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俗就简:顺应大众,化繁为简的智慧
读音
cóng sú jiù jiǎn
含义
“从”意为跟随、依从;”俗”指大众的、普通的;”就”表示趋向、靠近;”简”则是简单、简化的意思。整个成语”从俗就简”形容顺应大众的习惯和需求,采取简单易行的方法或形式,避免繁琐复杂。
典故
- 《论语·雍也》: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虽然并非直接使用”从俗就简”一词,但体现了儒家思想中追求适度、避免过度修饰的理念。
- 《汉书·艺文志》:”及衰世,好古而贱今,务虚文而忘实用。”反映了汉代学者对过度追求形式而忽视实用性的批评,体现了”从俗就简”的思想。
- 宋代苏轼《答谢民师书》:”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表达了文学创作应顺应自然、避免刻意雕琢的观点。
近义词
- 因陋就简:利用原有的简陋条件办事,不求改进完善。
- 删繁就简:去掉繁杂部分,使其趋于简明。
- 化繁为简: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
- 返璞归真: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
- 简明扼要: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反义词
- 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
-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 铺张浪费:为了场面好看而浪费人力物力。
-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老师教我们写字要从俗就简,不要画太多花边。
- 妈妈做饭从俗就简,只用简单的调料就很美味。
- 我们班布置教室从俗就简,只用彩纸和气球。
-
小学高年级:
- 这本字典的编排从俗就简,查起来特别方便。
- 爷爷说生活要从俗就简,不要追求太多不必要的东西。
- 我们设计的游戏规则从俗就简,大家都能很快学会。
-
初中:
- 现代建筑设计越来越从俗就简,注重实用功能而非华丽装饰。
- 这篇文章语言从俗就简,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词汇。
- 政府办事流程从俗就简后,老百姓办事方便多了。
-
高中:
-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报道更应从俗就简,直击要点。
- 这位画家的风格从俗就简,寥寥几笔就能传神。
- 学术论文并非越复杂越好,有时从俗就简反而更能说明问题。
-
大学及以上:
- 管理大师德鲁克主张管理要从俗就简,避免过度制度化。
- 这款软件界面设计从俗就简,用户体验却非常出色。
- 在商业谈判中,有时从俗就简的沟通方式反而更有效。
-
其他场景:
- 婚礼筹备不必铺张,从俗就简反而更显温馨。
- 这份合同条款从俗就简,双方都容易理解。
- 领导讲话从俗就简,没有套话空话,员工都爱听。
- 这个旅游攻略从俗就简,只推荐最值得去的地方。
- 疫情期间,很多会议改为线上举行,从俗就简却提高了效率。
错误用法
-
误用为”降低标准”:
- 错误例句:为了赶工期,这座大桥的建设从俗就简,导致质量不合格。
- 解析:”从俗就简”不意味着降低标准或偷工减料,而是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简化不必要的环节。
-
误用为”随波逐流”:
- 错误例句:他没有自己的主见,做什么都从俗就简。
- 解析:这里混淆了”从俗就简”与盲目跟风的区别,前者是主动选择简化,后者是被动跟随。
-
误用为”敷衍了事”:
- 错误例句:他做作业从俗就简,很多题目都没认真思考。
- 解析:”从俗就简”不是马虎应付,而是指用更高效的方式完成任务。
-
误用于需要详尽说明的场合:
- 错误例句:在学术答辩中,他的回答从俗就简,没有深入分析问题。
- 解析:某些正式场合需要详尽阐述,”从俗就简”在此处不适用。
-
误用于形容人的性格:
- 错误例句:她是个从俗就简的人,从不与人争执。
- 解析:这里想表达的是”随和”,与”从俗就简”强调的简化概念不符。
你可能感兴趣
雕心刻肾
本文介绍了成语“雕心刻肾”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在创作或构思时用心良苦,费尽心思,通常用来赞美某人在文学、艺术或创作方面的努力和才华。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枉辔学步是什么意思
枉辔学步的读音读音:wǎng pèi xué bù标注拼音:wǎng(第三声),pèi(第四声),xué(第二声),bù(第四声)枉辔学步的含义“枉辔学步”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学习走路却因方法不当而走错了路,导致无法顺利前行。具体来说,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也忘掉了,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枉辔学步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年轻人,看到别人走路走得很好,就想要学习。于是他开始模仿别人的走路姿势,但因为方法不当,结果越走越错,最终不仅没有学会别人的走路技巧,还把自己原有的走路方式也忘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注重方法和技巧,
以养伤身是什么意思
以养伤身的读音以养伤身:yǐ yǎng shāng shēn(注音)以养伤身的含义“以养伤身”是一个成语,指的是过度保养或过度追求身体健康反而导致身体受损或过度疲劳的状态。其中,“以”表示因为、由于的意思,“养”表示保养、调养,“伤身”则表示因保养不当而伤害身体。以养伤身的典故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很多相关的例子。比如,有些人为了追求健康而过度锻炼、过度饮食补充营养,结果导致身体过度疲劳或出现其他健康问题。这些例子都符合“以养伤身”的含义。以养伤身的近义词矫枉过正:指纠正偏差的行为超过了适当的限度,反而导致新的偏差。过度保养:指对某事物过度保护和保养,导致其失去自
助纣为虐是什么意思
助纣为虐的读音读音:zhù zhòu wéi nüè标注拼音:zhù(第四声) zhòu(第四声) wéi(第二声) nüè(第四声)助纣为虐的含义“助纣为虐”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帮助纣王做坏事,形容助长恶势力,做错事或坏事。其中,“助”是帮助的意思,“纣”指的是商朝最后一个暴君纣王,“为”表示做,“虐”则有暴行、残忍的含义。整个成语用来形容帮助坏人做坏事,结果会变得更加糟糕。助纣为虐的典故该成语来源于《史记·吴起传》。相传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残暴,人民生活困苦。周武王起兵讨伐纣王时,有些人却助纣为虐,帮助纣王进行抵抗。后来这些助纣为虐的人都被周武王所消灭。典故中还提到了其他一些相关历史事件,如
东家效颦
“东家效颦”是一个成语,比喻盲目模仿,结果适得其反。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中的故事,讲述了西施皱眉的美丽与东施模仿的失败。其近义词包括画虎类犬、生搬硬套、邯郸学步等。反义词有独辟蹊径、因地制宜、自成一家等。错误用法是生搬硬套他人经验或方法而不考虑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应注意避免盲目模仿,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来行事,并寻求创新和自我发展,以避免不良后果。
却行求前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却行求前”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用法。该成语描述的是表面行动迟缓而内心急切期待的心态和行为。错误用法包括描述非急躁情绪场合、与其他相近成语混淆使用,以及不具体描述行为和心态而笼统使用。通过学习本文,读者能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放虎自卫
“放虎自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àng hǔ zì wèi,意为因过于宽容或疏忽大意可能给自己带来危害。典故来源于古代寓言,表示放走看似无害实则危险的事物,最终可能招致灾难。近义词如“引狼入室”,反义词如“防患未然”。使用这个成语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错误的使用可能使人误解或感到困惑。因此,需谨慎使用。
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
掩耳盗铃的读音读音:yǎn ěr dào líng掩耳盗铃的含义“掩耳盗铃”是一个成语,原意是偷盗时掩住自己的耳朵,以为别人听不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自欺欺人的愚蠢行为,即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却因为不愿面对现实而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典故相传,古代有一个小偷,在偷盗一个铜铃时,为了不让人发现,他掩住自己的耳朵以为别人听不见。然而,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最终还是被人们发现。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自欺欺人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而不是解决问题。掩耳盗铃的近义词自欺欺人:指欺骗自己并欺骗他人。掩目捕雀:指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愚蠢行为。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反而坏事。弄巧成拙:指本想耍聪明却反而办
矫枉过正
本文介绍了成语“矫枉过正”的读音、含义和典故来源,详细解释了其原意是在纠正错误时用力过猛,超过了应有的限度。此外,还介绍了与之相关的近义词如“过犹不及”、“矫枉过直”等,以及反义词如“中庸之道”、“恰如其分”等。文章还通过实例解释了“矫枉过正”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同时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可能出现的错误用法,如用于轻微调整或改变、与其他词语混淆使用、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以及用于形容非纠正性质的改变等情况。
救燎助薪
本文介绍了成语“救燎助薪”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比喻在危急时刻采取不当的方法,反而使事态更加严重或扩大。文章详细解释了其来源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并强调了避免在使用中犯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