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知威:成语详解
读音
cǎo mù zhī wēi
含义
- 草木:指花草树木,泛指自然界的一切植物。
- 知:知道、感知。
- 威:威严、威势,指强大的影响力或震慑力。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的威望极高,连草木都能感受到他的威严。比喻一个人的名声或影响力极大,深入人心,甚至影响自然万物。
典故
- 《后汉书·冯异传》:
东汉名将冯异为人谦逊,战功赫赫却不居功自傲。他去世后,百姓感念其恩德,民间流传“草木知威”的说法,意指他的威望连草木都能感知。 - 《晋书·王导传》:
东晋名臣王导辅佐晋元帝建立政权,威望极高。史书记载:“导之威德,草木知威。”形容他的影响力遍及天下。 - 民间传说:
古代有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员,他治理的地方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人们认为他的德行感动天地,连草木都敬畏他,故称“草木知威”。
近义词
- 威震四方:形容威望极高,震慑四方。
- 名扬四海:名声传播极广,人人皆知。
-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极高。
- 如雷贯耳:形容名声极大,像雷声一样响亮。
反义词
- 默默无闻:形容没有名声,不为人所知。
- 声名狼藉:名声极差,臭名昭著。
- 无人问津:没有人关注或提及。
- 威信扫地:威望完全丧失,毫无影响力。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这位老师教学认真,同学们都很尊敬她,真是“草木知威”啊!
- 爸爸在公司里很有威望,大家都听他的,妈妈说他是“草木知威”。
-
小学高年级:
- 诸葛亮在蜀国威望极高,连敌人都敬畏他,真是“草木知威”。
- 这位科学家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他的名字“草木知威”,人人都知道。
-
初中:
- 岳飞精忠报国,他的威名“草木知威”,连金兵都闻风丧胆。
- 这位将军战功赫赫,他的威望“草木知威”,士兵们无不敬服。
-
高中:
- 孔子周游列国,他的学说影响深远,可谓“草木知威”。
- 这位企业家白手起家,如今他的商业帝国“草木知威”,行业内外无人不晓。
-
大学及以上:
- 这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意义,其学术影响力“草木知威”。
- 在政坛上,他的决策总能影响全局,其威望“草木知威”。
错误用法
-
形容自然现象:
- ❌ 错误:昨晚的台风太厉害了,真是“草木知威”。(“草木知威”用于形容人的威望,不能用于自然现象。)
- ✅ 正确:昨晚的台风威力巨大,树木都被吹倒了。
-
形容动物:
- ❌ 错误:这只老虎的吼声让森林里的动物都害怕,真是“草木知威”。(成语用于人,不适用于动物。)
- ✅ 正确:这只老虎的吼声威震山林。
-
形容普通事物:
- ❌ 错误:这款手机销量第一,真是“草木知威”。(成语用于形容人的威望,不适用于商品。)
- ✅ 正确:这款手机销量第一,深受消费者喜爱。
-
贬义用法:
- ❌ 错误:这个恶霸在村里横行霸道,真是“草木知威”。(成语带有褒义,不能用于贬义。)
- ✅ 正确:这个恶霸在村里横行霸道,人人畏惧。
-
过度夸张:
- ❌ 错误:我昨天考试得了满分,同学们都说我“草木知威”。(成语形容极高的威望,不适用于小事。)
- ✅ 正确:我昨天考试得了满分,同学们都很佩服我。
总结:“草木知威”是一个褒义成语,用于形容人的威望极高,使用时需注意对象和语境,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草木的整首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描写草木的整首诗词,包括多个作者的不同作品。这些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草木的生机与活力,以及自然之美和人生之思。文章中的摘要如下:本文汇编了多首描写草木的诗词,包括贺知章的《咏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经典之作,以及现代诗人的作品。这些诗词通过对草木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阅读这些诗词,能够感受到自然与人生的美好与深意。
描写草木和气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描写草木和气的古诗词的赏析。这些诗词以自然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草木的生机与活力,以及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古诗词中的草木和气,如春日草色、湖畔风光、田园风光等。同时,文章还探讨了这些古诗词中的自然哲学,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这些古诗词,汲取一份宁静与和谐的力量,感受那份来自大自然的温暖与慰藉。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让我们学会珍惜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享生命的美好与真谛。
关于葳的诗词
关于葳的诗词(第1篇)关于“葳”的诗词全文及解析一、王安石《句》诗词原文:北葳秀色拂城隅。作者:王安石朝代:北宋解析: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北葳秀丽的景色,传达出一种美好的城市景观。其中的“北葳”即指葳蕤,是一种草木茂盛的景象,这里用来形容城市的边缘被绿色的植被所环绕,增添了城市的生机与活力。二、杜甫《兵车行》诗词原文: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旌旗蔽空日色薄,不觉龙颜变葳蕤。作者:杜甫朝代:唐解析:在杜甫的这首长篇叙事诗中,“葳蕤”一词出现在对战场景的描绘中
古诗词中关于草的意象有哪些 解读8首经典咏草诗中的生命哲理与情感寄托
本文介绍了多篇以草为主题的诗词,包括白居易、李煜、王之涣、贺知章等人的作品。这些诗词通过描绘草的形态、生机、寓意等方面,抒发了诗人们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草的美丽与坚韧。同时,这些诗词也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学,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与挫折,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与时刻,感恩自然、珍惜生命。这些赞美草的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力量,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诗情画意。
10首描写春雨的古诗词赏析 感受诗人笔下的盼春情怀与生命哲思
这段摘要内容主要概括了几篇关于描写盼春雨的诗词的文章,文章分别介绍了不同诗人创作的关于期盼春雨的诗词,这些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的美丽和温柔,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深深期盼和赞美之情。同时也阐述了春雨在诗词中所代表的生命复苏和希望的意义。摘要还提到了这些诗词所传达出的美好与诗意,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向往。整篇文章充满了对春雨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之情。
威望素著是什么意思
威望素著的读音威望素著的读音为wēi wàng sù zhù。威望素著的含义威望素著指的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长期以来的声望和威信,形容其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被广泛尊重和信任。这个成语强调了长期积累的声望和威信,而非一时的名气或影响力。威望素著的典故“威望素著”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社会,人们对于有德行、有才能、有贡献的人会给予高度的评价和尊重,这些人便具有了“威望”。而“素著”则表示这种威望是长期积累、广泛认可的。在历史上,许多英雄豪杰、名士高僧等,都因其长期的贡献和卓越的成就,被人们尊称为“威望素著”。例如,历史上的诸葛亮、关羽等人物,因其卓越的才能和长期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
10首描写暑热的经典诗词 古人如何用诗意消夏纳凉
本文介绍了多篇文章中描写暑天的诗词及其解析,包括不同朝代和不同作者的诗词。这些诗词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描绘了夏日的景象、农忙景象、游园景象以及暑夜的宁静与热闹等。通过解析这些诗词,我们可以领略到古典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古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在阅读这些诗词的过程中,仿佛能感受到炎炎暑天中的一股清流,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感悟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公才公望
公才公望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ōng cái gōng wàng。该成语的含义是形容某人在其领域内具有卓越的才能和广泛的社会认可度,是形容人才能出众、声望显赫的表达。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反映社会对人才和声望的认可。其典故可能源于对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有卓越贡献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人物的尊称。其近义词有才能出众、德高望重、声名显赫等。反义词则为才疏学浅、无名小卒、默默无闻等。在使用时,应准确理解其含义,避免错误使用。该成语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有卓越成就和广泛社会声望的人物。
人间草木 1000字读后感
人间草木 1000字读后感(第1篇)人间草木读后感一、基本信息与初印象《人间草木》作为一部以自然和生命为主题的散文集,给予了我独特的阅读体验。初次翻阅此书,其封面上的淡淡墨香和那清新自然的标题便吸引了我的目光。翻开书页,更是被书中那些娓娓道来的关于草草木木的细腻描述所深深吸引。每一处描写都像是在我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让人沉醉其中。二、初读感受与内容概述初读时,我被书中那种宁静、细腻的笔触所吸引。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四季更迭中草木的成长、凋零,以及人们与自然之间的互动。每一篇散文都仿佛是一幅细腻的画卷,让我仿佛置身于那片被草木覆盖的世界中。无论是山川河流还是花开花落,作者都以极其细腻的笔触进行描
时光知味 草木皆禅读后感
时光知味 草木皆禅读后感(第1篇)时光知味 草木皆禅读后感初读《时光知味 草木皆禅》时,我仿佛被一股宁静的禅意所包围。这本书的标题就如同一道谜题,吸引着我深入其中。它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对于生活哲学的深入探讨,以及对于自然之美的赞颂。从内容上来看,《时光知味 草木皆禅》首先描绘了一个细腻且深刻的自然世界。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将日常生活中的花草树木、山川河流赋予了深刻的哲学意义。书中的故事背景似乎没有明确的界限,但正是这种模糊的界限,让人能够联想到无限的自然世界。主要人物虽然没有复杂的背景设定,但他们与自然的互动却成为了推动故事发展的核心力量。书中最吸引我的部分,莫过于那些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