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鸮弄舌:巧言令色的讽刺
读音
鸱鸮弄舌:chī xiāo nòng shé
含义
- 鸱鸮:指猫头鹰一类的鸟,在古代常被视为不祥之鸟
- 弄舌:玩弄舌头,指花言巧语、搬弄是非
- 整体含义:形容人像猫头鹰一样发出刺耳的声音,比喻人巧言令色、搬弄是非、挑拨离间
典故
- 《诗经·豳风·鸱鸮》:这是最早的出处,”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诗中鸱鸮被描绘为掠夺者形象,后引申为搬弄是非之人。
- 《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有人用”鸱鸮之音”形容谗言惑众的小人,比喻其言语如同鸱鸮的叫声一样令人厌恶。
- 汉代王充《论衡》:”谗言似鸱鸮之鸣,惑主听而乱国政”,将鸱鸮的叫声直接比作谗言。
近义词
- 巧言令色:用花言巧语和伪善的面目讨好别人
- 搬弄是非:在背后乱加议论,挑起纠纷
-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和
- 摇唇鼓舌: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
- 谗言惑众:用谗言迷惑众人
反义词
- 直言不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 心口如一: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
- 光明磊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 开诚布公:以诚意相见,坦率无私
- 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在同学间鸱鸮弄舌,结果大家都不和他玩了。
- 老师告诉我们不要做鸱鸮弄舌的人,要诚实待人。
-
小学高年级:
- 班里有些同学喜欢鸱鸮弄舌,在背后说别人坏话,这种行为很不好。
- 鸱鸮弄舌的人最终会失去朋友的信任。
-
初中:
- 历史上许多奸臣都善于鸱鸮弄舌,迷惑君主。
- 在团队合作中,最忌讳的就是鸱鸮弄舌,破坏团结。
- 他靠着鸱鸮弄舌的本事爬上了高位,但最终也因言多必失而跌落。
-
高中:
- 职场中那些鸱鸮弄舌之徒,往往一时得势却难以长久。
- 鸱鸮弄舌不仅是道德问题,更可能造成严重的组织内耗。
- 古人云”鸱鸮弄舌,君子所耻”,提醒我们要谨言慎行。
-
大学及以上:
- 在政治斗争中,鸱鸮弄舌常被用作打击异己的手段。
-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上的鸱鸮弄舌现象尤为值得警惕。
- 从传播学角度看,鸱鸮弄舌本质上是一种信息污染行为。
- 企业管理中,领导者需明辨是非,不被鸱鸮弄舌者所蒙蔽。
-
文学创作:
- 他那一套鸱鸮弄舌的本事,在明眼人面前不过是跳梁小丑的把戏。
- 办公室里暗流涌动,鸱鸮弄舌之声不绝于耳,令人心生厌倦。
- 在这权力角逐的舞台上,多少人靠着鸱鸮弄舌谋得一席之地。
错误用法
-
形容鸟类实际叫声:
- 错误:树林里传来鸱鸮弄舌的声音。(正确应描述为”猫头鹰的叫声”)
-
用于褒义场合:
- 错误:他鸱鸮弄舌的口才赢得了演讲比赛。(应用”能言善辩”等褒义词)
-
形容正常交流:
- 错误:会议上大家鸱鸮弄舌地讨论着方案。(应用”热烈讨论”等中性词)
-
对象错误:
- 错误:这位学者鸱鸮弄舌地阐述了他的理论。(学者严谨论述不应使用此贬义词)
-
程度不当:
- 错误:小朋友之间的小争执被说成是鸱鸮弄舌。(应用”小打小闹”等程度较轻的词)
你可能感兴趣
齿牙为祸是什么意思
齿牙为祸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ǐ yá wéi huò,含义是形容因为言语或文字的传播而招致灾祸或不良后果。典故源于古代人们用言语评价他人时可能因不实评价导致的灾祸。近义词包括搬弄是非、兴风作浪等。反义词为言之有据、公正无私等。文章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例句、错误用法等。
长舌之妇
长舌之妇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喜欢搬弄是非、议论他人缺点的女性。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社会的背景和女性地位的特点。除了描述这种行为的贬义含义,文章还提供了长舌之妇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正确和错误用法的例句。长舌之妇的读音和典故也进行了说明。不当使用或理解不准确的情境应避免。
掌握"搬"字的正确拼音bān及13笔笔顺 了解部首含义与常用组词
文章介绍了汉字“搬”的拼音、部首、笔顺和含义。其中搬指的是移动物体的位置,尤其适用于大型或笨重物品的移动,如搬运、搬砖等。此外,搬还有迁移、请人帮忙和搬弄是非等含义。最后,还涉及到搬的动源字形分析以及在不同的语境下的意义如搬唱和搬戏等。
搬弄是非
“搬弄是非”是指故意在言语上挑拨、传播不实之事,制造矛盾冲突,破坏团结的行为。该成语源于古代一则传说。其近义词有挑拨离间、拨弄风波等,反义词有公正无私、调解和睦等。搬弄是非的错误用法可能会破坏家庭和睦、同事关系,制造社交场合中的谣言等。我们应该避免这种行为,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促进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
搬唇弄舌
搬唇弄舌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ān chén nòng shé。该成语指搬弄口舌,形容人善于言辞,喜欢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这个成语并没有特定的典故出处,但反映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近义词包括搬口弄舌、挑拨离间等,反义词为诚实守信等。例句中描述了搬唇弄舌的具体情景和使用语境。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式场合或批评他人时,使用该成语可能会被认为不恰当或过于严厉,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语境谨慎使用。
论黄数黑是什么意思
本文主要论述了成语“论黄数黑”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人善于在背后谈论别人短处,挑拨离间,或形容人爱挑剔苛责。典故出处虽不明确,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其近义词包括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等,反义词有直言不讳、坦诚相待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语境和场合的适宜性,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和误解。
搬口弄舌
搬口弄舌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喜欢搬弄是非、传播流言蜚语的人。这个成语批评那些在言语上挑拨离间、制造矛盾的行为。典故来源于古代社会口耳相传的信息传播方式。出处可追溯到《左传》、《史记》等古代文献。近义词包括嚼舌根、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口蜜腹剑。反义词有直言不讳、诚实守信、和睦相处等。使用时应避免用于无意的交谈或行为,并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该成语来指责他人。
指瑕造隙是什么意思
指瑕造隙的读音拼音:zhǐ xiá zào xì注音:ㄓˇ ㄒㄧㄚˊ ㄗㄠˋ ㄒㄧˋ指瑕造隙的含义“指瑕造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寻找别人过失或缺点,并设法利用这些过失或缺点来制造矛盾或冲突。其中,“指瑕”表示指出别人的缺点或错误,“造隙”则表示制造矛盾或冲突。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善于挑拨离间、制造矛盾的人。指瑕造隙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自于古代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在古代,人们常常会利用对方的过失或弱点来制造矛盾和冲突,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指瑕造隙”这个成语就逐渐形成了。具体典故和出处较为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政治和军事斗争的深刻认识。指瑕造隙的近义词寻衅滋事:
谄词令色
谄词令色是指用虚伪的言辞和媚态来讨好别人,以获取某种利益或达到目的。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形容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讨好权贵的行为。其近义词包括阿谀奉承、曲意逢迎等,反义词为正直无私、诚实守信等。文章中还包含了谄词令色的读音、典故、例句以及错误用法的提示,提醒人们在交往中应保持真诚和正直,不要用虚伪的手段去讨好别人。
傲骨嶙嶙
本文介绍了形容词短语“傲骨嶙嶙”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傲骨嶙嶙形容人的性格或气质刚毅不屈,有骨气。文章还指出该成语的误用情况,如描述非正面场合、与其他词语混淆以及滥用于描述外在形象。正确理解和使用傲骨嶙嶙,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人的性格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