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的拼音bāo和bō有什么区别 多音字读音用法与组词解析

剥的拼音

拼音

“剥”是一个多音字,有两种读音:

  • bāo:常用于口语中,表示去掉外皮或外壳的动作
  • :多用于书面语和合成词中

这两个读音虽然声调不同,但都保留了”剥”字的基本含义,只是使用场合有所区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剥橘子、剥花生时多用”bāo”的读音;而在”剥夺”、”剥削”等正式词语中则读作”bō”。

部首

“剥”字的部首是刂(立刀旁),位于字的右侧。这个部首通常与切割、分离等动作相关,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剥”字的本义——将物体表面的一层去除或分离。立刀旁的字大多与刀具或切割动作有关,如”削”、”割”、”刻”等。

笔顺

“剥”字共有10笔,笔顺如下:

  1. 横折(𠃍)
  2. 横(一)
  3. 横(一)
  4. 竖钩(亅)
  5. 点(丶)
  6. 提(㇀)
  7. 撇(丿)
  8. 点(丶)
  9. 竖(丨)
  10. 竖钩(亅)

这个字的书写需要注意左右结构的平衡,左侧部分笔画较多,右侧立刀旁要保持挺拔。书写时可以想象一个剥开果皮的动作,左侧像被剥开的果肉,右侧像剥皮的工具。

含义

“剥”字根据读音不同,含义也略有差异:

[ bāo ]

  • 基本义:去掉外面的皮或壳
  • 示例:~花生、~皮

[ bō ]

  • 基本义:与”bāo”相同,但专用于合成词或成语
  • 示例:剥夺、生吞活剥
  • 引申义:强制除去、盘剥、掠夺、伤害等

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剥”字始终保持着”去除表层”的核心概念,只是应用范围从具体的物理动作扩展到了抽象的社会行为。

详细解析

剥 [bāo]

作为口语用法的”bāo”是一个动词,专门描述用手或其他工具去除物体外皮或外壳的动作。这种用法生动形象,充满生活气息:

“妈妈坐在院子里剥着花生,一粒粒饱满的花生仁从她灵巧的手指间跳出来。”

这个读音下的”剥”动作通常比较温和,多用于食物处理或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操作。在古代文献中也有体现:

“或剥或烹。” ——《诗·楚茨》

剥 [bō]

作为书面语用法的”bō”则承载了更丰富的含义:

  1. 本义:削、剥离、剥脱

    • “剥,裂也。” ——《说文》
    • “剥,离也。” ——《广雅》
  2. 强制除去

    • “裸剥士女。” ——《晋书》
    • 现代用法:剥夺政治权利
  3. 盘剥、掠夺

    • “故为吏牧民者竞相剥削。” ——《梁书·贺琛传》
    • 这种用法反映了社会不公现象
  4. 伤害、衰微

    • “剥丧元良。” ——《书·泰誓中》
    • “剥极泰来”中的”剥”表示事物衰败到极点

从具体到抽象,”剥”字的含义经历了自然的语义扩展过程,体现了汉语词汇发展的典型路径。

近义词

根据”剥”的不同含义,其近义词也有所不同:

  1. 表示去除外皮:

    • 削(削苹果)
    • 撕(撕包装)
    • 揭(揭面膜)
    • 褪(褪羽毛)
  2. 表示强制剥夺:

    • 夺(剥夺)
    • 抢(抢夺)
    • 掠(掠夺)
    • 削(削职)
  3. 表示伤害:

    • 损(损害)
    • 伤(伤害)
    • 害(迫害)

这些近义词各有侧重,使用时需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最贴切的词语。

反义词

“剥”的反义词同样需要根据具体含义来对应:

  1. 表示去除外皮:

    • 裹(包裹)
    • 包(包装)
    • 封(密封)
    • 涂(涂抹)
  2. 表示强制剥夺:

    • 予(给予)
    • 授(授予)
    • 赠(赠送)
    • 还(归还)
  3. 表示伤害:

    • 护(保护)
    • 养(养护)
    • 治(治疗)
    • 愈(痊愈)

组词

“剥”字可以组成许多常用词语,展示其丰富的应用:

  1. bāo音组词:

    • 剥皮
    • 剥花生
    • 剥橘子
    • 剥玉米
  2. bō音组词:

    • 剥夺
    • 剥削
    • 剥落
    • 剥离
    • 剥蚀
    • 剥啄
    • 剥取
    • 剥复(指盛衰、消长)
    • 剥丧
    • 剥隘

这些组词既有日常用语,也有专业术语,体现了”剥”字强大的构词能力。

造句

让我们用”剥”字的不同读音和含义来造句:

  1. bāo读音:

    • 奶奶教我用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挤,就能完整地剥出一颗花生米。
    • 他剥橘子的技术很高超,能一次性剥下整张橘子皮。
  2. bō读音:

    • 长期的工作压力像无形的剥削,慢慢榨干了他的热情。
    • 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石碑上的文字已经剥落得难以辨认。
    • 法院依法剥夺了他的政治权利五年。

这些句子展示了”剥”字从具体动作到抽象概念的各种应用场景。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汉语中有不少包含”剥”字的成语,每个都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

  1. 生吞活剥

    • 释义:比喻生硬地抄袭或模仿
    • 出处: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
    • 例句:学习外国经验不能生吞活剥,要结合本国实际情况。
  2. 剥极必复(也作”剥极将复”):

    • 释义:形容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转向反面
    • 出处:《易·剥》
    • 例句:经济危机虽然严重,但剥极必复,总会迎来复苏。
  3. 抽丝剥茧

    • 释义:形容分析问题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 例句:侦探抽丝剥茧,终于揭开了这个悬案的真相。
  4. 剥肤之痛

    • 释义:形容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
    • 出处:《周易·剥》
    • 例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是剥肤之痛,我们应当珍视和平。
  5. 剥床及肤

    • 释义:比喻祸害直接危及生存
    • 出处:《周易·剥》
    • 例句: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剥床及肤,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这些成语大多源自古代经典,体现了中国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也展示了”剥”字在汉语中的丰富表现力。

从日常的剥水果到抽象的剥削概念,从具体的剥皮动作到成语中的深刻哲理,”剥”字贯穿了汉语表达的多重层面。它既是一个实用的动作动词,也是承载文化内涵的重要语素。了解”剥”字的各种用法,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更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各种细微的意思差别。

你可能感兴趣

掌握汉字"段"的拼音、笔顺与10种实用含义解析

本文介绍了“段”字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详细阐述了其含义和用法。包括时间、事物的划分部分,长条形东西的分段量词,工矿企业的一级行政单位等。同时,“段”字还有其他含义,如围棋棋手等级的名称,以及通称“缎”等。文章还提供了“段”字的出处和示例。

汉字"凿"的正确读音与12个笔画书写技巧 从工具到成语的深度解析

本文介绍了“凿”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的含义解析。“凿”指挖槽或打孔的工具,可用来打孔、挖掘,也有明确、真实的含义。同时,“凿”作为动词,表示穿通、挖掘、开通等动作,还可以作为名词指代凿子或刑具。另外,“凿”也有戳、击打等含义。摘要内容全面,准确反映了原文的信息。

汉字"吮"的正确读音与书写指南 从发音笔顺到文化内涵全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吮”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含义为聚缩嘴唇而吸取的动作。文章还详细解析了“吮”的字形演变、出处及其应用场景,如吮乳、吮痈、吮墨等。

啜字怎么读两种发音及其11笔正确写法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啜”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包括其作为动词表示尝、喝的动作,以及组词如啜饮、啜粥、啜茶抽噎等。此外,“啜”也可表示哭泣时抽噎以及哄骗的含义。最后,本文还提供了“啜”的出处和例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汉字。

抽的拼音

本文提供了对汉字“抽”的详细解析。包括其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多种含义。包括抽出、取出、长出、打、吸等动词含义,同时也给出了相关的例句和解释。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个汉字的用法和含义。摘要字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可能会有所调整。

汉字“种”的3种读音与9大用法解析 从拼音笔顺到文化内涵全面掌握

本文提供了对“种”的详细解析,包括其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文中指出了“种”是物种的简称,可表示人或事物的种类。同时,“种”也可表示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并包含了种植的含义。此外,“种”还可作为形容词,表示幼稚的意思。最后,也提供了“种”的多个出处和例句。摘要如下:“种”是一个汉字,其含义包括物种的简称、事物的种类、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以及种植的含义。同时,“种”也可作形容词表示幼稚的意思。该字具有多种读音和用法,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掌握汉字"秉"的8种用法 从读音bǐng到成语秉烛夜游全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秉”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础信息,以及其作为动词、名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包括拿着、握着、掌握、主持等动词含义,以及作为古代容量单位和姓名的名词用法。同时,也详细解析了秉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如秉政、秉公灭私等。

掌握汉字"挈"的正确读音与用法 5个关键知识点解析

本文介绍了“挈”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详细的含义和解析。包括举起、提起、带领等动作含义,以及作为名词的契约、书契等含义。此外,还详细列举了其在文献中的应用和示例。

挑的拼音

本文详细介绍了汉字“挑”的多种含义和用法,包括作为动词、量词、形容词的不同含义,以及挑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文章解析了挑的多种动作,如担挑、选择、挑剔等,还介绍了挑在刺绣方法中的应用,以及作为汉字笔画的一种。此外,文章还探讨了挑字的通假字情况及其在古代文献中的用法。

掌握汉字"拨"的8种用法 从拨弦到拨款的全面解析

本文详细介绍了汉字“拨”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多重含义。包括用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分出一部分发给或调配,掉转方向等动作含义,以及用于成批的人或物的含义。同时也提供了“拨”的详细解析,包括治理、拨动东西、分开、调拨、废弃、断绝、弹拨、撞击和掉转等动词含义,并介绍了拨子的概念。最后也提供了“拨”作为量的含义,表示一群因共同利益、目的或任务而结合在一起的人。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