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觞走斝

飞觞走斝:酒宴上的豪放与诗意

读音

fēi shāng zǒu jiǎ

含义

  • :快速传递,形容动作迅捷。
  • (shāng):古代盛酒的器具,多为椭圆形带耳的酒杯。
  • :移动、传递。
  • (jiǎ):古代青铜酒器,圆口三足,形似爵而较大。

整体含义:形容宴饮时酒杯快速传递、宾主尽欢的热闹场景,后泛指饮酒作乐的豪放场面,也用于描写文人雅集时的诗酒风流。

典故

  1.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肴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虽未直接使用“飞觞走斝”,但描绘了宴饮时酒杯传递、乐声悠扬的场景,为后世类似表达奠定基础。
  2. 唐代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其中“飞羽觞”与“飞觞走斝”意境相通,展现文人雅士月下饮酒赋诗的潇洒。
  3. 《红楼梦》第四十回
    贾母设宴大观园,众人行酒令时“觥筹交错”,虽未直接用此成语,但场景高度契合,体现贵族宴饮的奢华与欢乐。

近义词

  1.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热闹。
  2. 传杯弄盏:互相传递酒杯,形容饮酒欢聚。
  3. 酒酣耳热:形容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样子。
  4. 把酒言欢:边喝酒边愉快交谈。

反义词

  1. 滴酒不沾:形容完全不饮酒。
  2. 索然无味:形容场面冷清,毫无兴致。
  3. 形单影只:独自一人,与热闹宴饮形成对比。

例句

小学阶段(简单场景)

  1. 春节时,全家人围坐一桌,飞觞走斝,笑声不断。
  2. 故事里的国王举办宴会,飞觞走斝,款待远方来的客人。

中学阶段(文学化表达)

  1. 诗社聚会上,众人飞觞走斝,即兴赋诗,好不风雅。
  2.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与友人曲水流觞,颇有飞觞走斝之趣。
  3. 中秋夜宴,皓月当空,飞觞走斝间,乡愁渐被冲淡。

高中及以上(历史文化语境)

  1. 唐代长安酒肆中,胡姬劝酒,宾客飞觞走斝,尽显盛唐气象。
  2. 宋代文人雅集,虽不似唐人豪饮,但飞觞走斝间仍见才情交锋。
  3. 《韩熙载夜宴图》中,宾客飞觞走斝的细节,生动再现了南唐贵族生活。

特殊用法(比喻、夸张)

  1. 学术会议上,几位教授观点碰撞,如同飞觞走斝,精彩纷呈。(比喻思想交流)
  2. 电商大促期间,购物车如飞觞走斝,瞬间被填满。(夸张手法)

错误用法

  1. 用于严肃场合
    × 追悼会上,众人飞觞走斝,悼念逝者。(违背庄重氛围)
    ✓ 修改:追悼会上,众人默默献花,寄托哀思。
  2. 形容独自饮酒
    × 他深夜独坐,飞觞走斝,借酒消愁。(需多人互动场景)
    ✓ 修改:他深夜独坐,对月独酌,借酒消愁。
  3. 与非饮酒场景搭配
    × 会议上文件飞觞走斝,讨论热烈。(对象错误)
    ✓ 修改:会议上文件快速传阅,讨论热烈。
  4. 过度夸张的现代场景
    × 奶茶店里,同学们飞觞走斝,分享新品。(不符合成语的古典意象)
    ✓ 修改:奶茶店里,同学们举杯畅饮,分享新品。
  5. 误解为“快速奔跑”
    × 运动员在赛场上飞觞走斝,争夺冠军。(完全偏离本义)
    ✓ 修改:运动员在赛场上疾驰如飞,争夺冠军。

使用建议:该成语适合描写历史场景、文学雅集或刻意营造的古风氛围,现代日常语境中需谨慎,避免违和感。

飞觞走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宋词描写喝酒的诗词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宋词中描述喝酒场景的诗词,探寻那些描绘饮酒场景的宋词及其情感表达。文章列举了多篇描绘饮酒或与酒有关的情感表达的宋词,包括《醉落魄·人日残雪》、《青门引·春思》、《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这些诗词展现了宋代文人酒意人生的情感世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和文人墨客的情感。文章还介绍了其他描绘饮酒场景的宋词,如《诉衷情·春景》、《渔家傲·秋思》等,这些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酒韵诗情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酒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古代文人生活的重要窗口。

唐伯虎描写酒的诗词

唐伯虎描写酒的诗词(第1篇)唐伯虎,即明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唐寅,他的诗作中不乏以酒为题材的佳作。以下是根据“唐伯虎描写酒的诗词”这一主题,整理出的几首唐伯虎的诗词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醉中歌作者:唐寅(明代)朝日照绮窗,挥笔开毫锋。举杯当空醉,芳酒舞芳踪。旧雨绕门过,新知与我同。莫道此生足,浮生似梦中。解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醉意中挥毫泼墨的场景,表达了对酒的热爱和享受。通过“举杯当空醉”等句,展现出诗人在酒中寻觅人生真谛的境界。二、桃花庵歌作者:唐寅(明代)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解析

描写吃饭的古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吃饭的古诗词的赏析。文章中列举了多篇关于饮食的古诗词,包括描写食物的色香味、人们对美食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等。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情趣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通过对这些古诗词的赏析,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人对美食的追求和享受,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饮食不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行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生活情趣的体现。让我们在品味古诗词的同时也品味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描写夫妻共饮一杯诗词

描写夫妻共饮一杯诗词(第1篇)文章标题:描写夫妻共饮一杯的古诗词一、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共饮此间酒,忘却万般愁。作者:唐代 王之涣解析:虽然此诗并没有直接描绘夫妻共饮的场景,但“共饮此间酒,忘却万般愁”一句,却能让人联想到夫妻共饮,忘却世间烦忧的情景。二、李煜《玉楼春》诗文:晚妆初了共花前,月照纱窗映两缘。一杯相属醉如泥,玉树临风倚烛前。作者:南唐 李煜解析:此诗描绘了夫妻两人月下共饮的场景,“一杯相属醉如泥”,透露出夫妻间的深厚情谊与共同分享生活的乐趣。三、王维《少年游》诗文:我欲饮芳酒,把盏念伊人。鸾镜梳妆照月色,燕山南北同佳宾。清歌寄

古代诗词中描写酒肉的

古代诗词中频繁描绘酒与肉,它们不仅是物质享受的象征,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本文综述了多篇关于古代诗词中酒肉描写的文章,展现了酒与肉在古诗词中的美妙画卷。从李白的《将进酒》到王之涣的《凉州词》,再到陆游的《食猪肉作》,酒与肉在诗人的笔下熠熠生辉,成为表达情感、描绘生活场景的重要元素。这些华彩篇章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世界,也深入了解了酒与肉的文化内涵。文章还探索了酒与肉交织的诗意世界、韵味以及真实感受,展现了古代人们的浪漫与真实。通过古诗词,我们仿佛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人共饮美酒、共食佳肴,感受那份独特的韵味与情感。

描写聚会场面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篇描写聚会场面的诗词。这些诗词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聚会时的欢乐和热闹场面,如李白、杜甫、刘禹锡、辛弃疾等人的作品,展现了古人聚会的乐趣和友谊之深厚。文中还提到了这些诗词所表达的欢聚氛围、人们的欢乐情感和友情交流。聚会不仅是简单的相聚,更是情感的交流与分享,让人们感受到喜悦与温暖。这些诗词佳作让我们更加珍视美好的聚会时光,让友谊与欢乐永存心间。

描写宴席喝酒歌舞的诗词

描写宴席喝酒歌舞的诗词(第1篇)文章标题:描写宴席喝酒歌舞的诗词一、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解析:虽然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宴席的情景,但其宏大的意境和昂扬的气势却常被用来描绘盛大宴席的场面。在古代,宴席常常是在高楼上举行,登楼远眺的情景也常常伴随着饮酒歌舞的热闹氛围。二、唐代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原文:知章骑马似裴郎,日照芙蓉醉饱后。翰林握椀频送酒,如意横空观神道。矫健叟肝好饮斗,左牵黄犬右操狗。帝侧难寻元帅府,百年浪传尚书府。天香别殿宠百生,矫子昔称迎天子。从此行色明前路,风光自古由今天。解析:此诗描绘了宴席上饮酒的情景,生动地描绘了酒宴的热

传杯弄盏

传杯弄盏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uán bēi nòng zhǎn,形容众人聚在一起饮酒作乐的情景。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宴饮文化,常用来描述人们在宴会上互相敬酒、畅饮的欢乐场面。近义词包括推杯换盏、举杯共饮等,反义词为独自饮酒、冷清孤寂等。使用传杯弄盏时需要注意其语境和情感色彩,避免用于不当场合或错误语境。

飞觥献斝

飞觥献斝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ēi gōng xiàn jiǎ。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宴饮文化,形容人们在酒宴中互相举杯传酒,气氛热烈的场景。它常用于喜庆、欢聚的场合,如婚礼、寿宴、节日庆典等。飞觥献斝的近义词有觥筹交错、把酒言欢等,反义词为冷冷清清、默默无言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场合和对象,避免误解和误用。

历代诗人如何咏叹兰亭 50首包含曲水流觞的经典诗词赏析

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兰亭的诗词文章,这些文章通过描绘兰亭的自然美景、历史盛况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兰亭的魅力。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文章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兰亭的美景,如幽静的园林、繁华的春日景象等。同时,文章还表达了诗人们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诗篇如同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希望这些诗篇能够带给我们一次美好的文化之旅,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自然。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