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忽的拼音hū和8笔正确写法 了解忽字组词造句与成语用法

掌握忽的拼音hū和8笔正确写法 了解忽字组词造句与成语用法

忽的拼音

拼音

“忽”的拼音是,属于汉语拼音中的第一声(阴平)。这个发音短促而有力,像一阵突如其来的风,正如”忽”字本身所蕴含的”突然”之意。当我们在读”hū”时,舌尖轻抵下齿龈,气流从口腔中快速通过,发出这个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音节。

部首

“忽”字的部首是,位于字的下部。这个部首揭示了”忽”与心理活动、情感状态的密切关联。从字形演变来看,”忽”最初描绘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忽略或遗忘,后来才引申出突然、迅速等含义。”心”作为部首,暗示了这个字最初与人的内心活动相关,如疏忽、忽视都源于心理上的不注意。

笔顺

“忽”字共有8画,笔顺如下:

  1. 丿(撇)
  2. 𠃌(横折钩)
  3. 丿(撇)
  4. 丿(撇)
  5. 丶(点)
  6. ㇂(斜钩)
  7. 丶(点)
  8. 丶(点)

具体书写时,先写上部”勿”部分:撇、横折钩、撇、撇;然后写下部”心”:点、斜钩、点、点。书写”忽”字时,上部结构紧凑,下部”心”字底舒展,整体结构上下协调,重心平稳。

含义

“忽”是一个多义字,主要含义包括:

  1. 不注意;不重视:如”忽略”、”忽视”、”疏忽”等,表示心理上的不关注或遗漏。
  2. 突然;忽然:表示时间上的快速变化或意外发生,如”忽冷忽热”、”忽明忽暗”。
  3. 计量单位

    • 长度单位:10忽等于1丝
    • 质量或重量单位:10忽等于1丝
  4. 姓氏:较为罕见的姓氏之一。

详细解析

从字形演变和字源学角度看,”忽”是一个形声字,从”心”,”勿”声。本义是不重视、忽略。《说文解字》解释为:”忽,忘也。”《广雅·释诂三》则解释为:”忽,轻也。”

作为动词,”忽”表示不重视、忽略,如”奈何而忽”(《汉书·食货志》)、”忽于小过”(《汉书·王嘉传》)。也可以表示”好像”的意思,如”忽似”(恍若,好像)、”忽若”(恍若,好像)。

作为副词,”忽”表示”忽然;突然”,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忽逢桃花林”,辛弃疾《西江月》中的”路转溪头忽见”。

作为形容词,”忽”可以表示”急速”,如《左传·庄公十一年》”其亡也忽焉”;也可以表示”渺茫;辽远;恍忽”,如《楚辞·涉江》”忽乎吾将行兮”。

作为名词,”忽”是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也用作姓氏。

近义词

根据”忽”的不同含义,其近义词也有所不同:

  1. 表示”忽略”时:

    • 忽略
    • 忽视
    • 疏忽
    • 大意
    • 怠慢
  2. 表示”突然”时:

    • 忽然
    • 突然
    • 骤然
    • 猛然
    • 倏忽
  3. 表示”快速”时:

    • 迅速
    • 急速
    • 飞快
    • 迅疾
    • 倏忽

反义词

同样根据”忽”的不同含义,其反义词也不同:

  1. 表示”忽略”时:

    • 重视
    • 注意
    • 关注
    • 留心
    • 在意
  2. 表示”突然”时:

    • 逐渐
    • 渐渐
    • 缓慢
    • 徐徐
    • 循序
  3. 表示”快速”时:

    • 缓慢
    • 迟缓
    • 徐缓
    • 磨蹭
    • 拖沓

组词

“忽”可以组成许多常用词语,包括:

  1. 忽视
  2. 忽略
  3. 疏忽
  4. 忽然
  5. 忽而
  6. 忽闪
  7. 忽忽
  8. 忽微
  9. 忽地
  10. 忽悠
  11. 玩忽
  12. 轻忽
  13. 怠忽
  14. 忽冷忽热
  15. 忽明忽暗

造句

  1. 然想起今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会议要参加。
  2. 春天的天气热,很容易感冒。
  3. 由于工作上的视,这个重要细节被遗漏了。
  4. 油灯在风中暗,给房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5. 老师提醒我们不要略课本上的任何一个小细节。
  6. 地站起来,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7. 这个项目的失败源于管理上的忽。
  8. 远处的灯光闪,像是星星在眨眼。
  9. 他对我的建议视不见,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10. 小猫而跳上桌子,而钻到沙发下,活泼极了。

包含这个字的成语

  1. 忽忽不乐:形容失意不高兴的样子。
  2. 忽冷忽热:指态度或情绪时而冷淡时而热情,变化无常。
  3. 忽隐忽现:形容时隐时现,变化不定的样子。
  4. 疏忽大意:指做事不细心,马虎随便。
  5. 玩忽职守:不认真、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
  6. 祸生于忽:灾祸产生于疏忽大意之中。
  7. 忽焉在后:形容变化迅速,难以捉摸。
  8. 积微成著,忽细成大:指小事积累起来可以成为大事,细节不注意可能酿成大错。
  9. 倏忽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10. 悠悠忽忽:形容悠闲懒散或神志恍惚的样子。

“忽”这个字虽然结构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表现力。从表示心理上的忽略,到描述时间上的突然,再到作为古代计量单位,它在中国语言文化中扮演着多重角色。通过深入了解”忽”的各个方面,我们不仅能更好地运用这个字,也能从中感受到汉字形音义结合的独特魅力。

掌握忽的拼音hū和8笔正确写法 了解忽字组词造句与成语用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乍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乍”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包括作为副词表示“刚刚”、“起初”、“忽然”等含义,形容词表示“俏丽”的修饰,以及动词表示“伸开”、“耸立”等动作。同时,也提供了相关的详细解析和例句。

骤怎么读 17画马字旁汉字zhòu的正确发音与骤雨骤变含义解析

本文介绍了汉字“骤”的拼音、部首、笔顺等信息,并详细解析了“骤”的含义。包括马奔跑、急速、突然等意思,还拓展了该字的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用法。通过具体例子和诗词等语境,深入解释了“骤”在不同情境下的含义和用法。

汉字"倏"的正确读音与书写技巧 快速掌握这个表达极速的古汉字

本文介绍了汉字“倏”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该字既可以作为副词使用,表示“极快地;忽然”的意思,同时也可以作为形容词和名词使用,分别表示疾速和犬疾行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倏有不同的用法和意义。

掌握"惊"字的正确拼音jīng 11画笔顺及20个实用组词成语解析

---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汉字“惊”的拼音、部首、笔顺,详细解释了其含义,包括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等。此外,“惊”还可表示动物受惊狂奔、惊动他人等意思。其出处可追溯至《说文》、《战国策》等古籍。总的来说,本文提供了关于汉字“惊”的全面了解。

猛怎么读 měng的正确发音及11笔写法解析

在文章的摘要中需要包括: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猛的含义如猛烈、忽然等,以及详细的解析如勇猛、威猛等。摘要需言简意赅,重点明确。文章中关于猛字的详细释义和用法等都可以概括进去,让读者一目了然。---猛字的拼音是měng,部首是犭。其含义包括猛烈、忽然等,具体表现为勇猛、威猛等。猛的笔顺为丿、㇁等,详细解析包括健壮的狗、凶恶可怕的人或事物、勇猛威武的态势等。此外,猛还可以表示严厉、非常等含义。总之,猛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汉字。

炸的拼音有几种写法 详解zhà和zhá两种读音的区别与正确用法

本文介绍了“炸”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多种含义。包括物体突然破裂、用炸药或烹饪方法等。详细解析了“炸”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如爆炸、烹饪、焯芹菜等。同时提供了方言中的用法,如马、驴等受惊而四处乱逃,因某事而激烈发作等。最后介绍了“炸”的两种读音zhà和zhá的不同用法。

如何正确读写"摔"字 掌握14笔笔顺和shuāi发音技巧

本文介绍了“摔”字的拼音、部首、笔顺,详细解析了“摔”字的含义,包括失去平衡而倒下、快速落下、使落下而破损、扔以及跌倒等含义。同时,文章还举出了一些例句来进一步说明“摔”字的使用。摘要应尽可能简洁明了,包含主要内容的关键信息。请注意不要抄袭原文。提供的文章内容较复杂,需要提炼的关键信息较多,写摘要时需要注意逻辑清晰、简洁明了。这段摘要涵盖了该字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解析以及用法举例,符合编辑写摘要的标准。

掌握鸣的拼音míng 8笔正确写法与10个常用成语解析

本文主要介绍了鸣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详细解析。鸣可表示鸟兽或昆虫的叫声,也可表示发出声音,还可表达情感、意见和主张等。此外,本文还通过例子展示了鸣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

霍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霍”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详细含义。霍字含义包括迅速、快,如霍然而愈、霍地转身等。此外,霍字还有其他的名词和动词含义,如鸟疾飞时发出的声音、水流声等。同时,霍也是山名、古国名等。本文还介绍了霍字的多种引申义,如霍乱、消散等。

探索“作”字的7种含义与正确拼音写法,掌握汉字文化精髓

根据您提供的文章内容,摘要如下:本文详细解析了“作”字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包括劳动、写作、假装、创造作品、发出声响等动词含义,以及作为名词的作品和事情等含义。文章还详细描述了“作”字在古代文献中的用法和演变,包括其作为助动词、名词的用法等。此外,“作”还可以表示振作、发生等动词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中,“作”字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体现了汉字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