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头大耳
读音
féi tóu dà ěr
含义
“肥”指肥胖、丰满;“头”指脑袋;“大”表示体积或规模超出一般;“耳”即耳朵。合起来,“肥头大耳”字面意思是脑袋肥大、耳朵宽厚,通常用来形容人头部肥胖、耳垂厚大的外貌特征。
在实际使用中,这个成语多带有贬义,暗指某人生活优渥、养尊处优,甚至可能暗讽其愚钝或贪婪。但在某些文化背景下(如佛教或传统相术),肥头大耳也被视为福相,象征富贵或长寿。
典故
-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
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就是“肥头大耳”的典型代表。他因贪吃懒做而身形肥胖,耳朵宽大,这一外貌特征与其性格中的贪欲和愚钝相呼应。例如书中描写:“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 - 佛教造像中的弥勒佛
弥勒佛常被塑造成“肥头大耳”的形象,尤其是大肚弥勒(布袋和尚)。这种造型并非贬义,而是象征包容、福气和豁达。例如民间俗语“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便与之相关。 - 清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书中描写某些富商或官吏时,会用“肥头大耳”暗指其生活奢靡、脑满肠肥。例如:“那盐商坐在轿中,肥头大耳,一副富贵闲人的模样。”
近义词
- 脑满肠肥:形容人吃得饱、养得好,多含贬义,暗指无所事事。
- 大腹便便:突出腹部肥胖,常用来讽刺生活优渥却缺乏修养的人。
- 虎背熊腰:形容人身材魁梧,但偏中性,无贬义色彩。
- 面团团:形容人脸圆胖,略带调侃意味。
反义词
- 瘦骨嶙峋:形容人极瘦,骨头突出。
- 面黄肌瘦:指人营养不良、憔悴消瘦。
- 尖嘴猴腮:形容人脸型瘦削,常带狡猾或贫苦的联想。
- 形销骨立:强调因疾病或贫困而极度消瘦。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那个叔叔肥头大耳,笑起来像庙里的弥勒佛。(描写外貌)
- 猪八戒肥头大耳,最喜欢偷吃西瓜。(童话联想)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地主家的少爷肥头大耳,却对穷人凶巴巴的。(阶级讽刺)
- 他整天躺着吃零食,渐渐长得肥头大耳。(批评懒惰)
-
初中
- 官员肥头大耳地坐在宴席上,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社会批评)
- 漫画里的反派总是肥头大耳,显得蠢笨又贪婪。(艺术形象)
-
高中及以上
- 资本家的肥头大耳背后,是无数工人的血汗。(阶级分析)
- 相术认为肥头大耳是福相,但现代人更追求健康体态。(文化对比)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褒义
- 错误例句:“这位科学家肥头大耳,真是智慧与福气的象征!”
- 解析:成语多含贬义,直接用于赞美易引发误解。
-
形容动物不恰当
- 错误例句:“我家的小猫肥头大耳,特别可爱。”
- 解析:一般用于人,形容动物需特定语境(如《西游记》的猪八戒)。
-
忽略文化差异
- 错误场景:在佛教场合说“佛像肥头大耳,真滑稽”。
- 解析:弥勒佛的“肥头大耳”是庄严象征,随意调侃不礼貌。
-
与健康话题混淆
- 错误例句:“减肥后,他终于不再是肥头大耳了。”
- 解析:成语侧重外貌特征而非健康评价,此处用“肥胖”更准确。
你可能感兴趣
方面大耳
方面大耳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āng miàn dà ěr。它用来形容人的容貌端庄,具有威严和领导气质,也形容人的见识广博,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智慧。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它的近义词包括威风凛凛、仪表堂堂、博学多才等。方面大耳在实际使用时要避免错误用法,不能随意用来形容不相关的事物或场合,也不能用来贬低或嘲笑他人。
描写弥勒佛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弥勒佛的诗词,虽然并不多见,但仍有一些作品与弥勒佛相关。这些诗词描绘了弥勒佛的慈悲和智慧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佛法的崇敬和感悟。文章列举了多篇与弥勒佛相关的诗词,并对其内容和解析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这些诗词,可以感受到古人对弥勒佛的敬仰和感悟,以及弥勒佛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这些诗词也展现了弥勒佛的慈悲与智慧的形象,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肥头大面
本文介绍了成语“肥头大面”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人的体态丰满,脸庞大而圆润,也可用于形容事物的外观或形态。它没有明确的典故或出处,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文章还提醒读者,在使用该成语时要适度,避免错误用法,特别是在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
有描写老人脸的诗词吗
有描写老人脸的诗词吗(第1篇)文章标题:描写老人脸的古诗词一、引言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词是描绘人物形象、情感与生活的艺术形式。其中,描写老人脸的诗词以其独特的笔触,展现了岁月的痕迹和人生的智慧。下面将为您列举并解析一些关于老人脸部描写的古诗词。二、古诗词全文及解析《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纳兰性德(清)原文:非关欲去垂杨下,恰是愁来水上头。满眼游丝兼落絮,红颜醉卧几时休?解析:此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老人脸部的特征,但“红颜醉卧几时休”一句,暗示了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哀愁。此诗的背景与老人的岁月痕迹有所关联,可以视为间接描绘老人形象的诗词。《春江花月夜·思君如满月》——杜牧(唐)原文:双鬓向
长颈鸟喙
本文介绍了成语“长颈鸟喙”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原意形容人的脖子长、嘴巴尖细,如长颈鸟,现多用于形容人的相貌特征,也可比喻人的性格或行为特征。其源于古代鸟类观察与象征意义。摘要字数控制在约160字内。
骇状殊形
"骇状殊形"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ài zhuàng shū xíng,形容事物形态奇特、怪异,令人感到惊骇。其典故可能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对奇特景象、怪异生物的描述。近义词包括奇形怪状、异形怪状等,反义词为平常无奇、千篇一律等。该成语可用于描述各种形态奇特的事物,如植物、地貌、画作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为贬义或使用场合不当。
小眼薄皮是什么意思
小眼薄皮的读音小眼薄皮,读音为xiǎo yǎn bó pí,其中“眼”和“皮”都为轻声,但有时在口语中“眼”会稍作重音。小眼薄皮的含义“小眼薄皮”这个成语在汉语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动物眼睛小而眼皮薄,常用来形容人的外貌特征,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表示对某人的不满或轻视。小眼薄皮的典故关于“小眼薄皮”的典故,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和详细的记载。这个成语可能是在民间流传开来,逐渐被广泛使用。小眼薄皮的近义词细眼薄皮瘦眼窄面眼小皮薄这些词语都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用来形容人的外貌特征。小眼薄皮的反义词大眼高鼻眉清目秀俊俏可爱这些词语用来形容人的外貌特征时,通常带有正面的评价。小眼薄皮的例句他长着一双小眼
疗疮剜肉是什么意思
“疗疮剜肉”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原意是形容为了治疗疮病而割取身上的肉。常被用来形容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惜付出巨大代价的行为,带有贬义色彩。该成语出自古代医学实践和民间传说。其近义词有损己利人、自残自伤等,反义词有利人利己、双赢等。使用时应避免不恰当的场合和错误的用法,不应用于描述医生的治疗行为或轻微的付出。
鸡皮鹤发
本文介绍了成语“鸡皮鹤发”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人皮肤粗糙如鸡皮,白发如鹤羽,常用来形容年老体衰或长期劳累而显得苍老。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来源、用法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
染须种齿是什么意思
“染须种齿”是一个成语,形容为了追求青春不老而采取的荒诞行为,包括染黑胡子、种植假牙或牙齿。这一行为含有讽刺和批评的意味。典故源自古代追求长生不老的神话。近义词包括矫情作伪、虚应故事、装模作样等。反义词汇如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真知灼见等。错误用法包括过度追求年轻化、忽视自然规律以及忽略健康风险。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染须种齿的荒谬行为,并强调了健康与自然的真实性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