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道无儿

伯道无儿

读音

伯道无儿:bó dào wú ér

含义

  • :指晋朝大臣邓攸,字伯道。
  • :德行、品行。
  • :没有。
  • :儿子,后代。

整体含义:形容人德行高尚却没有子嗣,多用于感叹好人无后或贤者命运不济。

典故

  1. 《晋书·邓攸传》
    邓攸(伯道)在战乱中带着侄子逃难,因无法同时保全儿子和侄子,最终舍弃亲生儿子,保全了弟弟的孩子。后来他终身无子,世人感叹“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2. 《世说新语》
    记载邓攸的义举,称他“弃子存侄”,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的精神,但最终未能延续自己的血脉,令人唏嘘。
  3. 后世评价
    古人常以“伯道无儿”比喻贤德之人命运坎坷,如白居易诗云:“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近义词

  1. 膝下荒凉:形容没有子女承欢膝下。
  2. 后继无人:指事业或家族无人继承。
  3. 绝嗣无后:强调家族血脉断绝。
  4. 德厚无嗣:德行深厚却没有后代。

反义词

  1. 子孙满堂:形容家族人丁兴旺。
  2. 兰桂齐芳:比喻子孙昌盛显达。
  3. 后继有人:事业或家族有接班人。
  4. 瓜瓞绵绵:祝福家族世代繁荣。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爷爷常说:“好人会有好报,但邓伯伯为什么‘伯道无儿’呢?”
    • 老师讲的故事里,邓攸因为善良失去了儿子,真是“伯道无儿”啊!
  2. 小学高年级

    • 历史上许多贤人“伯道无儿”,比如邓攸弃子救侄,让人敬佩又难过。
    • 妈妈说:“做人要像邓伯道一样善良,但别像他一样‘伯道无儿’。”
  3. 初中

    • 杜甫的诗句“邓攸无子寻知命”正是“伯道无儿”的写照。
    • 虽然邓攸“伯道无儿”,但他的义举被后人永远铭记。
  4. 高中及以上

    • 古人以“伯道无儿”感慨天道不公,但邓攸的牺牲精神超越了血缘亲情。
    • 在儒家伦理中,“伯道无儿”的悲剧恰恰凸显了“义”的价值。

错误用法

  1. 误用于贬义

    • ❌“他坏事做尽,活该伯道无儿!”(“伯道无儿”仅用于贤者,非诅咒语。)
  2. 混淆对象

    • ❌“这家公司经营不善,真是伯道无儿。”(只能形容人,不能指企业。)
  3. 强行搭配

    • ❌“伯道无儿的邓攸终于生了儿子。”(语义矛盾,邓攸终身无子。)
  4. 现代滥用

    • ❌“单身贵族就是伯道无儿。”(成语强调“无子”源于命运或牺牲,非个人选择。)

总结:“伯道无儿”承载着对德行的赞颂与命运的慨叹,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轻浮化。

伯道无儿.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独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独”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以及其作为形容词、副词、名词和动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包括单独、独特、独自等意思,并举例说明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此外,“独”也可作为姓氏使用。文章还提到了与“独”相关的词语和成语,如鳏寡孤独、独断等。

关于姓氏的诗词

关于姓氏的诗词(第1篇)关于姓氏的诗词一、姓氏的起源与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姓氏是家族血脉的象征,是血脉传承的标志。古代的诗人们以姓氏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下面,我将列举一些关于姓氏的古诗词,并附上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原文:《春夜喜雨》(杜甫,唐)姓氏连绵犹不绝,王李张刘展千层。心间韵声寄望久,长河漫漫志愈弘。解析:此诗是杜甫描写了关于姓氏连绵不断的故事,反映了家族血脉传承的重要性。在这首诗中,“王李张刘”等姓氏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传承的敬仰之情。原文:《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关于孙字的诗词

关于孙字的诗词(第1篇)关于孙字的诗词在中国古诗词的海洋中,以“孙”字为主题或含有“孙”字的诗词不胜枚举。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诗词,以及它们的全文、作者、朝代和解析。一、诗词全文《春日忆李白》唐·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驰誉金门晚,垂名墨翰孙。兴文三亩第,纵酒子云门。此诗以“纵酒子云门”的典故暗指诗人自己和杜甫是文人的子孙。《醉赠房襄侯》唐·陆游昨日楼下朝贺罢,知有君王赐酒孙。龙马腾踏浮云空,诗情高旷蟠皇穹。这首诗描述了因得美酒而兴高采烈的情景,诗中的“赐酒孙”意味着酒的尊贵与难得。《离骚》先秦·屈原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主阖闾之蠲洁兮,名闻于诸侯之孙。屈原在《

关于根的诗词

关于根的诗词(第1篇)关于根的诗词,自古以来在中华文化的诗海中流淌,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寓意与象征。下面是根据标题“关于根的诗词”搜集和创作的一些诗词,附上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自创诗词根深叶茂岁月长,古木参天映日光。祖脉蜿蜒千载远,家国情深永不忘。二、古代诗词《思吴江亭寄大房兄》 作者:岑参根叶依风动,悠悠千里心。水波犹向北,望归吾思沉。作者:唐朝岑参。这首诗中的“根叶”二字象征着故土的亲情和羁旅的思念,以物喻情,十分生动。《秋思》 作者:李商隐本自南园来,枝从北国栽。生缘由旧地,归叶有初根。作者:唐朝李商隐。诗中“归叶有初根”一句,用“叶”与“根”的形象描绘了人的情感归属与生命之根。《青

创世纪48-49章读后感

创世纪48-49章读后感(第1篇)创世纪48-49章读后感初读《创世纪》的48-49章,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宏大的历史画卷中。这两章的叙述,以细腻的语言勾勒了人类先祖的故事和丰富的家族情感。一读之下,我深深被故事情节吸引。在这一章节中,祖先与子孙间的深厚情谊,家族血脉的延续和责任担当,都得到了生动的展现。语言风格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让人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家族情感。创世纪48-49章主要讲述了先祖雅各在临终前与他的儿子们相聚的情景,以及他们之间关于家族传承和土地继承的对话。在家族纷争的背景下,展现了父爱、责任与牺牲等人类情感。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雅各对子孙们的嘱托和祝福,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

祖功宗德是什么意思

祖功宗德的读音祖功宗德的读音为:zǔ gōng zōng dé。祖功宗德的含义“祖功宗德”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祖先或家族的功绩和德行。其中,“祖”和“宗”都是指家族的先祖或前辈,“功”指的是功绩或成就,“德”则指道德品质或德行。因此,“祖功宗德”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形容家族的先辈们所取得的功绩和所展现的道德品质。祖功宗德的典故“祖功宗德”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家族文化。在古代中国,家族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单位,家族的先辈们往往为家族的繁荣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人们常常用“祖功宗德”来形容家族的先辈们所取得的功绩和所展现的道德品质。这个成语也常常出现在家族的族谱、家训、祠堂等地方,以表

克嗣良裘

克嗣良裘是一个成语,读音为kè sì liáng qiú。这个成语表示能够继承和传承美好的德行或事业,重视继承和发扬家族优良传统的重要性。它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皮衣象征。近义词包括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等。反义词为败坏门风、荒废基业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克嗣良裘的用法和含义。然而,有些人可能误解这个成语只关注物质传承,而实际上它更强调精神和文化的传承。因此,在使用克嗣良裘时,需要全面理解其含义。

存心养性

“存心养性”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读音为cún xīn yǎng xìng,意指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和性情,使内心得到修养和提升。这一成语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和内在品德培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其典故可以追溯到《礼记·大学》、《史记》、《论语》等古代文献。与“存心养性”相近的词语有修身养性、涵养性情等,反义词则包括放纵自我、失德败行等。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形容表面功夫或虚伪的行为、与其他贬义词语连用以及在语境上不恰当的使用。通过存心养性,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保持内心的平静。

断子绝孙

本文介绍了成语“断子绝孙”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决策导致家族或血脉延续被中断,含有强烈的谴责意味。其典故来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本文还介绍了与“断子绝孙”相关的词汇,如绝嗣无后、香火旺盛等。最后提醒读者在日常交流中应尊重礼貌,避免误用或滥用该成语。

继继承承

继继承承的读音为jì jì chéng chéng,用于形容事物或家族传承的连续性。源于古代家族传承观念,强调传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近义词有世代相传、承先启后、源远流长等。反义词为断断续续、半途而废、昙花一现等。在使用时需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当场合使用、与其他词语混淆、滥用等。该成语在描述家族企业、文化传承、传统体育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