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腹之言

顿腹之言:肺腑之言的深情表达

读音

顿腹之言:dùn fù zhī yán

含义

  • :本义为“叩首”,引申为“诚恳、真挚”。
  • :指“腹部”,象征内心、肺腑。
  • :话语、言辞。
    整体含义:指发自内心的真诚话语,表达真挚的情感或意见,类似于“肺腑之言”。

典故

  1. 《后汉书·隗嚣传》
    隗嚣在劝谏刘秀时曾说:“臣虽愚钝,愿效顿腹之言。”意指即便自己地位卑微,仍愿说出真心话。
  2. 《晋书·王导传》
    王导劝谏晋元帝时提到:“臣非敢饰辞,实顿腹之诚。”强调自己并非虚言,而是发自内心的劝诫。
  3. 民间传说
    古代一位忠臣因直言进谏被贬,临行前对君主说:“臣今日之言,皆顿腹所出,望陛下三思。”后君主悔悟,将其召回。

近义词

  1. 肺腑之言:同样指发自内心的话,但更常见于现代汉语。
  2. 由衷之言:强调话语的真诚性。
  3. 赤诚相告:以赤诚之心表达的意见。
  4. 真心实话:直接表明真实想法的话语。

反义词

  1. 虚与委蛇:表面敷衍,心口不一。
  2. 言不由衷:说的话并非真心实意。
  3. 口蜜腹剑:嘴上甜言蜜语,内心阴险狠毒。
  4. 敷衍塞责:随便应付,不真诚。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我对妈妈说:“这是我的顿腹之言,我真的不想吃胡萝卜!”
    • 老师,我说的是顿腹之言,我真的没抄作业!
  2. 小学高年级

    • 他在班会上说出了顿腹之言,建议班级多组织户外活动。
    • 虽然这话不好听,但这是我的顿腹之言,希望你能改正缺点。
  3. 初中

    • 面对朋友的误解,他写下一封信,字字皆是顿腹之言。
    • 这篇作文里,我写下了对环保的顿腹之言,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4. 高中

    • 他在毕业演讲中发表的顿腹之言,让全场师生动容。
    • 这份调查报告不仅数据详实,更包含了调研者的顿腹之言。
  5. 大学及以上

    • 这位学者的论文不仅逻辑严谨,更饱含对社会问题的顿腹之言。
    • 在董事会上,他抛开顾虑,发表了关于公司改革的顿腹之言。

错误用法

  1. 用于轻浮场合

    • ❌ “我对奶茶的喜爱真是顿腹之言啊!”(过于随意,不适合用成语)
  2. 与虚假内容搭配

    • ❌ 他嘴上说着顿腹之言,背地里却另有所图。(自相矛盾)
  3. 过度夸张

    • ❌ “我顿腹之言地认为这部电影一般。”(“顿腹之言”是名词,不能作状语)
  4. 混淆近义词

    • ❌ “他的顿腹之言让我觉得他很虚伪。”(“顿腹之言”本身是褒义词,不能形容虚伪)

总结:“顿腹之言”多用于正式或深情的语境,强调话语的真诚与恳切,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搭配。

你可能感兴趣

历代诗人如何用诗词诠释老子的道家思想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老子的诗词及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文章摘要如下: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哲学思想智慧深邃,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本文介绍了多首与老子相关的诗词,包括直接描绘老子的诗词和体现其思想的古诗词。这些诗词赞美了老子的智慧与哲理,体现了其“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等核心思想。老子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古诗词的创作,许多诗词通过引用老子的名言或体现其思想精髓,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这些诗词不仅是对老子智慧的赞美和传承,也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记录。这些诗词描绘了老子的形象,展示了他超脱尘世的智慧与风范,表达了人们对于老子的敬仰和追思。同时,老子的思想也深深影响了中

描写俩人相守诗词

本篇内容介绍了关于描写俩人相守的古诗词,涵盖了多个作者和朝代。这些诗词通过独特的韵律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两人相守的深情与坚定。文章分别解析了每篇中的古诗词,如《长恨歌》、《木兰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等,强调了诗词中表达的两情相守、情感复杂与多变以及深厚情感纽带等主题。同时,也提到每一首诗词的独特背景和作者,展示了古诗词的瑰宝价值。最后,文章表达了对于每对有情人能够如诗中所言,相知相守、不离不弃的美好祝愿。

薄唇轻言

“薄唇轻言”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口齿伶俐、说话轻巧。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说话轻率、不负责任或言辞浮滑。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此外,还有一些近义词如油嘴滑舌、巧言令色等,反义词如慎言敏行、诚实守信等。在使用中,需要根据语境正确使用,避免在正式场合或误用为积极正面的表达。错误使用可能会被认为不尊重和不恰当。

口无择言是什么意思

口无择言的读音为kǒu wú zé yán,意味着说话真诚、直接,不虚假、不保留。这个成语源自《论语·卫灵公》,强调君子说话的真诚和直接性。口无择言的近义词包括直言不讳、直抒己见和坦诚相待等,反义词则是虚情假意、闪烁其词、矫揉造作等。在正确用法中,口无择言表现出直言不讳、真诚待人的态度。然而,错误用法中如选择性地说话、回避问题、夸大其词等行为并不符合口无择言的含义。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应避免这些错误用法,准确传达口无择言的含义和意图。

狂瞽之言是什么意思

狂瞽之言是一个成语,读音为kuáng gǔ zhī yán。该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人的言论荒谬、无根据、不切实际。它出自《左传·昭公十二年》,用来形容那些荒谬、无根据的言论。狂瞽之言的近义词包括荒诞之言、妄言乱语等,反义词则是言之有据、言之成理等。然而,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场合和搭配,避免不当使用。文章提供的例句展示了狂瞽之言在语境中的应用。

中冓之言是什么意思

中冓之言的读音中冓之言的读音为 zhòng gòu zhī yán,其中“冓”字为生僻字,但读音相对固定。中冓之言的含义“中冓之言”指的是在房室之中,男女之间的私密之言,或者指在隐蔽、私下场合的言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私下交谈的内容,或者指某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话语。中冓之言的典故典故一:该成语源于古代的房中秘语,是古代男女之间私密交谈的用语。在古代社会,由于男女之间的交流受到诸多限制,他们常常在隐蔽的场合进行交流,这些私密的对话就被称为“中冓之言”。典故二:相传在古代,有一对情侣因种种原因无法公开交往,他们只能在隐蔽的场合相互倾诉心声。他们的对话被人们称为“中冓之言”,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私下

变色之言

变色之言是一种根据情境变化调整言辞的交际技巧,其读音和含义都有丰富的背景。源于古代文献的变色之言,在典籍中有许多记载和描述。该技巧意味着说话者能根据不同场合、对象和情境灵活调整言辞,以更好地传达意图和建立良好关系。其近义词如灵活应对、随机应变等强调了其灵活性和适应性。相反,一成不变、呆板无趣等则是其反义词,强调缺乏变化和灵活性。在使用变色之言时,需注意避免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化、过于圆滑以及缺乏真诚和信任基础等错误场景。变色之言在职场、谈判、社交等场合中都有广泛应用,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技巧。

托之空言是什么意思

托之空言的读音托之空言的读音为:tuō zhī kōng yán。托之空言的含义托之空言,字面意思是指将某事或某物寄托于空洞的言辞之中。它通常用来形容说话或写作时,内容空洞无物,缺乏实质性的意义或价值。这种表达方式往往带有批评和贬低的意味,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言辞不实或浮夸不满。托之空言的典故典故一:古代有位文人为了追求文采华丽,常常在文章中堆砌华丽的辞藻,而内容却空洞无物。他的作品被人们讥讽为“托之空言”,意思是他的作品只是空有其表,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典故二:古代有一位政治家在演讲时,总是喜欢用华丽的言辞来装饰自己的演讲,而很少涉及实际问题和具体措施。他的演讲被人们认为只是空洞的言辞,缺乏实际

金石之言

金石之言是一个成语,拼音是jīn shí zhī yán。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说话内容深刻、有分量,像金石一样珍贵、不可动摇,形容言辞具有很高价值和重要性。金石之言源于古代中国的典故,典故中智者的每一句话都有分量,受到人们的尊重。此外,该成语还有一些近义词和反义词。在使用金石之言时需要注意避免常见错误用法。该成语常用于形容值得尊重和信任的人的言辞,如领导人的演讲、古籍中的语句等。

钳口不言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钳口不言”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的发音为qián kǒu bù yán,意思是闭口不说话,形容人的沉默或因某种原因而不敢或不愿开口说话的状态。典故源于古代的一种刑罚。文章还列出了该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多个例句。最后,文章指出了错误使用场景和解释,提醒读者正确使用该成语。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