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心正意
读音
chéng xīn zhèng yì
含义
“诚心正意”由四个字组成:
- 诚:真诚、诚实,指内心真实无欺。
- 心:心思、心意,指人的思想情感。
- 正:端正、正直,指态度或行为不偏不倚。
- 意:意图、意志,指内心的想法。
整体含义:形容人内心真诚,态度端正,言行一致,不虚伪做作。
典故
- 《礼记·大学》: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强调修身养性需从内心真诚开始。 - 《论语·颜渊》:
孔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体现了“诚心正意”的处世态度。 - 《孟子·离娄上》: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说明真诚是自然法则,也是做人的根本。
近义词
- 真心实意:指真实的情感,毫无虚假。
- 赤诚相待:形容待人极其真诚。
- 表里如一:指言行与内心一致。
- 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毫无保留。
反义词
- 虚情假意:指表面热情,内心虚伪。
- 口是心非: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
- 阳奉阴违:表面上顺从,暗地里违背。
- 两面三刀:形容人阴险狡诈,表里不一。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对朋友总是诚心正意,从不撒谎。
- 老师教导我们要诚心正意地对待学习。
-
小学高年级:
- 在比赛中,他诚心正意地祝贺对手获胜。
- 她诚心正意地帮助同学,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
初中:
- 只有诚心正意地面对错误,才能改正缺点。
- 他诚心正意地向父母道歉,承认了自己的过失。
-
高中:
- 在人际交往中,诚心正意是建立信任的基础。
- 他诚心正意地追求理想,最终获得了成功。
-
大学及以上:
- 在商业合作中,双方都应诚心正意,才能达成共赢。
- 诚心正意的学术态度是研究者必备的品质。
错误用法
-
用于贬义:
- ❌ 他诚心正意地欺骗了大家。(“诚心正意”不能用于虚伪行为。)
-
搭配不当:
- ❌ 他诚心正意地打碎了花瓶。(“诚心正意”不适用于破坏性行为。)
-
过度夸张:
- ❌ 他诚心正意得像圣人一样。(成语本身已含褒义,无需过度修饰。)
-
对象错误:
- ❌ 这只猫诚心正意地抓老鼠。(“诚心正意”通常用于形容人的态度。)
“诚心正意”强调内心的真诚与态度的端正,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搭配,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不在乎功名的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多首关于不在乎功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古诗词。这些诗词分别来自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但共同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文章通过原文和解析的方式,详细解读了每首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体现了诗人们对自然、生活、亲情、友情的独特理解和态度。这些古诗词所表达的境界,反映了古人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和谐与平衡的境界的向往,希望能为大家带来启示和思考。本文介绍了多首关于不在乎功名、淡泊名利的古诗词。这些诗词来自不同时代和作者,共同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文章通过解析每首诗词的原文和意境,展示了诗人们对自然、生活、亲情、友情的独特情感和理解。这些古诗词
诚心实意
诚心实意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éng xīn shí yì。它表示内心真诚,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不带有任何虚伪或欺骗。该成语源于古代典籍,强调真诚、质朴的品行。其近义词包括真心实意、坦诚相待、诚心诚意等,反义词为虚情假意、矫揉造作、口是心非。文章提供了关于诚心实意的解释、典故、用法及例句。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解或滥用,应正确描述某人的品行或态度时使用该成语强调其内心的真实和纯洁。
顿腹之言
“顿腹之言”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n fù zhī yán。它指的是憋在肚子里很久的话,一旦说出来会感到畅快淋漓。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以及那些积压已久、终于得以释放的言辞。典故出处不明确,可能与人们对生活经历的总结和概括有关。其近义词包括心腹之言、肺腑之言和直抒胸臆,反义词则是虚情假意、口是心非和言不由衷。使用顿腹之言时,需要注意语境,不宜滥用,避免误解。例句展示了不同情境下顿腹之言的应用。
怀真抱素
"怀真抱素"是一个古代成语,形容人内心纯洁、真诚,毫无虚伪和矫饰的品质。其含义表示人内心纯净、真诚无欺。典故出自古代,具体出处不详,但反映了古人对真诚、纯洁品质的崇尚。该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行高洁。其近义词有真诚、纯真、质朴,反义词包括虚伪、矫情和浮华。在使用时,需根据语境斟酌,避免错误用法,如滥用场合、与其他成语混用以及语境不符。
诚心诚意
诚心诚意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读音为chéng xīn chéng yì,表示人的态度真诚、毫无保留、全心全意。源于古代典籍和故事,其中一个典故讲述了齐庄公与崔氏之间的情感纯真。近义词包括真心实意、诚挚至诚等,反义词为虚情假意、半心半意等。在例句中,诚心诚意可形容对感情、工作、朋友等方面的真诚态度。但需注意避免误用,在某些情况下的虚伪行为或言不由衷的言辞不能称为诚心诚意。
悃愊无华
本文介绍了成语“悃愊无华”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及反义词。该成语形容心怀真诚,没有虚伪和矫饰。文章还列举了悃愊无华的应用例句,并强调了该成语的正确使用方式,避免误用和不当搭配。整篇文章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悃愊无华”。
心虔志诚是什么意思
心虔志诚的读音心虔志诚的读音为xīn qián zhì chéng。心虔志诚的含义心虔志诚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内心虔诚,意志坚定,对信仰、目标或事物有着极高的敬重和真诚的态度。其中,“心虔”指的是内心的虔诚和恭敬,“志诚”则是指意志的坚定和真诚。心虔志诚的典故心虔志诚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它的含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道德观念密切相关。它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信仰、工作、学习等方面表现出极高敬重和真诚态度的人。心虔志诚的近义词全心全意:形容态度十分恭敬、真诚。诚心诚意:指心意是真诚的。专心致志:指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坚定不移:形容人的意志坚定不动摇。心虔志诚的反义词三心二意:形容人意志不
违心之论是什么意思
违心之论的读音违心之论的读音为:wéi xīn zhī lùn。违心之论的含义违心之论指的是违背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言论,即不是出于真心实意的言论。这种言论往往是为了迎合他人、掩饰真实想法或达到某种目的而说出的。违心之论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其含义。在古代,人们往往强调言行一致,真诚待人。而违心之论则与之相反,强调的是言不由衷、虚伪的言论。因此,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那些不诚实、虚伪的言论和行为。违心之论的近义词虚伪之言:指虚假的、不真实的言论。口是心非:指口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完全不一样。矫揉造作:形容故意做作、不自然的言谈举止。虚应故事:指说话敷衍,不切实际,只是一种
真心诚意是什么意思
真心诚意的读音拼音:zhēn xīn chéng yì真心诚意的含义“真心诚意”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态度非常真诚、没有虚伪和欺瞒。其中,“真心”指的是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情感,“诚意”则表示了这种想法和情感的真诚程度。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待别人或事情的态度非常诚恳、真挚。真心诚意的典故“真心诚意”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它的含义和用法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它体现了人们对于真诚、诚实的重视和追求。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可以追溯到《诗经》、《论语》等经典著作,但“真心诚意”这一成语的具体出现时间和来源尚无定论。真心诚意的近义词诚心诚意真挚诚恳真心实意诚挚无伪毫无虚
描写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诗词
描写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诗词(第1篇)题目:描写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诗词在古代中国,诗人常通过描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洞察,来传达对人性深度的理解。其中,有些诗词便深刻描绘了“知人知面不知心”的主题,展现了人们在社交中难以洞察他人真实内心的困境。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精选的几首古诗词,以及它们的全文、作者、朝代和解析。一、作品一:《陌上花》诗词原文:陌上花开蝴蝶飞,凭栏半日思微微。人面只如初相见,心间多少往日违。作者及朝代:未知解析:这首诗描绘了陌上花开、蝴蝶飞舞的美景,但诗人却因无法洞察人心而感到困惑。人面只如初相见,意味着表面上的交往容易,但内心的真实想法却难以捉摸。二、作品二:《青玉案·元夕》诗词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