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尘饭涂羹」详解
读音
chén fàn tú gēng
含义
- 尘:尘土、灰尘。
- 饭:米饭、食物。
- 涂:泥土、泥巴。
- 羹:汤羹、浓汤。
整体含义:用尘土当饭,用泥巴当汤,比喻虚假、不切实际的事物,或者徒有其表而无实际价值的东西。
典故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胾(zì,肉块),然至日晚必归饷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
意思是小孩子玩耍时,用尘土当饭,用泥巴当汤,用木头当肉块,但到了晚上还是要回家吃饭,因为这些假的东西只能用来玩耍,不能真正食用。 -
《吕氏春秋·贵公》:
“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啜也。”
强调虚假的东西只能用来娱乐,不能真正使用。
近义词
- 画饼充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没有实际作用。
- 望梅止渴:比喻用虚幻的东西来满足需求,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 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而不切实际。
- 徒有其表:外表好看,但没有实际价值。
反义词
- 货真价实:形容事物真实可靠,价值实在。
- 名副其实:名称与实际相符,没有虚假成分。
- 真材实料:指材料真实,不掺假。
- 脚踏实地:形容做事踏实,不浮夸。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他用沙子堆了个“蛋糕”,但那是尘饭涂羹,不能吃。
- 弟弟用泥巴假装做饭,妈妈说那是尘饭涂羹,不能玩太久。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他的计划听起来很好,但仔细一想,不过是尘饭涂羹,根本行不通。
- 这些玩具看起来很漂亮,但质量太差,简直是尘饭涂羹。
-
初中(7-9年级):
- 有些广告吹嘘产品效果惊人,实际上只是尘饭涂羹,毫无用处。
- 他的承诺就像尘饭涂羹,听起来诱人,实际上毫无意义。
-
高中及以上:
- 某些政客的承诺不过是尘饭涂羹,选民们早已看透。
- 在商业竞争中,虚假宣传的产品终将被市场淘汰,因为它们只是尘饭涂羹。
错误用法
-
误用为“真实可靠”:
- ❌ 这个方案非常实用,绝不是尘饭涂羹。(正确用法应指虚假不实的东西)
- ❌ 他的建议很有价值,不是尘饭涂羹。(错误,应指无实际价值的东西)
-
误用为“美味佳肴”:
- ❌ 这家餐厅的菜真是尘饭涂羹,太好吃了!(完全相反的意思)
- ❌ 妈妈做的饭简直是尘饭涂羹,我每天都想吃。(错误,应指虚假或劣质的东西)
-
误用为“珍贵稀有”:
- ❌ 这块玉石非常罕见,简直是尘饭涂羹。(错误,应指无价值的东西)
- ❌ 他的收藏品都是尘饭涂羹,价值连城。(完全相反的意思)
总结:成语“尘饭涂羹”强调虚假、不切实际,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褒义或中性词。
你可能感兴趣
尘羹涂饭
尘羹涂饭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én gēng tú fàn,用来形容食物的简陋或微不足道,有时也用来形容微薄的生活或利益。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的《逍遥游》篇,并衍生出与元朝末年战乱有关的典故。近义词包括粗茶淡饭等,反义词则是丰盛宴席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错误地使用这个成语,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含义和语境的合适性。
泥的拼音
本文提供了关于“泥”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的含义解析。泥字可指土和水混合成的东西,像泥的东西,以及用灰、泥等涂塞等含义。此外,还介绍了泥字的其他含义,如粘土的泥塑、重而稀软的沉淀物、软弱无力的状态等,并提供了泥字的动词用法,如阻塞、拘泥于、拘执等。最后,还介绍了泥字的读音变化。本文详细解析了“泥”字的含义,包括与水和土相关的定义及用途,如涂塞、泥塑等,还介绍了其形容词和动词用法,如软弱无力、拘泥于等。同时提供了泥字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并说明了其读音变化。
以假乱真是什么意思
以假乱真的读音以假乱真:yǐ jiǎ luàn zhēn。以假乱真的含义以假乱真,字面意思是以假的东西去冒充真的东西。具体来说,它指的是用假的物品、信息、言论等冒充真实的物品、信息、言论等,使人们难以分辨真假,从而达到欺骗的目的。以假乱真的典故“以假乱真”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各种手段制造假货来冒充真品,以此来获取不义之财。其中有一种叫做“以假乱真”的伎俩,即用假的物品冒充真的物品,使人们难以分辨。这种行为在古代社会中非常普遍,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假乱真”逐渐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用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的行为。以假乱真的近义词伪造:指制造假的东西。冒充
鱼目混珍是什么意思
鱼目混珍的读音鱼目混珍的读音为yú mù hùn zhēn。鱼目混珍的含义鱼目混珍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用鱼眼冒充宝石,形容以假乱真或以次充好。其中,“鱼目”指的是鱼的眼睛,“混”是混淆、冒充的意思,“珍”指的是珍宝、贵重物品。整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形容用低劣的东西冒充贵重的东西。鱼目混珍的典故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列御寇》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拿了一颗珍珠和一颗鱼眼珠去问一个叫“知者”的人,哪一颗更值钱。知者告诉他,虽然鱼眼珠是稀有的,但与珍珠相比,其价值相差甚远。然而,如果有人愿意用鱼眼珠来冒充珍珠,那么在某种情况下,它也能被视为贵重之物。于是,“鱼目混珍”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用来形容以假乱真或
货真价实
本文介绍了“货真价实”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与其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商品质量可靠、价格公道,是商家诚信经营的表现。文章还列举了货真价实的正确用法和错误用法示例,强调了正确使用该成语的重要性。
鬼话连篇
本文介绍了成语“鬼话连篇”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并给出相关例句。该成语用于形容说话不真实、虚伪、荒谬,常见于描述毫无根据、不切实际、满口胡言乱语的情况。同时指出该成语的使用场合和与其他成语的混淆情况,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虚词诡说是什么意思
虚词诡说的读音虚词诡说的读音是xū cí guǐ shuō。虚词诡说的含义虚词诡说,指用虚假不实之词进行欺骗、诓骗。其中,“虚词”指的是空洞无物、不切实际的语言;“诡”则是欺骗、欺骗行为的意思;“说”则是说的行为,指言语或言辞。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用一些虚假空洞的话语来迷惑或欺骗他人,让人难以分辨真伪。虚词诡说的典故虚词诡说的典故源自古代,在《史记》等古籍中均有记载。传说中,一些善于欺骗的人会使用一些虚假的言辞来迷惑他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还有一些关于虚词诡说的故事和典故,如“画蛇添足”、“掩耳盗铃”等,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虚词诡说的近义词虚词诡说的近义词包括:假话连篇空言无实信口开河夸夸
谬采虚誉是什么意思
谬采虚誉是一个成语,读音为miù cǎi xū yù,指错误地接受或采用虚假的声誉或荣誉。该成语源于古代社会对名誉和声誉的重视,警示人们要正确看待名誉和荣誉,避免被虚假声誉所迷惑。近义词如虚应滥名、沽名钓誉等,都表达错误追求或接受虚假声誉的意思。反义词如名副其实、实至名归等,则表达真实、符合实际的声誉或荣誉。谬采虚誉的错误用法体现在个人行为上的盲目追求表面荣誉和名声,忽略了实际能力和贡献。在社会现象和工作中的错误用法也表现为对某事物或现象的过度追捧和炒作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忽略了其实际价值和意义。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注重实际能力和表现的综合评价。
道旁苦李
道旁苦李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páng kǔ lǐ,意思是指被忽视的事物或人,常用来比喻那些不被人所重视或理解的人或事物。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古代故事,描述的是道路旁边的李子树因为长久无人问津,其上的李子变得苦涩。此外,该成语还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或事物被忽视或遗忘的境况。道旁苦李的近义词有遗珠弃璧、无人问津等,反义词有众星捧月、备受瞩目等。在日常使用中要正确使用该成语,避免误用。该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作品、电影、人才等被忽视的情况。
鬻良杂苦是什么意思
鬻良杂苦的读音鬻良杂苦的读音为:yù liáng zá kǔ。鬻良杂苦的含义"鬻"意为卖,"良"指好的,"杂"为混合,"苦"则指不好的或劣质的。因此,鬻良杂苦的含义是指将好的东西与不好的东西混合在一起出售,比喻以次充好,以劣充优,欺骗消费者。鬻良杂苦的典故鬻良杂苦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商业交易。在古代,商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常常会将质量好的商品与质量差的商品混合在一起出售,欺骗消费者。这种行为被人们所诟病,于是就形成了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具体指向某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而是反映了古代商业交易中常见的现象。鬻良杂苦的近义词鱼目混珠 - 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滥竽充数 - 指没有真才实学,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