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短心长
读音
fà duǎn xīn cháng
含义
- 发短:头发短少,形容年老或外貌衰老。
- 心长:心思深远,智慧丰富。
- 整体含义:形容人虽然年老或外表平凡,但智慧深远,见识广博。
这个成语常用来赞美那些看似普通或年迈,但内心充满智慧的人。
典故
- 《左传·昭公三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向拜访齐国宰相晏婴。晏婴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叔向却感叹:“晏子虽短小,然其心甚长。”意思是晏婴虽然外表平凡,但智慧深远。 - 《史记·滑稽列传》:
记载了齐国矮小的智者淳于髡(kūn),他虽然身材短小,但善于言辞,多次以智慧劝谏齐王,展现了“发短心长”的特质。 - 民间故事:
古代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看似普通,但每当村民遇到难题时,他总能提出精妙的解决办法,因此被称为“发短心长”的智者。
近义词
- 大智若愚:智慧极高的人表面看起来愚钝。
- 深藏若虚:有真才实学但不轻易显露。
- 老谋深算:形容人经验丰富,思虑周密。
- 外拙内慧:外表笨拙,内心聪慧。
反义词
- 外强中干:外表强大,内里空虚。
- 绣花枕头:比喻外表华丽但无真才实学。
- 徒有其表:只有好看的外表,没有实际能力。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表光鲜,内里糟糕。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爷爷虽然头发白了,但他懂得很多故事,真是“发短心长”。
- 我们班的张老师个子不高,但她教的知识很深,真是“发短心长”。
-
小学高年级:
- 那位老科学家满头白发,但思维敏捷,果然是“发短心长”。
- 别看王爷爷年纪大,他出的主意总是最管用的,真是“发短心长”。
-
初中:
- 诸葛亮晚年时头发稀疏,但仍能运筹帷幄,堪称“发短心长”。
- 这位老教授虽然身材瘦小,但学问渊博,学生们都佩服他的“发短心长”。
-
高中:
- 历史上许多智者如晏婴、淳于髡,都是“发短心长”的代表。
- 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这正是“发短心长”的精髓。
-
大学及以上:
- 在企业管理中,有些资深顾问虽年迈,但见解独到,体现了“发短心长”的价值。
- 这位老院士虽已耄耋之年,但科研思路依然前沿,可谓“发短心长”。
错误用法
-
形容年轻人:
- ❌ 小明虽然年纪小,但很聪明,真是“发短心长”。(错误:成语多用于年长者。)
-
形容外貌高大的人:
- ❌ 这位篮球运动员身材高大,但心思细腻,是“发短心长”。(错误:成语强调“发短”,即年老或矮小。)
-
贬义用法:
- ❌ 他虽然头发少,但也没什么本事,算不上“发短心长”。(错误:成语是褒义词。)
-
形容动物:
- ❌ 这只老猫虽然毛都掉了,但很机灵,真是“发短心长”。(错误:成语用于人。)
-
形容物品:
- ❌ 这台旧电脑虽然外壳破损,但运行流畅,真是“发短心长”。(错误:成语不适用于物品。)
总结:“发短心长”是一个赞美年长者智慧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对象和语境,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心长力短是什么意思
心长力短的读音心长力短这个成语的读音为xīn cháng lì duǎn。心长力短的含义心长力短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内心有着远大的志向或想法,但实际力量却不足以实现它。这里的“心长”指的是志向或想法的远大,“力短”则表示力量或能力不足。心长力短的典故关于心长力短这个成语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其中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有着宏大的志向,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内心有远大志向,但实际能力或力量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人或情况。心长力短的近义词力不从心:指内心有意愿,但实际能力或力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志大才疏:指有远大的志向,
心长发短是什么意思
心长发短的读音拼音:xīn cháng fā duǎn标注拼音:xīn-cháng-fǎ-duǎn心长发短的含义心长发短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心思缜密而寿命短暂。其中,“心长”指的是心思缜密、智慧高深,“发短”则指寿命不长。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表达对人生短暂、需要珍惜时光的感慨,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聪明而早逝的命运。心长发短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一些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在古代,人们往往认为寿命短暂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命运,而智慧和才情则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因此,心长发短这个成语可能是在表达对人生短暂和珍惜智慧的感慨。此外,这个成语也可能与古代的一些文化传说和历史事件有
油头滑脸是什么意思
油头滑脸的读音标注拼音:yóu tóu huá liǎn油头滑脸的含义“油头滑脸”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的外貌或行为举止。其中,“油头”指的是头发油光发亮,通常给人以不洁、轻浮的印象;“滑脸”则指脸色油滑、表情圆滑,有时也暗示着人的性格圆滑、善于逢迎。总的来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外表油滑、不诚实或善于讨好他人。油头滑脸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源于古代社会对某些特定人群的描述。在古代,某些从事特定职业或社会地位较低的人,可能因为生活环境或职业习惯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外貌特征,如头发油光、脸色油滑等,从而形成了“油头滑脸”这个形容词短语。油头滑脸的近义词油腔滑调:形容
耸膊成山是什么意思
耸膊成山的读音读音:sǒng bó chéng shān标注拼音:sǒng(第三声)bó(第二声)chéng(第二声)shān(第一声)耸膊成山的含义“耸膊成山”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虽然外表看起来高大、雄伟,但实际上却并不真实,或者形容事物虽然被夸大,但并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那些虚有其表、华而不实的人或事物。耸膊成山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据传与古代的某些故事或历史事件有关。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夸张的手法来描述事物,有时会夸大其词,甚至到了耸人听闻的地步。因此,“耸膊成山”这个成语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耸膊成山的近义词虚有其表:形容外表好看,但实际
关于李斯的诗词
关于李斯的诗词(第1篇)关于李斯的诗词一、李斯其人李斯,战国末年著名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他出身于上蔡,曾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在秦国,他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为秦朝的建立奠定基石。他的政治智慧和才干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二、李斯相关的诗词《史记·李斯列传》节选诗文:昔闻李斯相秦国,独步天下称雄豪。法度严明垂万世,一统山河尽归朝。作者:司马迁(西汉)解析:此诗描述了李斯在秦国的地位和功绩,强调了其法家思想的深远影响。古诗《咏怀古迹》诗文:李斯城外草萋萋,千古英雄泪满衣。秦帝空留霸业在,遗民犹自叹凄迷。作者:佚名(唐宋时期)解析:此诗借古迹之景,表达了对李斯及其所处时代的感慨和哀思。古诗《
尸居龙见是什么意思
尸居龙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shī jū lóng jiàn。它形容人外表静止不动,但内心充满力量和智慧,或者形容人虽然外表沉静,但实际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存在感。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传说,用来形容有潜力的地方或人才。其近义词包括静若处子、藏龙卧虎等,反义词为轻浮躁动、浮躁不安等。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需要注意避免滥用或误用这个成语。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断和选择。
雉头狐腋是什么意思
雉头狐腋的读音雉头狐腋读音为:zhì tóu hú yè。其中,zhì是第四声,tóu是第一声,hú是第二声,yè是第四声。雉头狐腋的含义雉头狐腋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用雉鸡的头和狐狸的腋部的毛皮制成的服饰,形容服饰的华美和珍贵。现在多用来形容事物或人的外表华丽而内在却空洞或虚有其表。雉头狐腋的典故据《战国策》记载,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叫蔺相如的人,他曾经带着一块美玉去见秦王。为了显示对秦王的尊重,他特地请人用雉鸡的头和狐狸的腋部的毛皮制成一件华美的服饰穿在身上。当蔺相如穿着这件华丽的服饰出现在秦王面前时,秦王大为惊叹,并称赞其服饰之美。从此,“雉头狐腋”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此外,还有其他的典故和
虚有其表是什么意思
虚有其表的读音虚有其表的拼音是:xū yǒu qí biǎo。虚有其表的含义虚有其表,字面意思为“空有外表”,形容某样事物或人看起来很漂亮、很壮观,但实质上却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或能力。具体来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外表华丽、光鲜亮丽,但内在却空洞无物,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或价值。虚有其表的典故“虚有其表”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在《左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晋国的一位官员,他虽然外表华丽,但内心却毫无德行,被人们形容为“虚有其表”。此外,在《红楼梦》等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类似的用法。这些典故和出处都表达了人们对空有外表而缺乏内在价值的事物或人的不满和批评。虚有其表的近义词徒有其表:形
空腹高心
空腹高心是一个成语,形容没有真才实学却自命不凡、自视过高的人。典故源自《晋书·王戎传》和古代书生的事例。其近义词包括虚有其表、矫揉造作、装腔作势等,反义词是真才实学、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空腹高心的不同用法和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注重语境和语意搭配的准确性,避免误解成语的真实含义和用法。
鹿皮苍璧是什么意思
鹿皮苍璧的读音为lù pí cāng bì。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外表粗陋、朴素但内在有珍贵之处。其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传说,形容某种高尚的品质或精神。鹿皮苍璧的近义词有质朴无华、外粗内秀、朴实无华等。反义词包括华而不实、虚有其表、矫揉造作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为形容外表华丽而内在空洞的事物或人,用错语境,以及与其他成语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