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谋传千古:历代诗词中的孙膑形象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其传奇经历与卓越军事才能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咏叹。历代诗人通过诗词这一艺术形式,或赞颂其军事智慧,或感慨其坎坷命运,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以下撷取部分历史真实存在的吟咏孙膑的诗词作品,并附简要解析。
1. 《孙膑》·唐·周昙
“曾嫌胜己害贤人,钻火明知速自焚。
断足尔能行不足,逢君谁肯不酬君。”
周昙为唐代诗人,擅长咏史。此诗前两句指庞涓因嫉妒孙膑才能而加害于他,终致自食恶果;后两句写孙膑虽遭膑刑却智慧超群,终得明主赏识。全诗短短四句,概括了孙膑一生关键转折。
2. 《孙膑》·宋·徐钧
“百年家学妙兵机,知彼犹怜己未知。
绝爱奇功成砍树,何缘卫足不如葵。”
徐钧为宋代学者,精于史学。此诗首句赞孙膑承继家学、精通兵法;次句用”知己知彼”典故;后两句活用”田忌赛马”与”围魏救赵”典故,末句反用”葵藿倾太阳”之意,暗讽庞涓不如葵花之智。
3. 《马陵道》·元·胡祗遹
“蹶涓铜臭抵死谩,妒膑翻为膑所残。
马陵书树非深怨,只恐余殃及后昆。”
胡祗遹为元代文学家。此诗聚焦马陵之战,直指庞涓(”蹶涓”)因嫉妒而终致败亡。后两句意味深长,谓孙膑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非为泄愤,实为警示后人莫重蹈覆辙。
4. 《孙膑》·明·王世贞
“孙膑古烈士,吴起真小人。
同是兵家流,何分爱与嗔。
膑也虽见刖,其志卒以伸。
起也虽多才,菹醢终亡身。”
明代文坛领袖王世贞将孙膑与吴起对比,赞孙膑虽遭刑戮而志气不堕,终成大业;贬吴起虽有才而德不配位。诗中”烈士”一词凸显孙膑坚毅品格。
5. 《孙膑宅》·清·王士禛
“孙子知兵翻受刑,吴宫旧事岂堪论。
千年故垒苍山外,断碣犹书马陵村。”
清初诗坛盟主王士禛此诗凭吊古迹,前两句以孙膑比伍子胥,同遭不幸;后两句写马陵古战场遗迹犹存,历史沧桑感跃然纸上。
6. 《咏史》·清·袁枚
“伯夷甘饿死,孙膑不怕刖。
士患不立名,身死何足说。”
性灵派代表袁枚此诗以孙膑与伯夷并提,强调士人当以立名为重,身体受残不足为惧,体现了对孙膑精神的高度推崇。
7. 《读史偶成》·近代·黄人
“孙庞斗智寻常事,不及苏张舌代戈。
莫怪仪秦无寸铁,只将口剑斩人多。”
近代学者黄人将孙膑庞涓之争与纵横家对比,虽言不及苏秦张仪舌战之效,实则反衬孙膑军事智慧之可贵。
除上述完整诗作外,历代诗词中涉及孙膑的句子更是不胜枚举。如李白《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中”孙吴机不动”、刘禹锡《浙西李大夫示述梦四十韵》中”马迁下蚕室,孙膑成守株”等,皆信手拈来孙膑典故。
这些诗词犹如一面面历史棱镜,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孙膑形象的多个维度:作为军事奇才的智慧光芒,作为刑余之士的坚韧意志,作为历史人物的悲剧色彩。诗人们或直咏其事,或借古喻今,使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兵家人物在文学长河中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通过这些诗词,我们不仅能领略孙膑本人的风采,更能体察历代文人对于智慧、命运与历史的不同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
历代诗人如何评价白起 关于人屠白起的10首经典诗词赏析
本文介绍了多篇描写白起的诗词及其解析,包括几首不同风格和角度的诗词和对其的解析。这些诗词展现了白起的英勇、威武和功高形象,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与赞美之情。这些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我们了解历史人物、感受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和解析这些诗词,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白起这位传奇人物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希望我们能够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白起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我们的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描写韩信的诗词
本文列举了五篇关于描写韩信的古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韩信的英勇形象、卓越才能和历史功绩。通过对这些古诗词的欣赏和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同时也敬仰和怀念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人物。这些诗词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和传承,更是对英雄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文人墨客以诗词的形式,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优秀文化传统,让英雄的精神永远照耀人间。
历代诗人如何咏叹岳飞 10首关于岳庙的经典诗词赏析
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诗词中描绘岳庙的诗意描绘和文化内涵。文章列举了五篇不重复提及的关于岳庙的古诗词,并对其进行了赏析和解析。这些诗词展现了岳庙的壮丽景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家国情怀的深沉思考以及人生哲理的领悟。文章强调岳庙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寄托了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赏析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岳庙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文学艺术价值。
历代文人笔下的沙湖诗词精选 关于沙湖的经典诗句与赏析
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描写沙湖的诗词的文章内容,描绘了沙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文章通过引用古诗词,展现了沙湖的壮丽景色、独特风情和文化内涵。同时,通过赏析这些诗词,表达了对沙湖的向往与探索之情,以及珍惜和保护这片美丽自然景观的呼吁。
描写邓艾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邓艾这一三国时期蜀汉名将的诗词描绘。通过多首古诗词,展现了邓艾的英勇形象、事迹以及历史地位。这些诗词表达了对邓艾的敬仰与缅怀之情,并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同时,这些诗词也具有文学价值,是对历史的传承与弘扬。通过对这些诗词的分析和解读,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邓艾的英勇事迹和伟大贡献,并传承英雄精神。
历代诗人如何用诗词诠释曹娥孝道 10首写曹娥的经典诗词赏析
孝女之泪,诗笔之魂:历代诗人笔下的曹娥悲歌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典籍中,有一个名字因其至孝而光耀千古——曹娥。这位东汉少女投江寻父的悲壮故事,自发生之日起就不断被文人墨客传颂,成为中华孝文化的永恒象征。本文辑录历代吟咏曹娥的诗词佳作,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孝道的礼赞,更能触摸到不同时代对同一种美学的不同诠释。东汉邯郸淳的《曹娥碑》可谓曹娥诗词的滥觞。这篇碑文虽为散文,但其"娥年十四,贞孝之性,爰自幼龄;躬执勤苦,不避艰险"的记述,奠定了后世诗词描写曹娥的基本范式。邯郸淳以史笔记叙曹娥事迹,平实中见深情,成为后世文人不断回溯的经典文本。三国时期,曹操路经曹娥墓,曾留下"慨然哀之"的记
历代诗人如何咏叹兰亭 50首包含曲水流觞的经典诗词赏析
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兰亭的诗词文章,这些文章通过描绘兰亭的自然美景、历史盛况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兰亭的魅力。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文章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兰亭的美景,如幽静的园林、繁华的春日景象等。同时,文章还表达了诗人们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诗篇如同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希望这些诗篇能够带给我们一次美好的文化之旅,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自然。
历代文人如何用诗词描绘鳌山 10首经典鳌山诗词赏析与精神解读
本文介绍了描写鳌山的古诗词及其解析,包括宋代苏轼、明代唐寅、清代龚自珍、近现代吴师道等名家的诗词。这些诗词描绘了鳌山的雄伟壮丽、神秘浪漫,以及诗人的情感与心境。同时,文章还探讨了鳌山在古诗词中的文化象征意义和诗人的情感抒发,以及现代人对这些诗词的解读与传承。通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欣赏到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并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历代咏花生诗词精选 关于花生的经典诗句与田园生活意境赏析
泥土中的诗意:历代咏花生诗词赏析花生,这一寻常的农作物,在中华诗词的长河中却绽放出别样的光彩。历代文人墨客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为这深埋土中的果实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明代诗人李时中在《咏落花生》中写道:"麻屋朱衣里面藏,玉肤冰肌味偏长。若将红袖轻包裹,便是人间第一香。"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花生壳比作"麻屋",花生仁比作"朱衣",形象生动。后两句更以"红袖轻包裹"的意象,将花生的美味提升到"人间第一香"的高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细节的审美追求。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花生》中吟咏:"堆盘山果带泥沙,小嚼清香胜五瓜。最爱夕阳亭畔坐,闲看儿女剥新花。"这首诗展现了花生在民间生活中的场景
历代咏赞于谦的诗词精选 从《石灰吟》到民族英雄的千古绝唱
文章主要描写了明代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于谦的诗词及其背后的故事和内涵。这些诗词展现了于谦的忠诚、英勇、坚韧不拔和豪情壮志,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通过对于谦诗词的品读和欣赏,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品格和事迹,也可以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诗词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赞美,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本文的摘要为:本文介绍了明代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于谦的诗词,包括不同作者对于谦的诗词的解析和描述。文章通过描写于谦的诗词,展现了他的忠诚、英勇、坚韧不拔和豪情壮志,同时反映了明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这些诗词不仅是对他个人品格的赞美,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