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适如常:成语详解
读音
安适如常(ān shì rú cháng)
含义
- 安:安定、安稳
- 适:舒适、自在
- 如常:像平常一样
整体含义:形容生活或状态安稳舒适,一切如常,没有受到外界干扰。
典故
- 《后汉书·冯衍传》:“安适如常,无复忧惧。”——形容冯衍在乱世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 宋代苏轼《与章质夫书》:“虽在困厄,而安适如常。”——表达苏轼即使身处困境,仍能泰然自若。
近义词
- 泰然自若:形容镇定从容,不慌不忙。
- 安然无恙:指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 从容不迫:形容态度镇定,不慌不忙。
反义词
- 惊慌失措:形容因害怕而慌乱无措。
- 坐立不安:形容心情焦虑,无法平静。
- 寝食难安:形容因忧虑而无法正常生活。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放假了,小明在家里安适如常地看书。
- 小猫在阳光下安适如常地睡觉。
-
小学高年级:
- 尽管外面风雨交加,老人在屋里安适如常地喝茶。
- 考试结束后,他安适如常地等待成绩公布。
-
初中:
- 即使面对困难,他依然安适如常,不慌不忙地解决问题。
- 战争期间,这位老人仍能安适如常地生活,令人敬佩。
-
高中及以上:
- 在动荡的年代,能保持安适如常的心态实属不易。
- 他的心境早已超脱世俗,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安适如常。
错误用法
- 形容环境:❌“这座城市的交通安适如常。”(应改为“这座城市的交通井然有序。”)
- 形容短暂状态:❌“他刚跑完步,安适如常地喝水。”(应改为“他刚跑完步,气喘吁吁地喝水。”)
- 形容情绪激动:❌“听到好消息后,他安适如常地跳了起来。”(应改为“听到好消息后,他兴奋地跳了起来。”)
总结:“安适如常”多用于形容长期或稳定的状态,强调内心的平静与生活的安稳,不宜用于短暂或剧烈变化的场景。
你可能感兴趣
肥遁鸣高
“肥遁鸣高”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éi dùn míng gāo】。其含义是指隐退并自认为清高。这一成语源于古代,最早出自《诗经》,描述的是那些选择隐居山林、过上清静生活的人,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世俗更高尚清白。其近义词包括隐逸高洁、遁世绝俗、避世脱俗等。反义词则是随波逐流、趋炎附势、世俗喧嚣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不要用于贬义语境,避免混淆其与其他成语的含义。
肥遯鸣高
肥遯鸣高是一个成语,意指隐居不仕,自得其乐。其源于古代隐士生活,表达一种高尚品德和境界。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归隐山林、遁世隐居、逍遥自在等,反义词有追逐名利、奔波劳碌、沉溺世俗等。运用该成语时需注意其含义及语境,避免误用为贬义词或与其他相近词语混淆。文章讲述了肥遯鸣高的典故及示例,展现了人们对自由自在、自得其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适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适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组词。适可以作为形容词,表示舒服、自得;也可以作为动词,表示往、至;还可以作为名词,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此外,适还表示专主、作主的意义。
汉字"恬"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解析9笔书写技巧与5种文化内涵
本文介绍了汉字“恬”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恬的含义包括安静、毫不动心、安然、不在乎等。此外,恬还可以表示心境的平静、淡泊名利等含义。文章详细解析了恬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如恬适、恬乐、恬熙等。
汉字"逸"的正确读音和11笔笔顺详解 从安闲到超逸的文化内涵解析
本文介绍了“逸”字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以及详细的含义解析。逸的含义包括安乐、逃跑、隐逸、散失、超过一般等。文章详细解析了逸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如奔跑、超越、释放、隐逸、散失等,并举例说明其在古代文献中的应用。同时,逸还可以形容闲适、安乐、疾速、放纵、美丽等。
关于葳的诗词
关于葳的诗词(第1篇)关于“葳”的诗词全文及解析一、王安石《句》诗词原文:北葳秀色拂城隅。作者:王安石朝代:北宋解析: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北葳秀丽的景色,传达出一种美好的城市景观。其中的“北葳”即指葳蕤,是一种草木茂盛的景象,这里用来形容城市的边缘被绿色的植被所环绕,增添了城市的生机与活力。二、杜甫《兵车行》诗词原文: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旌旗蔽空日色薄,不觉龙颜变葳蕤。作者:杜甫朝代:唐解析:在杜甫的这首长篇叙事诗中,“葳蕤”一词出现在对战场景的描绘中
关于千字的诗词
关于千字的诗词(第1篇)关于千字的诗词,自古以来在中华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表达。以下是我为您精心挑选的几首古诗词,每一首都包含“千”字,且附有诗词全文、作者、朝代以及简短解析。一、诗经《千载之下》千载之下年代:先秦作者:诗经原文:千载之下,犹闻风声。世事如梦,人生几何?解析:此诗以“千载之下”为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世事无常的深深思考。二、王之涣《登鹳雀楼》登鹳雀楼年代:唐作者:王之涣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解析:此诗描绘了壮阔的黄河与鹳雀楼的景象,其中“欲穷千里目”一句更是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三、李煜《望江南·春去也》望江南·春去也年代:唐
沉心静气
沉心静气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én xīn jìng qì,形容人心态平静、专注。其含义是面对问题或任务时,保持冷静、专注的态度。该成语源于古代的修身养性之法,如道家修行中的“心如止水”和佛教中的禅修。近义词包括心平气和、镇定自若等,反义词有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等。使用沉心静气时需注意场合、对象和搭配,避免误用。在考试、研究、工作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场合中,保持沉心静气非常重要。
描写春困的古诗词
本文收录了五篇关于描写春困的古诗词及其解析。这些古诗词从不同的角度和情境描绘了春天的困倦之感,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感慨。文章通过引用每篇诗词的原文和解析,展示了春困的诗意描绘和深层含义。同时,文章还探讨了春困与古人的生活态度以及春困之诗在古诗词中的独特表达方式。阅读这些诗篇,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独特的舒适感。
心急如火是什么意思
心急如火的读音心急如火的拼音是:xīn jí rú huǒ。心急如火的含义心急如火,字面意思为心中急得像着火一样。形容内心急切到了极点,无法平静或等待。此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于某事或某物极度渴望或急迫的心情。心急如火的典故心急如火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十分明确,但据传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在古代,人们常用火来象征急迫和紧迫感,因此“心急如火”这个成语便应运而生。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被用来形容人物内心的焦虑和急迫感,如《水浒传》中就有“心急如火,不知如何是好”的描述。心急如火的近义词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无法等待。焦躁不安:形容心情烦躁不安,无法平静。急不可待:形容急切得不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