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视狼顾:一个充满警惕与野心的成语
读音
鸱视狼顾(chī shì láng gù)
含义
- 鸱(chī):指猫头鹰,古人认为它目光锐利,善于观察。
- 视:看,观察。
- 狼:狼性狡猾,常用来形容凶狠或警惕。
- 顾:回头看,引申为戒备、提防。
整体含义:形容人像猫头鹰一样警觉地观察,像狼一样频繁回头张望,比喻心怀不轨、多疑戒备或野心勃勃的样子。
典故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操评价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意指他野心勃勃,不可信任。
- 《晋书·宣帝纪》:司马懿“狼顾相”,形容他性格多疑,善于隐藏野心。
- 《后汉书·酷吏传》:形容某些权臣“鸱视狼顾”,暗藏祸心。
近义词
- 鹰视狼顾:形容目光锐利、心怀不轨。
- 心怀叵测:指人心思难测,暗藏恶意。
- 居心叵测:形容人意图不明,可能有害。
- 虎视眈眈:形容贪婪地盯着目标,伺机而动。
反义词
- 光明磊落:形容人坦荡无私,毫无隐瞒。
- 襟怀坦白:指人心地纯洁,没有阴谋。
- 赤胆忠心:形容人忠诚可靠,毫无二心。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走路时总是东张西望,像鸱视狼顾一样。
- 那只猫头鹰站在树上,像鸱视狼顾一样盯着老鼠。
-
小学高年级:
- 电影里的反派角色总是鸱视狼顾,让人害怕。
- 他偷偷摸摸的样子,真像鸱视狼顾。
-
初中:
- 历史上许多权臣都因鸱视狼顾而被君主猜忌。
- 他表面上恭敬,实则鸱视狼顾,暗藏野心。
-
高中及以上:
- 在政治斗争中,鸱视狼顾的人往往难以长久立足。
- 司马懿的鸱视狼顾让曹操始终对他保持警惕。
错误用法
-
形容单纯警惕:
- ❌ 错误:他晚上走路很小心,真是鸱视狼顾。
- ✅ 正确:他晚上走路很小心,时刻保持警惕。
-
形容动物行为:
- ❌ 错误:那只猫头鹰鸱视狼顾地站在树上。
- ✅ 正确:那只猫头鹰警觉地站在树上。
-
形容普通观察:
- ❌ 错误:他鸱视狼顾地看着黑板。
- ✅ 正确:他专注地看着黑板。
总结:鸱视狼顾多用于形容人阴险、多疑或野心勃勃,不能单纯用来描述警惕或观察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
鸱视虎顾
鸱视虎顾是一个四字成语,读音为chī shì hǔ gù。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目光锐利、神情凶猛,有如鸱鸟注视和老虎回头一般,常用来形容人的威严和凶狠。其典故源于古代传说和故事,具体出处可追溯到《史记》中的描述。近义词包括虎视眈眈、鹰瞵虎视等。反义词则是形容态度和蔼可亲、面带笑容的词语。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场合和搭配,避免不当使用。该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人的眼神、举止等方面,例如“他眼神鸱视虎顾地扫过全场,令人胆寒”。
狼顾狐疑
狼顾狐疑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áng gù hú yí。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行动时犹豫不决、心存疑虑,就像狼在行走时回头观察和狐狸的疑虑特性一样。典故源于古代的寓言和历史故事。近义词包括犹豫不决、多疑善虑和迟疑不前等。反义词为果断决绝、心无二念和当机立断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错误用法,避免造成误解。
东张西张
本文介绍了形容词性短语“东张西张”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短语用来形容人做事心神不宁、左顾右盼、注意力不集中或四处张望、不专心的样子。文章详细解释了其用法,并提供了相关的近义词、反义词和例句。同时,也指出了在使用中需要注意避免的错误用法,如不当语境使用、滥用、与其他动词连用时产生歧义以及与“四处”等词语的重复使用。
成千累万
“成千累万”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数量非常多,无法计数。该成语源于古代文学中对大量事物或人数的描述,表示数量之多到难以计算。其近义词如“数不胜数”、“成千上万”等,表示数量众多。反义词如“寥寥无几”、“屈指可数”等,表示数量稀少。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成千累万”的用法,并指出错误用法,如不当使用场合和与其他量词混淆使用。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东望西观
东望西观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wàng xī guān。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目光游移不定,注意力不集中或对周围事物漫不经心地观察。它也描述了在某个地方来回张望、徘徊不前的样子。该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从日常情景来理解,如旅游、街头漫步等。其近义词包括游移不定、目光游移等,反义词为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语境和用法,避免在正式场合或贬义语境中使用,并且不要滥用。
东张西觑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张西觑”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使用场景。该成语形容人四处张望、心神不宁、不专注或心怀疑虑的样子,其中“张”和“觑”均为多音字,在此成语中发音为四声。文章还介绍了与东张西觑相关的词语,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最后,强调了该成语的误用场景,提醒使用者要注意语境。
蛇欲吞象是什么意思
“蛇欲吞象”是一个成语,形容人的欲望或野心过大,不切实际。该成语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警示贪心不足、野心勃勃的人。其近义词包括“贪心不足”和“野心勃勃”,反义词为“知足常乐”和“量力而行”。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避免滥用或误用。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封豕长蛇
本文介绍了成语“封豕长蛇”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示例。该成语原意用来形容势力强大且凶猛的敌人或恶势力,如今也可形容事物庞大而凶猛。其源于古代寓言故事,描述了野猪和长蛇联手为祸的情形。近义词如虎视眈眈、凶相毕露等,反义词则如温文尔雅、和平友善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用法,避免误用。
耳听八方
本文介绍了成语“耳听八方”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与其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人耳目灵敏,能够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或信息。此外,本文还提到该成语在实际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如避免错误用法和滥用,要根据具体情境和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最后,文章通过几个例句展示了如何使用该成语。
入木三分是什么意思
入木三分是一个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或事物观察分析深刻透彻的成语。源于王羲之书法技艺高超的故事,也出现在《西厢记》的创作中。近义词有力透纸背、精妙绝伦等,反义词有轻描淡写、浮光掠影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适用语境和正确用法,避免用词不当、滥用成语或混淆概念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