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毫栖牍
读音
chuò háo qī dú
含义
“辍”意为停止、放下;“毫”指毛笔;“栖”意为停留、栖息;“牍”指古代书写用的木简或公文。整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放下毛笔,停歇公文”,比喻停止写作或搁置公务,多用于形容文人或官员暂时放下工作,休息或思考。
典故
- 《后汉书·班固传》:班固在撰写《汉书》时,曾因公务繁忙而“辍毫栖牍”,暂时搁笔休息。
- 《晋书·陆机传》:陆机在创作《文赋》时,因思绪不畅而“辍毫栖牍”,待灵感恢复后再继续写作。
- 《南史·谢灵运传》:谢灵运在游山玩水时,常“辍毫栖牍”,将公务暂放,专心欣赏自然美景。
近义词
- 搁笔停书:暂时停止写作。
- 停笔休憩:放下笔休息。
- 暂歇公务:暂时搁置公务。
- 息肩罢翰:放下肩上的担子,停止书写。
反义词
- 奋笔疾书:形容快速而专注地写作。
- 案牍劳形:形容公务繁忙,劳累不堪。
- 笔耕不辍:形容持续不断地写作或工作。
- 夙夜在公:形容日夜忙于公务。
例句
- 小学低年级:老师批改作业累了,决定“辍毫栖牍”,先休息一会儿。
- 小学高年级:写完作文后,他“辍毫栖牍”,伸了个懒腰。
- 初中:考试复习太紧张,他偶尔“辍毫栖牍”,听听音乐放松。
- 高中:面对繁重的学业,她有时会“辍毫栖牍”,去操场散步。
- 大学:论文写了一半,他决定“辍毫栖牍”,先整理思路。
- 职场:经理连续开会三小时,终于“辍毫栖牍”,喝杯咖啡提神。
- 文学创作:作家灵感枯竭时,常“辍毫栖牍”,等待新的启发。
- 历史研究:学者查阅古籍累了,便“辍毫栖牍”,闭目养神。
- 艺术创作:画家画到一半,突然“辍毫栖牍”,去欣赏窗外的风景。
- 日常办公:他每天下午都会“辍毫栖牍”,短暂休息后再继续工作。
- 考试场景:考试时间还剩半小时,他“辍毫栖牍”,检查答案。
- 写作比赛:参赛选手们“辍毫栖牍”,等待评委公布结果。
- 教师备课:深夜备课的老师“辍毫栖牍”,揉了揉酸痛的脖子。
- 程序员编码:调试代码太久,他“辍毫栖牍”,起身活动一下。
- 记者采访:采访结束后,记者“辍毫栖牍”,整理录音资料。
- 学生自习:自习室里,她“辍毫栖牍”,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时钟。
- 作家签售:签售会间隙,作家“辍毫栖牍”,与读者闲聊几句。
- 编辑审稿:编辑审阅稿件累了,便“辍毫栖牍”,泡杯茶提神。
- 律师办案:整理案卷到深夜,律师“辍毫栖牍”,准备明天再继续。
- 科研人员:实验数据记录完毕,研究员“辍毫栖牍”,稍作休息。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彻底放弃”:
- ❌ 他决定辍毫栖牍,再也不写作了。(正确应为“封笔”)
-
误用为“拖延工作”:
- ❌ 他总是辍毫栖牍,导致工作堆积如山。(正确应为“拖延怠工”)
-
误用为“偷懒”:
- ❌ 别辍毫栖牍了,赶紧干活!(正确应为“别偷懒”)
-
误用为“辞职”:
- ❌ 他厌倦了这份工作,最终辍毫栖牍。(正确应为“辞职”)
-
误用为“消极怠工”:
- ❌ 员工们整天辍毫栖牍,老板很生气。(正确应为“消极怠工”)
“辍毫栖牍”强调的是暂时性的休息或思考,而非永久放弃或消极行为,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案无留牍
案无留牍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处理事务迅速、高效,不留后患。其典故源于赵广汉处理公文的记录。近义词有办事利索、雷厉风行等。反义词为积案如山、办事拖沓等。使用时需注意其正确的含义和用法,避免误用。
五日京兆是什么意思
五日京兆的读音五日京兆读作:wǔ rì jīng zhào。五日京兆的含义五日京兆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该成语的意思是指为官者面临即将离职的困境,而此时他还有五天的任期需要完成。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为官者即将离任时,抓紧时间处理未完成的事务,或者形容某人在短时间内需要完成重要任务的情况。五日京兆的典故据《汉书》记载,汉朝时期,有一位官员叫张敞,他担任京兆尹一职(即首都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由于政绩卓著,朝廷决定调他去其他地方任职。在离任前五天,张敞抓紧时间处理了大量积压的政务,并安排好后续工作。因此,“五日京兆”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用来形容在短时间内需要完成重要任务的情况。五日京兆
案牍劳形
“案牍劳形”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因处理文书工作导致的身体和精神疲劳。典故源自古代官员处理繁重文书工作的情况。近义词包括疲于奔命、疲惫不堪等,反义词为精神焕发、轻松自在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在不适合的场合使用以及和“文山会海”混淆使用。文章提供了有关“案牍劳形”的详细解释和例句。
持橐簪笔
持橐簪笔是一个古代成语,形容古代官员随身携带公文、笔墨等办公用品的情景。该成语源于古代官吏出行时的情景,出自《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传》。持橐簪笔的含义是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处理公务。文章还介绍了该成语的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
案牍之劳
本文介绍了成语“案牍之劳”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处理文书工作的辛劳,其中“案牍”指文书、公文等文件。文章还列举了如“笔墨之劳”、“文案之苦”等近义词,以及描述了如“轻松惬意”等的反义词。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案牍之劳”的用法,并强调了该成语的误用情况。
因公假私是什么意思
因公假私的读音因公假私,拼音为yīn gōng jiǎ sī。因公假私的含义“因公假私”是一个成语,它的字面含义是“因为公事而暂时放下或牺牲私事”。它通常用来形容在处理公事时,为了大局或公共利益而暂时牺牲个人利益或时间的行为。这种行为体现了对公共事务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因公假私的典故该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我们可以从历史典故中看到类似的行为。在古代,许多官员和士人在处理公务时,常常会因为公务繁忙而不得不暂时放下自己的私事或个人利益。这种行为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质和责任感的体现。因公假私的近义词舍己为公:指为了公众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舍身取义:指为了正义或理想而牺牲个人的利益或生命。顾全大局:
孔席不暖
孔席不暖是一个古代成语,源自《论语》等文献,拼音为kǒng xí bù nuǎn。该成语描述的是孔子忙于公务,没有闲暇休息的状态,用来形容人勤勉不懈、尽心尽责的精神。其典故源于孔子的生活和工作繁忙。近义词包括日理万机、案牍劳形、劬劳不懈、不辞辛劳等。反义词有悠闲自得、无所事事、游手好闲、饱食终日等。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语境判断并选择合适的词汇表达意思,避免错误用法。
早朝晏罢是什么意思
早朝晏罢的读音早朝晏罢的读音为:zǎo cháo yàn bà,其中每个字的拼音标注如下:早:zǎo朝:cháo晏:yàn罢:bà早朝晏罢的含义“早朝晏罢”是一个成语,表示的是从早上到晚上一直都在工作或忙碌,形容工作勤奋、不辞辛劳。其中,“早朝”指的是早晨的朝会或开始工作的时间,“晏罢”则是指晚上才结束工作或休息。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辞辛劳、勤奋工作的人或事情。早朝晏罢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官府制度。在古代,官员们每天都要参加早朝,即早晨的朝会,而“晏罢”则是指晚上才结束的公务活动。因此,“早朝晏罢”这个成语就逐渐形成了,用来形容那些勤政爱民、不辞辛劳的官员。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
请写出两句描写桥的古诗词
请写出两句描写桥的古诗词(第1篇)一篇关于描写桥的古诗词的文章:标题:桥畔春水绿,古韵诗词情一、诗词全文及作者、朝代桥西岸柳翠,水边人家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解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江南水乡的景象,桥西岸边柳树翠绿,水边人家静谧而美好。桥上几回回首望,行人如织过桥东。——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解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桥上繁忙景象的描绘,行人络绎不绝,桥东更是繁华。古桥横水渡,新柳垂丝绦。——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解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座古老的桥横跨水面,新生的柳枝垂下丝绦般的枝条,给人以古朴而清新的感觉。溪上新桥横,水边人语喧。——出自唐
描写花多而美丽的古诗词
描写花多而美丽的古诗词(第1篇)文章标题:描写花多而美丽的古诗词一、古诗词汇总以下是多首描写花多而美丽的古诗词,包含了诗词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木兰花作者:宋·李清照朝朝寒日晓初晴,珠帘未卷人初醒。万朵红妆春色里,百般妖娆花枝间。解析:此诗描绘了春日清晨,花多且美丽的景象。作者以万朵红花来展现春色之浓,用“妖娆”来赞美花朵的魅力,极具生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唐·白居易半江瑟瑟半江红,怜惜红花待春回。世间好景千万重,一树千枝千万朵。解析:此诗通过描写春回大地时花繁叶茂的景象,以“一树千枝千万朵”形容花的繁盛,表现出花的美丽与生机勃勃的春天。蝶恋花·春景作者:宋·苏辙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