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事去矣”详解
读音
dà shì qù yǐ
含义
- 大:重要、重大
- 事:事情、事件
- 去:离开、失去
- 矣:文言助词,表示完成或感叹
整体含义:形容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局面彻底崩溃或失败已成定局。多用于表达对重大失败或不可逆转局面的感叹。
典故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栾盈被逐出晋国,流亡楚国。楚国令尹子木问晋国情况,栾盈回答:”晋国政出多门,大事去矣。”意指晋国内部混乱,国家大势已去。 - 《史记·项羽本纪》:
楚汉相争时,项羽被刘邦围困于垓下,兵少粮尽,四面楚歌。项羽感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此时谋士范增亦叹:”大事去矣!”预示项羽败局已定。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北伐时,因马谡失街亭,导致蜀军战略失败。诸葛亮退兵时感叹:”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表达了对战局无法挽回的痛心。
近义词
- 大势已去:形容整体形势已无法逆转。
- 无力回天:力量无法改变已成定局的局面。
- 覆水难收: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 一败涂地:形容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 穷途末路:形容陷入绝境,无路可走。
反义词
- 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 转危为安:从危险转为平安。
- 起死回生:形容扭转极不利的局面。
- 柳暗花明: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
- 东山再起:失败后重新恢复势力。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比赛还剩最后一分钟,我们落后十分,教练摇头说:”大事去矣。”
- 他弄丢了妈妈最爱的花瓶,心想:”大事去矣,肯定要挨骂了。”
-
小学高年级:
- 考试时间快结束了,我还有一半题目没做,心里暗叫:”大事去矣!”
- 敌方大军压境,守城将军叹息:”大事去矣,只能拼死一战。”
-
初中:
- 公司资金链断裂,老板看着财务报表喃喃自语:”大事去矣。”
- 他在高考前夜突发高烧,心想:”大事去矣,一年的努力白费了。”
-
高中:
- 项目因技术漏洞被客户终止合作,团队负责人苦笑:”大事去矣,从头再来吧。”
- 政变军队占领首都,总统在流亡前感叹:”大事去矣,国家陷入动荡。”
-
大学及以上:
- 实验数据全部丢失,教授扶额长叹:”大事去矣,半年的研究付诸东流。”
- 股市崩盘,投资者纷纷抛售,金融专家分析:”经济大事去矣,需谨慎应对。”
错误用法
-
用于小事:
- ❌”我忘记带作业本了,大事去矣!”(过于夸张,应用”完蛋了”等口语表达。)
- ❌”奶茶洒在衣服上,大事去矣!”(不适合形容琐事。)
-
用于尚未确定的结果:
- ❌”比赛才刚开始,他就喊’大事去矣’。”(局面未定,不宜过早下结论。)
- ❌”医生说手术有风险,但家属立刻说’大事去矣’。”(应等待结果。)
-
误用为褒义:
- ❌”他终于考上理想大学,大事去矣!”(完全错误,成语仅用于消极场景。)
-
混淆近义词:
- ❌”公司上市成功,老板激动地说’大事去矣’。”(应用”大功告成”等词。)
-
语法错误:
- ❌”大事去矣的感觉真糟糕。”(成语本身是完整表述,不宜拆分使用。)
“大事去矣”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感,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轻率或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我们身边的好人》读后感
《我们身边的好人》读后感本书带给我深深的感动和思考。书中以平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小故事,这些故事中的主角,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好人。他们或许是一位乐于助人的邻居,一位尽职尽责的同事,或是一位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虽然他们平凡,但他们的行为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书中通过描绘这些好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行为背后的动机,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温暖,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其中,一位环卫工人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他每天默默清扫街道,为城市的整洁付出着辛勤的努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敬业。阅读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好人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他们是我们生
家长里短
“家长里短”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描述家庭或家族中的琐事、杂事。其含义包括家庭内部的各种琐碎事务,反映了中国家庭文化的特点。该成语的典故源于传统的家庭文化和社会背景。近义词如“家庭琐事”、“家庭杂事”等,反义词如“重大事件”、“国家大事”等。使用不当的场合和其他混淆使用是该成语的常见错误。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介绍和解释,帮助读者理解并正确使用。
兹事体大是什么意思
兹事体大的读音兹事体大这个成语的读音为zī shì tǐ dà,其中“兹”字读作zī,表示“这”的意思;“事”字读作shì,表示“事情”;“体”字读作tǐ,表示“全体”;“大”字读作dà,表示“重要”。兹事体大的含义兹事体大指的是这件事情关系重大,具有很大的影响和意义。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强调某件事情的重要性、影响力和重要性,强调要认真对待、慎重处理。兹事体大的典故兹事体大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左传》,用来形容某些重要的事情需要慎重考虑和处理。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兹事体大”来形容国家大事、军事大事等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的事情。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力的事情。兹事体大的典
家长里短
"家长礼短"是一个成语,指的是家庭中的日常事务和琐事,涵盖家庭内部事务的礼仪和规矩。其典故源于古代家庭对内部事务的重视和家族制度中长辈的管理决策。家长礼短的近义词有家务事、家庭琐事等。反义词为国家大事、社会事务等。在处理家长礼短时,需遵循礼仪和规矩,以维持家庭和谐。该成语不适用于描述其他社会场合或组织中的事务,且在正式场合或严肃语境中使用可能被认为不恰当。错误用法包括在不当场合使用、与其他成语混淆以及使用不恰当的语境。
豪末不掇
文章介绍了成语“豪末不掇,将成斧柯”的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同时给出了正确使用该成语的例句。该成语意味着小事情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逐渐扩大,最终难以收拾。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要正确理解和使用。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是什么意思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的读音一佛出世,二佛生天的读音为: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shēng tiān。一佛出世,二佛生天的含义一佛出世,二佛生天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物的重要性或影响力极大,甚至可以影响到整个世界或宇宙。这个成语的每个字含义如下:一佛出世:指的是一个佛的诞生或出现。二佛生天:则表示因为一个佛的诞生或出现,导致其他佛也纷纷现身或得道。综合来看,一佛出世,二佛生天这个成语的含义就是形容某个人物或事情的重要性极大,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影响。一佛出世,二佛生天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佛教文化。在佛教中,佛的诞生和出现被视为一种极其重要和神圣的事情,因
河决鱼烂
河决鱼烂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é jué yú làn,形容事情已经无法收拾或国家、社会等遭遇了严重危机。典故源于古代黄河泛滥和战争导致的灾难。近义词有土崩瓦解、溃不成军、一发不可收拾等。反义词包括安然无恙、井然有序、固若金汤等。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不当使用场合、误解含义、搭配不当和用词重复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帮助表达极度困境和无法挽回的局面。
反客为主
本文介绍了“反客为主”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和反义词,详细阐述了该成语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和例句。同时,也指出了反客为主的错误用法,强调了在实际使用中要特别注意成语的适用场合和语境。
等礼相亢
“等礼相亢”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ěng lǐ xiāng kàng。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双方在礼仪上地位平等,互相尊重,不卑不亢。它源于古代的礼仪文化,强调在交往中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对方,不因地位、身份或财富的差异而偏袒或屈从。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等,反义词则包括傲慢无礼、卑躬屈膝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场合、对象和语境的适当性,避免误用和理解偏差。例句展示了等礼相亢在国际交往、人际关系、职场交流等场景的应用。
乘胜追击
本文介绍了成语“乘胜追击”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和近义词等。该成语源于古代战争经验,强调在胜利之后要趁势扩大战果。文章还提供了乘胜追击的例句,并指出了错误用法。同时,也强调了在不同场合下运用该成语需要注意的语境和使用方法。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