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暴跳如雷」详解
读音
bào tiào rú léi
含义
- 暴:猛烈、突然
- 跳:因愤怒而跺脚或蹦跳
- 如:像
- 雷:雷声,形容声音巨大
整体含义:形容人因极度愤怒而情绪失控,大声吼叫或激烈动作,像雷声一样猛烈。
典故
- 《后汉书·独行列传》:东汉时期,官员张堪性格刚烈,有一次因下属办事不力,他“暴跳如雷”,怒斥对方。
- 《水浒传》:李逵性格暴躁,常因小事“暴跳如雷”,挥斧发怒。
- 民间故事:古代一位将军因战败大怒,“暴跳如雷”,甚至踢翻了桌子。
近义词
- 大发雷霆:形容极度愤怒,大声责骂。
- 怒不可遏:愤怒到无法控制。
- 火冒三丈:形容怒火冲天。
- 勃然大怒:突然非常生气。
反义词
- 心平气和:情绪稳定,不生气。
- 和颜悦色:态度温和,面带笑容。
- 泰然自若:遇到事情镇定自若。
- 不动声色:不显露情绪变化。
例句
- 小学低年级:弟弟弄坏了我的玩具,我气得暴跳如雷。
- 小学高年级:老师发现有人作弊,顿时暴跳如雷,严厉批评了他。
- 初中:爸爸看到我的考试成绩后暴跳如雷,让我好好反省。
- 高中:老板发现项目出了问题,在办公室里暴跳如雷。
- 大学/成人:球迷看到裁判误判,在看台上暴跳如雷。
- 文学作品:他听到背叛的消息,瞬间暴跳如雷,摔碎了手中的杯子。
- 职场场景:经理因为团队延误工期而暴跳如雷。
- 家庭场景:妈妈发现我偷偷玩游戏,气得暴跳如雷。
- 历史故事:将军听闻战败,暴跳如雷,下令严惩逃兵。
- 影视台词:“你再敢骗我试试!”他暴跳如雷地吼道。
- 新闻报道:市民因服务态度恶劣暴跳如雷,投诉商家。
- 寓言故事:老虎被狐狸戏弄后暴跳如雷,却抓不到它。
- 社交场景:朋友因为被放鸽子而暴跳如雷。
- 体育赛事:教练因队员失误暴跳如雷,在场边大喊。
- 法律案例:被告人在法庭上因判决不公暴跳如雷。
- 动物行为:猴子被抢走食物后暴跳如雷,龇牙咧嘴。
- 游戏场景:玩家因为队友坑人暴跳如雷,摔了键盘。
- 网络用语:网友看到离谱新闻,评论区暴跳如雷。
- 童话故事:巨人发现宝藏被偷,暴跳如雷地追赶小偷。
- 日常对话:“你怎么能这样!”她暴跳如雷地喊道。
错误用法
-
形容开心 ❌
- 错误例句:他中奖后高兴得暴跳如雷。(应用“手舞足蹈”)
-
形容轻微不满 ❌
- 错误例句:妈妈只是有点生气,并没有暴跳如雷。(应用“不太高兴”)
-
形容动物安静 ❌
- 错误例句:小猫安静地躺着,暴跳如雷。(完全矛盾)
-
形容自然现象 ❌
- 错误例句:天空暴跳如雷,下起了大雨。(应用“电闪雷鸣”)
-
形容缓慢动作 ❌
- 错误例句:老人慢慢走路,突然暴跳如雷。(不符合语境)
总结:“暴跳如雷”仅用于形容人因极度愤怒而失控的状态,不可滥用。
你可能感兴趣
暴跳如雷
爆跳如雷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ào tiào rú léi。它形容情绪激动到极点,无法自控的状态,常用来描绘人因愤怒、激动等情绪而表现得异常激烈、狂暴。该成语源于古代对雷霆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用于形容天威的象征。其近义词包括怒气冲冲、勃然大怒等,反义词有心平气和、镇定自若等。使用此成语时需谨慎,避免滥用、重复和误用,需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是否合适。例句中的情境多为听到消息、遇到挫折等情境时情绪失控的表现。
暴躁如雷
本文介绍了成语“暴躁如雷”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情绪异常激动、愤怒,如同雷声一般震撼。其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推测源于自然现象与人们对情绪的直观感受。文章还列出了其近义词如怒火中烧、暴跳如雷等,反义词如心平气和、沉着冷静等。同时提供了相关的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以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顿足椎胸
顿足椎胸是一个成语,形容极度悲痛、愤慨或忧虑时的肢体动作。其含义为用脚猛力捶地,以拳头捶打胸部,表达极度情绪化的状态。典故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常用于描绘人物在遭受重大打击或极度悲愤时的强烈情绪反应。近义词包括捶胸顿足、悲痛欲绝等。反义词有心平气和、泰然自若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滥用。
鼻头出火
鼻头出火的读音为:bí tóu chū huǒ。这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极度激动、愤怒或紧张。它可能源于古代文学中对人物情绪的生动描绘。近义词如怒气冲冲、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反义词有心平气和、冷静自若、泰然自若等。该成语错误用法包括误用为字面意思、用于描述非情绪激动的情境以及与实际情境不符的搭配使用。例如,他因为误解而鼻头出火,情绪激动地辩解着。
大发雷霆
大发雷霆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极度生气时情绪的激烈程度。它源自古代的传说和故事,其中雷霆被视为天神发怒的象征。大发雷霆的含义是形容人愤怒到极点,犹如雷霆万钧般地发作。此外,该成语还有近义词如暴跳如雷、勃然大怒等,反义词包括平心静气、心平气和等。在使用大发雷霆时,需要注意避免用于轻微生气或调侃场合,以及在非正式场合或与不熟悉的人形容情绪时,应谨慎选择合适的语境。例句展示了不同情境下大发雷霆的用法。
顿脚捶胸
顿脚捶胸是一个形容词性短语,读音为dùn jiǎo chuí xiōng,用于形容人极度悲痛、愤怒或焦急时的情绪状态。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形容人们遭遇巨大不幸或困境时的极度情绪反应。它不仅可以用来表达类似含义的近义词如悲痛欲绝、痛心疾首等,也有与之相反含义的词语如心平气和、泰然自若等。然而,在使用顿脚捶胸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分场合的使用、用词不当以及与其他词语混淆等错误用法。
冲冠眦裂
本文介绍了成语“冲冠眦裂”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人的愤怒之情极度强烈,情绪失控。其典故源自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夸张手法。近义词包括怒发冲冠、暴跳如雷等,反义词包括心平气和、冷静自若等。文章还给出了多个例句来展示该成语的用法。在运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不宜滥用,不适用于所有情境,注意搭配,避免误解。
肝胆欲碎
“肝胆欲碎”是一个成语,形容极度悲痛、愤怒或担忧的情绪。典故源自古代文学作品,用肝胆比喻内心的情感和意志。这个成语表达了人们经历极度悲痛或愤怒时,感到肝胆俱裂的强烈情绪。近义词包括痛心疾首、心如刀割、悲痛欲绝等。反义词为心满意足、欢欣鼓舞、泰然自若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其含义和用法,避免用词不当或滥用成语的情况。
顿足搥胸
本文介绍了顿足搥胸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顿足搥胸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因极度悲痛、愤怒或失望而无法自持的情感状态。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出处、用法和语境,并提供了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交流和正式场合中,使用顿足搥胸需谨慎,避免随意使用或误用。
发怒穿冠
“发怒穿冠”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极度愤怒、情绪失控的状态。其典故源自古代文学作品或历史故事,但具体出处不详。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义愤填膺、怒不可遏等,反义词则是心平气和、和颜悦色等。使用此成语时需要注意适用场景,避免夸张和不当使用。该成语在描述人们极度愤怒、情绪失控时的状态非常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