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稔岁:五谷丰登的盛世图景
读音
fēng nián rěn suì
含义
- 丰:富足、充足
- 年:指一年的收成
- 稔:庄稼成熟
- 岁:年岁、时光
整体含义:形容五谷丰登、物产丰富的年份,也比喻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
典故
- 《诗经·小雅·甫田》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描绘了周代丰收景象,虽未直接使用”丰年稔岁”,但意境相通。 - 《汉书·食货志》
记载文景之治时期”太仓之粟陈陈相因”,粟米腐烂不可食的极端丰收场景,堪称”丰年稔岁”的典型写照。 - 唐代诗人储光羲《田家即事》
“桑柘悠悠水蘸堤,晚风晴景不妨犁。高机犹织卧蚕子,下坂饥逢饷饁妻。杏色满林羊酪熟,麦凉浮垄雉媒低。生时乐死皆由命,万事暗嗟神所携。”诗中描绘的田园丰收画卷,正是”丰年稔岁”的生动体现。
近义词
- 五谷丰登:各种农作物都获得丰收
- 岁稔年丰:与”丰年稔岁”结构倒置,意义相同
- 仓箱可期:形容丰收在望,出自《诗经》
- 穰穰满家:粮食堆满仓库,形容丰收
- 时和岁丰:社会安定,年成丰收
反义词
- 凶年饥岁:灾荒之年,粮食歉收
- 青黄不接:新旧粮食接续不上的困难时期
- 颗粒无收:农作物完全没有收成
- 赤地千里:大旱后土地荒芜的景象
- 岁比不登:连年收成不好
例句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农民伯伯看着金黄的麦田,笑着说:”今年真是丰年稔岁啊!”
- 童话里,丰年稔岁的王国里,每家粮仓都堆得满满的。
- 春节时,爷爷写的春联上有”丰年稔岁”四个大字。
- 小松鼠在丰年稔岁的秋天,收集了好多松果。
- 老师说古代明君治理下,常常出现丰年稔岁的好光景。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考古发现汉代粮仓遗址,印证了史书中丰年稔岁的记载。
-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北宋汴京,正是丰年稔岁的繁华景象。
- 气象学家预测,今年风调雨顺,很可能迎来丰年稔岁。
- 乡村振兴政策实施后,许多村庄再现丰年稔岁的盛况。
- 博物馆的唐代陶俑笑容满面,仿佛在庆祝丰年稔岁。
初中阶段
-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实现丰年稔岁的农耕技术。
- 诗人陆游笔下”丰年稔岁多酿酒”,道出了丰收与民生的关系。
-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可能使丰年稔岁变得更为珍贵。
- 古代官府常在丰年稔岁时修建义仓,以备荒年之需。
- 考古发现的汉代”丰收”画像砖,生动再现了丰年稔岁的喜悦。
高中及以上
- 从经济学角度看,丰年稔岁会显著提升一个社会的恩格尔系数。
- 《吕氏春秋》中”上农”篇系统论述了实现丰年稔岁的治国理念。
- 气候学家通过树木年轮研究,重建了历史上丰年稔岁的周期规律。
- 明代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将丰年稔岁视为”王政之本”。
- 当代农业科技让”丰年稔岁”不再完全依赖自然气候条件。
错误用法
- 形容工业产值增长:
× “今年钢铁产量创新高,真是丰年稔岁”(该成语专指农业丰收) - 用于个人收入增加:
× “他今年股票赚了不少,可谓丰年稔岁”(成语描述整体社会农业状况) - 时间范围不当:
× “这个月公司业绩很好,迎来丰年稔岁”(需以年度为单位) - 地域范围不当:
× “我家后院菜园收成好,今年丰年稔岁”(需指较大区域) - 与负面事件并用:
× “虽然洪水冲毁了房屋,但今年还算丰年稔岁”(成语本身就包含全面丰收的积极意义) - 用于非粮食领域:
× “今年出版业丰年稔岁,新书层出不穷”(成语与粮食生产直接相关) - 程度不当:
× “今年玉米略有增产,可谓丰年稔岁”(需显著、全面的丰收)
这个承载着农耕文明智慧的成语,至今仍在提醒我们:粮食安全始终是国泰民安的基石。从甲骨文的”年”字(像禾谷成熟之形),到现代社会的粮食战略储备,”丰年稔岁”始终是中华民族最深切的期盼之一。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金秋丰收的古诗词
描写金秋丰收的古诗词(第1篇)描写金秋丰收的古诗词一、江城五月落梅花,金秋时节喜丰收《秋收》作者:白居易(唐代)金秋时节天高远,稻穗垂头满地香。田野黄云翻浪涌,农夫笑语满村庄。丰收年景人皆喜,岁岁平安乐未央。岁月如歌人似梦,金秋时节更难忘。解析:白居易笔下的金秋季节是一派丰收之景。诗人描述稻穗累累、香气扑鼻的丰收画面,展示了田野中如海浪翻涌的麦田与欢笑的农民形象。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与对平安岁月的祈愿。二、秋日登高望远,丰收景象尽收眼底《秋收吟》作者:郑燮(宋代)稻田如海翻金浪,稻穗黄时收获忙。千家万户共欢乐,共庆丰年福满堂。岁岁年年人如愿,年年岁岁谷满仓。金秋时节好时节,收获满满喜洋洋。解
10首关于五谷的经典古诗词 感受农耕文明的诗意与智慧
本文介绍了五谷在古诗词中的描绘和象征意义。多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古代农耕生活的场景,以及人们对丰收和希望的期盼。这些古诗词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五谷丰收的景象,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赏析这些古诗词,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农业文化,感受五谷的丰富内涵和农民的辛勤付出。文章强调了珍惜来之不易的丰收与希望,传承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的重要性。
描写社日的古诗词
本篇文章介绍了描写社日的古诗词及其解析,共五篇。这些古诗词描绘了社日的美好景象,包括自然风光、乡村生活、欢庆场景等。每篇古诗词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情感,展现了古代乡村生活的美好画卷,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注与期盼。这些古诗词各具特色,情感真挚,为人们展现了社日的欢乐和活力。
关于大米的诗词
关于大米的诗词(第1篇)关于大米的诗词,自古以来在中华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表现。以下是根据“关于大米的诗词”这一主题,精选的几首古诗词,以及每首诗词的全文、作者、朝代和解析。一、《青釉食碗》作者:佚名(宋代)原文:白米炊香稻穗黄,玉碗盛来味更长。解析:此诗描述了白米炊煮后的香气,以及用玉碗盛装大米的情景,体现了大米的珍贵与美食的诱惑。二、《悯农》作者:李绅(唐代)原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解析:此诗以朴实的语言描述了农民劳作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突显了大米等粮食的珍贵。三、《观田家》作者:韦应物(唐代)原文: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春。田家望丰年,稻米如珍珠。解析:此诗描
岁丰年稔是什么意思
岁丰年稔的读音岁丰年稔的读音为:suì fēng niǎn rèn。岁丰年稔的含义岁丰年稔,指农作物丰收,年成好。其中,“岁”指的是年份,“丰”表示丰收,“年”指的是一年,“稔”则表示庄稼成熟。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农业丰收,年景好,也常用来比喻国家或地区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岁丰年稔的典故岁丰年稔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其源于古代农业社会对丰收的祈求和庆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业是国计民生的基础,因此对于丰收的祈求和庆祝十分重视。岁丰年稔这个成语便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用来形容农业丰收、年景好的情况。岁丰年稔的近义词丰收在望:指农作物有望获得丰收。年年有余:形容每年都有剩余的粮食
描写秋收的诗词有哪些
描写秋收的诗词有哪些(第1篇)描写秋收的诗词及其解析一、杜甫《秋收》原文:昼赏秋稼熟,夜观月华新。生烟万井遥,秀色盈民间。平畴千垛聚,万里无云连。山高见月早,天晚度时艰。作者:杜甫(唐)解析:此诗描绘了秋收时节的美景,从白天到夜晚,从田野到天空,展现了秋收时节的丰收景象和农民的喜悦心情。诗中“生烟万井遥”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秋收时炊烟袅袅的景象,而“秀色盈民间”则突出了丰收的喜悦。二、白居易《观田家》原文: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起。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禾黍收皆满,农夫亦喜悦。黄云盖野路,人喜鸟雀闹。作者:白居易(唐)解析:此诗描绘了农夫在秋收时的忙碌和喜悦。诗中“禾黍收皆满”一句,突出了秋收时
丰年玉荒年谷
“丰年玉荒年谷”是一个成语,读音fēng nián yù huāng nián gǔ。它指的是在丰收年份积蓄粮食或财物以备荒年或困难时期使用,强调对未来的预见和准备。典故源自古代农业社会,人们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天灾而做出明智决策。近义词有“未雨绸缪”、“积谷防饥”等,反义词为“坐吃山空”、“临渴掘井”。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避免误解该成语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它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有预见性和储备意识,提前为未来做好规划和准备。
掌握"年"字的正确拼音、笔顺和6大文化含义
本文介绍了“年”字的拼音、部首、笔顺,详细解析了其含义。它表示时间的单位,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此外,“年”还表示一年的时间单位,用于计算年数或表示每年的概念。它还可以表示岁数、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年代、日期等。另外,“年”也有相关的词汇,如年节用品等。文章全面解析了“年”字的多重含义和用法。
10首描写夏天的经典诗词赏析 关于夏日清凉的诗句与古人咏夏名篇解读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不同季节和月夜的古诗词精选及解析,包括夏天、秋天、春天、冬天和月夜。这些诗词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描绘了不同季节的美景和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世界。文章通过摘要的形式,概括了每篇内容的主要观点和特色,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颗粒无收
颗粒无收的读音为kē lì wú shōu。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农作物或其他植物收成极差或完全没有收获的情况,常由于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原因导致。其典故源于古代农村的生活情况,表达农民的无奈和绝望。颗粒无收的近义词有一无所获、毫无所获等,反义词有硕果累累、丰收满仓等。文章还介绍了颗粒无收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注意使用场合和与其他词语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