇内容的主要特点和情感解析,展示了古代文学中子夜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情感价值。这些描写子夜的诗词是古代文学中的珍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途径。
通过明月描写爱情的诗词
通过明月描写爱情的诗词(第1篇)通过明月描写爱情的古诗词一、诗词集锦1. 静夜思作者:李白(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析:此诗虽以思乡为题,但“床前明月光”一句,巧妙地借明月之景,抒发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虽然未直接描写爱情,但明月的清辉与思乡之情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深情厚意的氛围。2. 望月怀远作者:张九龄(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解析:此诗描写了望月怀人的情景,通过明月将远隔天涯的情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诗中借明月表达了对远方情人的深深思念与无尽期盼,情真意切,令人动容。3. 春江花月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