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的拼音与汉字解析
拼音
“志”的标准普通话拼音是zhì,属于第四声(去声)。这个发音短促有力,如同表达坚定决心时的语气。在汉语拼音中,”zh”是翘舌音,发音时舌尖要抵住硬腭前部,然后快速放开,发出类似英语”j”但不完全相同的音。
部首
“志”字的部首是士部。”士”在古代指有学识、有修养的人,作为部首常与人的品质、行为相关。在字典中查找”志”字时,可以先找到”士”部,再计算剩余笔画数(4画)来定位。这个部首揭示了”志”与人的精神追求的内在联系。
笔顺
“志”字共有7笔,笔顺如下:
- 横(一)
- 竖(丨)
- 横(一)
- 点(丶)
- 斜钩(㇂)
- 点(丶)
- 点(丶)
书写时要注意:上部”士”字两横平行,下横略长;下部”心”字底的三点要错落有致,斜钩舒展有力。正确的笔顺有助于写出结构匀称、美观的”志”字。
含义
“志”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汉字,主要含义包括:
- 志向与志愿:如”立志”表达确定人生目标,”志同道合”形容理想相同
- 意志与志气:如”人穷志不短”强调精神追求不受物质条件限制
- 姓氏:作为中国较为少见的姓氏
- 测量动作:如”用秤志志”表示称量重量
- 记录与记忆:如”志喜”表示记录喜庆之事,”永志不忘”表达深刻记忆
- 文字记录:如”县志”指地方志书,”杂志”原意为杂记
- 标记符号:如”标志”指识别记号
详细解析
“志”字从心从士,形声兼会意,战国文字从”心”从”之”,”之”亦表声,本义为”心之所向”。《说文解字》解释为”意也”,指人心中的长远打算和追求。
在古代文献中:
- 《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将志向视为精神的统帅
- 《史记》名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展现了远大抱负
- 《论语》”士志于道”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
作为动词时:
- “志于学”表示专心求学
- “志怪”指记录奇异之事
- “志之”意为做记号
“志”还通”帜”表示旗帜,通”痣”指皮肤斑痕,展现了汉字演变的丰富性。
近义词
- 向:如”志向”也可说”方向”
- 愿:如”志愿”表达心愿
- 意:如”意志”表示心意
- 记:在记录意义上与”志”相通
- 标:如”标志”中的标记义
反义词
- 惰:与坚定的志向相反
- 馁:如”气馁”与”志气”相对
- 忘:与”志”的记忆义相反
组词
- 志向类:志向、志愿、志气、壮志、立志
- 记录类:杂志、日志、县志、墓志、志书
- 意志类:意志、志节、志操、志士
- 其他:标志、志哀、志喜、永志不忘
造句
- 他从小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实现了梦想。
- 这本地方志详细记载了本县百年来的风土人情。
- 虽然家境贫寒,但他”人穷志不短”,靠勤工俭学完成了学业。
- 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志同道合,配合十分默契。
- 历史志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 志同道合:形容理想、志向相同
- 志大才疏:志向大但才能不足
- 志在四方:形容有远大抱负
- 壮志凌云:形容志向宏伟远大
- 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 人各有志:指每个人有不同的志向
- 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 矢志不渝:发誓立志不改变
- 淡泊明志:不追求名利以表明高尚志向
-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
“志”字贯穿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从个人理想到民族气节,从日常记录到历史传承,这个简单的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志存高远”的追求,还是”永志不忘”的铭记,”志”都体现了汉字形音义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符号。
你可能感兴趣
淡泊明志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一句富含哲理的成语,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它表达的是心性清净、不追求名利,心境平静安详,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并达成远大目标。该成语的典故、含义、近义词、反义词、用法及错误用法都做了详细介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富有哲理的成语。
高掌远跖
本文介绍了成语“高掌远跖”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意指志向高远,脚踏实地,强调人应有远大志向和务实态度。文章还提供了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避免误用。
志美行厉是什么意思
志美行厉的读音志美行厉的拼音是:zhì měi xíng lì。志美行厉的含义志美行厉,指人的志向高远,行为刚正不阿。其中,“志美”指的是人的志向、抱负美好;“行厉”则是指人的行为刚毅、果敢。整体而言,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既有远大的志向,又有坚定的行为准则。志美行厉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记载。在《诗经》等古籍中,有关于志美行厉的描述。具体的故事或典故因历史久远,已难以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用来赞美那些品德高尚、志向远大的人。志美行厉的近义词志向远大行为刚正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壮志凌云志美行厉的反义词志向卑微行为苟且德行败坏无所作为胸无大志
抱负不凡
“抱负不凡”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ào lù bù fán,意味着有着远大的志向和宏伟的理想,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和成就。它出自《汉书》,用于形容那些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这个成语强调了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并含有典故背景。其近义词包括“志向远大”、“壮志凌云”和“雄心壮志”,反义词则是“胸无大志”、“碌碌无为”和“平凡无奇”。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误用。
泛浩摩苍
泛浩摩苍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àn hào mó cāng。它原指船在广阔的江海上航行,可触及苍天,引申为气概豪迈、志向远大等含义。该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泛浩摩苍的近义词有壮志凌云、气吞山河等,反义词则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不当使用场合、误用为贬义、与其他词语混淆以及重复使用等问题。该成语富有诗意和豪情,能够形容人的豪情壮志和远大志向,也可以形容作品的磅礴气势和激情。
高掌远蹠
高掌远蹠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āo zhǎng yuǎn zhí。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志向远大,勇往直前。典故来源于古代传说,描述一位英雄高举手掌、勇往直前的事迹。高掌远蹠的近义词包括志存高远、壮志凌云、雄心壮志等。反义词为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畏缩不前等。在日常使用中要避免消极或贬义的情况,如逃避责任、不切实际的幻想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高掌远蹠的正确用法。
驰志伊吾
驰志伊吾是一个具有深远含义的成语,其读音为“chí zhì yī wú”。该成语用于形容有远大抱负和勇气的人,他们心怀壮志,不畏艰险,前往边疆或遥远的地方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驰志伊吾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边疆戍卫和开拓。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壮志凌云、雄心壮志等,反义词则是胸无大志、苟且偷安等。文章通过有序列表的形式给出了几个驰志伊吾的例句。然而,在使用驰志伊吾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的语境和误用,尤其是不能用于形容没有实际行动力的人。
高蹈远举
高蹈远举是一个成语,拼音为gāo dǎo yuǎn jǔ。它用来形容人志向高远,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理想。典故源于古代隐士和志士。近义词有远走高飞、志存高远等。反义词包括鼠目寸光、目光短浅等。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该成语强调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常用来形容有远大志向和抱负的人。
材疏志大
材疏志大,读音为cái shū zhì dà,指一个人虽然才能疏浅,但志向却远大。这个成语强调人们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目标,即使自身能力有限也要追求更高的境界。其典故可能源于历史人物故事或文学作品中的描述。近义词如志大才疏、空怀壮志等,反义词如才高行洁、德才兼备等。运用该成语时需注意语境把握,避免误解和滥用,且不要用它来嘲笑或贬低他人。例句描述了志大心雄的人虽能力有限但仍努力追求梦想的情形。
揽辔中原
揽辔中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ǎn pèi zhōng yuán。它的含义是形容人胸怀壮志,志向远大,愿意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终身。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一个故事,用来形容那些有决心和勇气为国家做出事业的人。揽辔中原的近义词如胸怀大志、壮志凌云等,反义词如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在轻松、休闲的场合使用,以及避免与消极、负面的情感或情境搭配使用。正确的使用方式应该是根据语境恰当地表达出该成语的含义和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