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五歌韵经典诗词赏析 感受李白苏轼笔下的音律之美与情感哲思

历代五歌韵经典诗词赏析 感受李白苏轼笔下的音律之美与情感哲思

五歌诗韵:历代诗人笔下的音律之美

“五歌”作为诗韵中的重要韵部,自古便为文人墨客所钟爱。这个开口呼的平声韵部,以其明朗悠扬的音韵特质,成为抒发欢愉、闲适、感慨之情的绝佳载体。本文辑录历代以“五歌”为韵的经典诗词,并附以简要解析,以飨读者。

唐代佳作

  1. 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解析:此诗为天宝年间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所作。全诗以“歌”字起韵,后三句皆押五歌韵,用潭水之深喻友情之厚,语言清新自然。
  2. 白居易《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解析:此诗作于元和年间,押五歌韵中“炉”“无”二字。诗人以家常语写闲适情,末句问句尤显亲切。
  3. 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解析:虽非全押五歌韵,但“响”“上”属仄声“哿韵”,为五歌的仄声对应韵部,体现唐代诗人对韵部的灵活运用。

宋代精品

  1.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解析:此诗作于熙宁五年杭州通判任上,押五歌韵。“山”“船”“天”三韵脚展现骤雨初晴的西湖胜景。
  2. 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解析:此绝笔诗押五歌韵,“空”“同”“翁”三韵,将个人生死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悲壮感人。
  3. 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解析:此诗押五歌韵,“流”“柔”“头”三韵,以细腻笔触捕捉初夏池塘的瞬间美景。

元代作品

  1.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此曲前三句为鼎足对,末二句押“下”“涯”(古音读yá),属五歌韵,写尽羁旅愁思。

明代诗作

  1. 唐寅《桃花庵歌》(节选)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解析:此歌行体通篇押五歌韵,以顶真手法展现诗人狂放不羁的隐逸生活。

清代佳作

  1. 纳兰性德《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解析:此词上片押五歌韵,“凉”“窗”“阳”三韵,通过对往昔生活的追忆,抒发物是人非之慨。

韵部特点

五歌韵包含现代汉语拼音中的“e”“uo”等韵母,常见字有:歌、多、河、罗、坡、驼等。在《平水韵》中,其对应仄声为“哿”“箇”两韵。该韵部音色开阔,适于表达各种情感,尤擅状景抒情。宋代《广韵》记载:“歌韵,古俄切,声洪亮”,说明其自古就被认为具有响亮的发音特点。

这些跨越千年的五歌韵诗词,不仅展现了汉语音韵之美,更承载着历代文人的情感与哲思。通过品读这些作品,我们既能感受汉语的音乐性,又能触摸到古人丰富的精神世界。

历代五歌韵经典诗词赏析 感受李白苏轼笔下的音律之美与情感哲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历代诗人如何用芳菲描绘春天 50首关于芳菲的经典诗词赏析

这是一段描写芳菲的诗词的本文欣赏了多篇描写芳菲的诗词,这些诗词以芳菲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花朵、夏日的气息、秋天的丰收和冬天的静谧,展现了芳菲之美的不同面貌。文章介绍了每篇诗词的内容、主题和情感,带领读者领略了芳菲之美的魅力。同时,通过诗词中的芳菲,传达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文章呼吁读者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在芳菲的世界中寻找诗意的生活。

历代描写庄园的诗词精选 探寻隐逸与繁华的50首经典名篇

本文收录了五篇描写庄园的诗词及其解析,分别描绘了庄园的壮丽景象、宁静与和谐。从古代文人的作品中挑选的经典诗词,到现代人的自创诗,展现了庄园的自然美景和人们生活的美好场景。这些诗词以不同的形式,如古诗、词、自创诗等,展现了庄园的各个方面,如庄园的春日景色、宁静的夜晚、繁华的庆典等。同时,这些诗词也反映了人们对庄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激。通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庄园的宁静、美丽与和谐,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描写酒家的诗词

你提供的文章内容主要是关于描写酒家的诗词的介绍和赏析。根据所提供的文章内容,可以生成以下本文介绍了描写酒家的诗词,包括不同朝代、作者和解析。这些诗词以酒为媒介,抒发了诗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流露。文章通过列举多篇与酒家相关的诗词,描绘了酒家的不同场景和氛围,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酒家在诗词中不仅是提供美酒和休息的场所,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归宿。在酒家的热闹和欢声笑语中,诗人和客人们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寄托。这些充满诗意的酒家,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能找到一处心灵的栖息地和情感的寄托之所。

10首描写浓雾的经典古诗词赏析 解读唐宋元明清诗人笔下的雾霭意象与情感寄托

本文收录了五篇描写浓雾的诗词文章,这些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浓雾的景象。文章展示了不同作者对浓雾的感悟和描绘,包括雾气弥漫遮江面、轻舟摇曳渡口前、群山远近尽朦胧等场景。同时,文章还描述了浓雾中的诗意,如雾锁江面、船行难觅岸、鸟鸣声声声远等,展现了浓雾中的神秘与美丽。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魅力,以及浓雾给人带来的心灵净化与放松。文章旨在让读者欣赏浓雾中的美和诗情画意,去发现其中的美好。

历代诗人如何描绘瑶池仙境 50首包含瑶池意象的经典诗词赏析

瑶池幻境:历代诗人笔下的仙家秘境瑶池,这一源自《山海经》和《穆天子传》的神话意象,自先秦以来便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灵感源泉。作为西王母的居所,瑶池象征着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历代诗人通过对其的描绘,寄托了对永恒生命的向往、对仙家境界的想象,以及对现实政治的隐喻。唐代:盛世气象与仙家盛筵李白在《清平调·其一》中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首应制诗虽以杨贵妃比拟瑶池仙子,却巧妙地将人间富贵与仙境之美融为一体,展现了盛唐时期宫廷文化的华丽气象。而李商隐的《瑶池》则另辟蹊径:"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诗

唐伯虎诗词精选30首 解读江南才子的旷达人生与爱情诗篇

本文介绍了唐伯虎诗词的赏析,通过描述其不同篇目的内容和意境,展现了唐伯虎诗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意境。文章提到唐伯虎的诗词作品具有艺术价值,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抒发了情感,还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他的诗作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独特理解。通过赏析唐伯虎的诗词,可以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希望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唐伯虎的诗词作品,传承和发扬其文学精神。

10首关于醉酒的经典诗词 领略中国文人笔下的醉意人生与精神追求

本文介绍了多首关于“醉”的古诗词,涵盖了不同朝代和作者的作品。这些诗词描绘了醉意中的情景和情感,包括欢愉的醉意、失落的醉态以及对生活、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通过欣赏这些佳作,可以感受古人情感的宣泄和心境的写照,也能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一丝宁静和心灵的寄托。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醉”的意境,体现了古诗词的魅力和审美价值。

历代咏花诗词精选 50首关于花的经典诗句赏析与人文解读

本文介绍了关于花的诗句的系列内容,涵盖了唐宋及其他朝代的关于花的诗句,以及描绘其他花卉、独特花卉和珍稀花卉的古诗词。这些关于花的诗句,以花为载体,传达了丰富的情感与思想,体现了古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在今天,这些诗句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在欣赏花的同时,感受到历史的香韵与诗意。文章还提到这些诗句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美好,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爱护身边的一切美好事物。

历代诗人如何用李花表达高洁品格 探寻古诗词中的李花意象与经典诗句

本文是一篇关于描写李花之美的古诗词的赏析文章,介绍了多首古诗词中对李花的描绘及其艺术表现。文章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李花的古诗词赏析,通过引言、唐代、宋代、明代和清代不同时期的古诗词,展示了李花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和美学价值。这些古诗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李花的洁白无瑕、优雅气质和美丽形态,赋予了李花丰富的象征意义和美学价值。同时,通过几首不重复的古诗词的赏析,文章展示了古人对李花的赞美和对其赋予的丰富象征意义,让我们领略了李花的美丽和古代文学的魅力。文章还通过解读几首独特的古诗词,深入解读了李花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其在诗词中的艺术表现,展现了李花的自然之美和情感表达。这些古诗词不仅让我们

关于醉的古诗词

关于醉的古诗词(第1篇)关于醉的古诗词一、汉乐府《短歌行》原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日复明日,回首峥嵘岁月;醉梦还醒处,今夕共酣畅。作者:汉乐府民歌朝代:汉代解析:这首诗中的“对酒当歌”描绘了饮酒时的欢乐和沉醉之情,“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则道出了醉意带来的片刻解脱和忘却世间烦恼的境界。二、李白的《将进酒》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