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装玉琢:形容精致华美的成语
读音
fěn zhuāng yù zhuó
含义
“粉装玉琢”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
- 粉:指白色粉末,象征洁白无瑕
- 装:装饰、打扮
- 玉:美玉,象征高贵纯洁
- 琢:雕刻、打磨
整体含义形容人或物经过精心装饰、雕琢后显得极其精致华美,如同用白粉装饰、用美玉雕琢一般。多用来形容女子装扮精致美丽,或形容建筑物、工艺品等精美绝伦。
典故
- 《红楼梦》中的典故:
在《红楼梦》第三回中,曹雪芹用”粉装玉琢”形容林黛玉初入贾府时的形象:”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贾母道:’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装玉琢,笑里藏刀。” - 古代诗词中的运用:
明代诗人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曾用”粉装玉琢”形容精美的工艺品:”其器粉装玉琢,巧夺天工,非俗匠所能为也。” - 《镜花缘》中的记载:
清代李汝珍在《镜花缘》第四十二回中写道:”只见那女子粉装玉琢,眉目如画,举止端庄,真乃天仙化人。”
近义词
- 精雕细琢:形容做工精细,雕刻细致
- 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装饰精美
- 巧夺天工:形容技艺精巧,胜过天然
- 珠光宝气:形容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耀眼
-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 浓妆艳抹:形容女子妆饰打扮得十分艳丽
反义词
- 粗制滥造: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 素面朝天:不施脂粉,保持自然面貌
- 朴实无华: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 蓬头垢面:形容头发很乱,脸上很脏的样子
- 不修边幅:形容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例句:
- 妹妹今天穿上了新裙子,粉装玉琢的像个小公主。
- 妈妈把蛋糕装饰得粉装玉琢,我都舍不得吃了。
- 花园里的亭子粉装玉琢,漂亮极了。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例句:
- 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粉装玉琢地站在教堂中央。
- 博物馆里展出的那件瓷器粉装玉琢,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把房子打扫得粉装玉琢。
- 她今天参加舞会的装扮粉装玉琢,惊艳了所有人。
- 这座古老的建筑经过修复后,显得粉装玉琢,重现了昔日的辉煌。
-
初中例句:
- 舞台上的芭蕾舞演员们粉装玉琢,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 展览会上那些粉装玉琢的工艺品,展现了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 她不喜欢粉装玉琢的打扮,更偏爱简约自然的风格。
- 这座皇家园林中的亭台楼阁无不粉装玉琢,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 婚礼上,新娘粉装玉琢的形象与新郎稳重的气质形成了完美搭配。
-
高中及以上例句:
- 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内部装饰粉装玉琢,处处彰显着贵族的奢华生活。
- 她的散文描写细腻,语言粉装玉琢,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 这件出土的唐代金银器粉装玉琢,反映了当时工艺技术的巅峰水平。
- 尽管她已年过四十,但精心打扮后仍显得粉装玉琢,风韵犹存。
- 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内部粉装玉琢,金碧辉煌,令人叹为观止。
- 他的诗歌语言粉装玉琢却不显浮华,内涵深刻而形式完美。
- 这座历史建筑经过专家团队的修复,如今粉装玉琢地矗立在城市中心,成为地标性景观。
错误用法
-
形容自然景观:
- 错误:黄山日出时云海粉装玉琢,美不胜收。
- 解析:”粉装玉琢”多用于形容人工装饰、雕琢的精致美丽,不适用于自然景观。
-
形容男性外貌:
- 错误:篮球运动员身材高大,粉装玉琢,非常帅气。
- 解析: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女性或精美物品,不适用于形容男性阳刚之美。
-
形容抽象概念:
- 错误:他的理论体系粉装玉琢,逻辑严密。
- 解析:成语多用于形容具体可见的装饰美,不适用于抽象的理论体系。
-
贬义使用:
- 错误:她整天粉装玉琢的,一点也不务实。
- 解析:虽然可以用于批评过分装饰,但成语本身是褒义的,这样使用会显得不恰当。
-
形容简陋物品:
- 错误:这个粗陶罐虽然简单,但也算粉装玉琢。
- 解析:与成语表达的精致华美含义完全相反,属于错误使用。
-
形容动物:
- 错误:我家的小狗洗完澡后粉装玉琢的,特别可爱。
- 解析:该成语通常不用于形容动物,使用不当。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娟的诗词
关于娟的诗词(第1篇)关于“娟”的诗词:古文里的女性美丽与优雅一、概述“娟”字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与优雅。它不仅描绘了女性的外在美,更传达了内在的温婉与柔情。本文将通过几首饱含“娟”字的古诗词,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二、关于“娟”的诗词《春日杂感》——宋·李清照春日娟娟映碧纱,桃花开遍满山崖。风轻云淡日初升,独倚栏杆看落霞。解析:李清照的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用“娟娟”形容阳光映照下的景色,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宁静。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闺怨》——唐·李商隐珠帘绣户蔼娟娟,良人何处不归来?玉阶空有夜寒月,独照罗衾泪痕斑。解析:李商隐的《闺怨》以女性视角
关于倾城的诗词
关于倾城的诗词(第1篇)关于倾城的诗词自古以来,诗词中常以“倾城”之貌或言女子之美来形容,诗词中所表达的不仅是其外在之美,更多的是一种由内而外所散发出的韵味与风度。下面是一些与“倾城”有关的古诗词及其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诗经·卫风·硕人原文: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其香倾城,颜如舜华。作者及朝代:诗经·卫风,周朝时期。解析:此诗描绘了一位身着华美衣裳的女子,其香气弥漫整个城市,容貌如花般美丽。诗中以“倾城”来形容女子的美貌与香气。二、汉乐府·陌上桑原文:赧然绝代,名传京华。倾城一笑,始识朱颜。云霞渐起,微风自临。娇媚不语,香染长门。作者及朝代:汉乐府,汉代。解析:此诗以华丽辞藻描绘女子之
描写楚人服饰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楚人服饰的诗词及其赏析。楚人的服饰在古代诗词中得到了广泛的描绘和赞美,具有独特魅力。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楚人服饰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如长裙、宽袖、华丽装饰等。通过品读这些诗篇,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楚人服饰的魅力与内涵,感受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追求。这些诗词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楚楚可爱
“楚楚可爱”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可爱之处,表示清晰、秀丽、可爱的样子。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其近义词包括娇小可爱、秀丽可爱、玲珑可爱等,反义词为丑陋不堪、平淡无奇、冷酷无情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对象、滥用程度词和与其他形容词混用。例句展示了不同情境下“楚楚可爱”的应用。
滴粉搓酥
本文介绍了“滴粉搓酥”这一形容词短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该短语用来形容女子肌肤的细腻、柔嫩和光滑,并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中对女子美貌的描写中。使用时需注意不要滥用或误用,适用于形容女性肌肤的细腻滑嫩,不适用于所有场合和对象。通过相关例句,展现了该成语的生动用法。
玲怎么读 教你正确发音líng并掌握9笔书写技巧与玲珑剔透的组词造句
本文介绍了汉字“玲”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玲字形容玉碰击的声音,也可形容器物细致精巧,人的灵活敏捷。文章还提到了玲字的其他相关词汇,如玲珑、玲玲玎、玲珑剔透等。此外,还提及了一些名字中包含玲字的人物,如张爱玲、陈玉玲等。
村酒野蔬
村酒野蔬是一个描述乡村朴素生活与自然风光的成语。字面上指以乡村自酿的酒和野生蔬菜为食材,常用来形容环境朴素、自然的地方。该成语源于古代诗词中对乡村生活的描绘,流传至今。其近义词包括粗茶淡饭、乡风淳朴等,反义词则为奢华富丽、锦衣玉食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搭配及准确含义,避免误解。
玲珑透漏是什么意思
“玲珑透漏”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读音为líng lóng tòu lòu,用于形容物体或事物细致、精巧、透明、通透。其没有特定的典故,由“玲珑”和“透漏”两个词的组合形成。该词语常用于形容珠宝首饰、玻璃制品、建筑景观、自然景观、艺术品、宝石透明度、玻璃工艺品的美感、建筑物的采光效果、清泉的清澈度等。使用时应避免滥用、搭配不当或过度使用。玲珑透漏提供了丰富的语境应用示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形容词短语。
粉妆玉琢
粉妆玉琢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外观美丽、细腻、光滑、洁白无瑕。其读音拼音为fěn zhuāng yù zhú,发音时要注意前鼻音及第四声的使用。这个成语可能源于对美丽事物的赞美和描绘,没有明确的典故。粉妆玉琢的近义词包括玉洁冰清、晶莹剔透等,反义词包括粗糙不堪、丑陋无比等。使用时要避免不当使用场合、滥用形容词和词义混淆等错误用法。例句中小女孩的皮肤或精美的雕刻等都可以用此词语来形容。
撑霆裂月
"撑霆裂月"是一个形容词短语,发音为chēng tíng liè yuè,形容事物或事件具有极大的力量或影响力,能够震撼人心。其含义强调了行动或影响的巨大性。虽然该成语的典故暂无确切记载,但可以从字面意义推测其来源。它常被用于形容英勇、威猛的场景。近义词有天崩地裂、雷霆万钧、惊天动地等。反义词有风平浪静、微不足道等。在使用时,需避免误用在不恰当的语境中,例如在描述平凡事物时。正确运用该成语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事物或事件的力量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