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衣粝食
读音
è yī lì shí
含义
- 恶:粗劣的,不好的。
- 衣:衣服。
- 粝:粗糙的米,泛指粗劣的食物。
- 食:食物。
整体含义:形容生活极其简朴,穿着粗劣的衣服,吃着粗糙的食物。多用来形容人安于清贫,不追求物质享受。
典故
- 《后汉书·范冉传》:
东汉时期的范冉(字史云)为官清廉,生活简朴。他辞官归隐后,家中贫困,常穿粗布衣服,吃粗粮度日。百姓称赞他:“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后人便以“恶衣粝食”形容他的清贫生活。 - 《宋史·李沆传》:
北宋名臣李沆生活节俭,即使身居高位,仍坚持“恶衣粝食”,不追求奢华。他曾说:“吾为相无他能,唯不妄费朝廷一钱。” - 《明史·海瑞传》:
明代清官海瑞一生清廉,生活极其简朴,常“恶衣粝食”,甚至死后家中仅剩几件破旧衣物和少量俸银。
近义词
- 粗茶淡饭:形容饮食简单,生活朴素。
- 布衣蔬食:穿粗布衣服,吃简单食物,形容生活节俭。
- 节衣缩食:节省衣食,形容生活清苦。
- 清贫自守:甘于贫穷,保持节操。
反义词
- 锦衣玉食:形容生活奢华,穿华美的衣服,吃精美的食物。
- 穷奢极欲:极端奢侈,尽情享乐。
- 挥霍无度:毫无节制地浪费钱财。
- 养尊处优: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享受富贵。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爷爷年轻时生活艰苦,常常恶衣粝食,但他从不抱怨。
- 古代的清官大多恶衣粝食,不贪图享受。
-
小学高年级:
- 范仲淹小时候家境贫寒,恶衣粝食,但他勤奋读书,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 海瑞一生恶衣粝食,却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
初中:
- 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甘愿恶衣粝食,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许多革命者恶衣粝食,坚持斗争。
-
高中:
-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的恶衣粝食生活,体现了儒家安贫乐道的精神。
- 苏轼被贬黄州时,虽恶衣粝食,却写出了《赤壁赋》这样的千古名篇。
-
大学及以上:
- 古代士大夫推崇“恶衣粝食”的生活方式,以此彰显道德操守。
- 在现代社会,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人,很难理解古人恶衣粝食的价值观。
错误用法
-
误用为“生活奢侈”:
- ❌ 他每天锦衣玉食,过着恶衣粝食的生活。(矛盾,应为“节衣缩食”)
- ❌ 富豪们恶衣粝食,挥金如土。(“恶衣粝食”与“挥金如土”矛盾)
-
误用为“饮食精致”:
- ❌ 这家餐厅的菜品恶衣粝食,深受食客喜爱。(应为“美味可口”)
- ❌ 她喜欢恶衣粝食,经常去高档餐厅吃饭。(应为“追求美食”)
-
误用为“衣着华丽”:
- ❌ 她穿着恶衣粝食的礼服出席晚宴。(应为“华美精致”)
- ❌ 明星们走红毯时,总是恶衣粝食。(应为“盛装出席”)
-
误用为“生活困苦但被迫接受”:
- ❌ 他因破产而恶衣粝食,日子过得很艰难。(应为“节衣缩食”)
- ❌ 灾民们恶衣粝食,急需救助。(应为“缺衣少食”)
注意:“恶衣粝食”强调主动选择简朴生活,而非被迫忍受贫困。
你可能感兴趣
恶衣蔬食
“恶衣蔬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è yī shū shí,表示穿着简陋、吃着粗茶淡饭的生活状态,形容生活简朴、节俭。源自《论语》中的孔子言论,历史上多名人也因此生活方式受到赞誉。其近义词包括节衣缩食、粗茶淡饭等,反义词为奢侈浪费等。使用时需避免误用,注意其语境和与其他相近词语的差别。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
粗衣恶食
本文主要介绍了成语“粗衣恶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生活简朴,衣着简陋,食物粗劣的状态。其源于古代人们朴素简陋的生活条件,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文章还介绍了与“粗衣恶食”相关的错误用法,并强调了其正确的使用场合。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恶衣恶食
“恶衣恶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的饮食和穿着,表达一种朴素节俭的生活态度。该成语源于古代社会普遍简朴的生活方式,被视为一种美德。近义词有“粗茶淡饭”、“简朴生活”等。反义词为“锦衣玉食”、“豪华享受”等。使用时需根据语境理解其含义,避免误解和误用。使用恶衣恶食的人注重节俭,不追求物质享受,认为这是美德和修养的体现。
粗衣粝食
本文主要介绍了成语“粗衣粝食”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生活简朴,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糙的食物。出处为《魏书·列传·崔光传》。近义词如布衣蔬食、粗茶淡饭等,反义词如锦衣玉食、奢华生活等。文章还提供了错误用法的示例,强调该成语应正确用于描述个人或家庭的生活状态,避免不恰当的用法。
鹑衣鷇食
本文介绍了成语“鹑衣鷇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生活非常简陋寒酸,如同鹑鸟和雏鸟一般缺乏食物和衣物。典故出自《庄子·外物》,表示生活困苦,缺乏基本生活保障。近义词包括粗茶淡饭、荆钗布裙等,反义词为锦衣玉食、丰衣足食等。文章还给出了该成语的正确使用例句以及需要注意的误用情况。
恶衣菲食
“恶衣菲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è yī fēi shí。其含义是形容生活俭朴、节俭,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等古籍。该成语的典故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的公子信陵君的生活简朴。其近义词有节衣缩食、粗茶淡饭等,反义词则是奢侈浪费等。在运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不当使用场合、误解含义和搭配不当等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描述人的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不能随意用于其他场合或语境中。通过本文的介绍和例句,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弊衣箪食
弊衣箪食的发音为bì yī dān shí,形容生活简朴或贫困的状态。源于古代典故,如晋国的重耳和信陵君等人物的生活经历。近义词有简朴生活、清贫自守等,反义词为锦衣玉食、奢侈浪费等。文章中还讲述了弊衣箪食的典故、例句和错误用法。通过了解这些内容,读者能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粗袍粝食
本文介绍了成语“粗袍粝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的例句。该成语用于形容生活简朴、节俭或生活条件艰苦。典故源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正确运用该成语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宜用于形容精美的食物或豪华的生活方式,保持原有的结构和含义,并正确书写。
敝綈恶粟
本文介绍了成语“敝綈恶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生活极度贫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状态。文章详细解释了“敝綈恶粟”的含义和用法,并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语境和搭配。
朝饔夕飧
本文介绍了成语“朝饔夕飧”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源自古代生活习惯,形容早晚只吃简单食物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古代人们生活的艰辛和朴素的生活态度。在现代,有些人误解该成语为形容食物难吃或生活条件极差,这是错误的。因此,在使用该成语时需注意其正确的含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