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甑不顾

堕甑不顾

读音

duò zèng bù gù

含义

  • :掉落,坠落。
  • :古代一种蒸饭用的陶器,类似于现代的蒸锅。
  • :回头看,关注。
    整体含义:比喻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挽回,不必再耿耿于怀,应当放下向前看。

典故

  1. 《后汉书·郭泰传》
    东汉名士孟敏(一说郭泰)在集市上行走时,不小心把甑摔碎了。他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行,毫不惋惜。旁人问他为何不回头看一眼,他回答:“甑已破矣,视之何益?”(甑已经碎了,再看又有什么用呢?)
  2. 《世说新语·雅量》
    类似的故事也出现在《世说新语》中,强调名士的豁达与超然态度。

近义词

  1. 覆水难收: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2. 木已成舟:比喻事情已经定型,无法改变。
  3. 既往不咎: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责备或追究。
  4. 过眼云烟:形容事情不值得挂念。

反义词

  1. 耿耿于怀:对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难以释怀。
  2. 斤斤计较:过分在意小事,不肯放下。
  3. 追悔莫及:因后悔而无法弥补。
  4. 念念不忘:始终惦记着某件事。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小明打翻了牛奶,妈妈说:“别哭了,堕甑不顾,下次小心点。”
    • 考试没考好没关系,堕甑不顾,下次努力就行!
  2. 小学高年级

    • 比赛输了,教练说:“堕甑不顾,我们还有下一场。”
    • 既然作业已经交上去了,堕甑不顾,别再纠结了。
  3. 初中

    • 他弄丢了心爱的钢笔,但很快调整心态,堕甑不顾。
    • 过去的失败不必再提,堕甑不顾,未来更重要。
  4. 高中

    • 高考失利后,他选择堕甑不顾,重新规划人生。
    • 感情破裂已成事实,堕甑不顾才是明智之举。
  5. 大学及以上

    • 投资失败后,他堕甑不顾,转而寻找新的机会。
    • 科研实验失败多次,但他堕甑不顾,继续探索。

错误用法

  1. 用于尚未发生的事情

    • ❌“明天考试,堕甑不顾,我不复习了。”(未发生,不能使用)
    • ✅正确用法应针对已发生且无法改变的事。
  2. 用于可以挽回的事情

    • ❌“钱包丢了,堕甑不顾,我不找了。”(可以尝试找回)
    • ✅正确用法应针对无法挽回的损失。
  3. 误解为“不负责”

    • ❌“他堕甑不顾,把烂摊子丢给别人。”(成语不含推卸责任的意思)
    • ✅正确用法强调豁达,而非逃避责任。

总结:“堕甑不顾”强调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适用于已经发生且无法改变的事情,提醒人们放下过去,向前看。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堕甑不顾.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成事不说

“成事不说”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éng shì bù shuō,意指事情已经成功完成,无需再解释或讨论。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七年》的典故,强调在事情完成后无需过多解释。其含义也形容一个人做事果断、不拖泥带水。近义词有“功成不居”等,反义词包括“吹毛求疵”等。但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滥用。例如,在已经完成的项目、达成的协议或已经圆满完成的任务上,无需再过多讨论和解释,应“成事不说”,开始下一步工作或行动。

不待蓍龟

“不待蓍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dài shì guī"。其含义是形容事情的吉凶已经十分明显,无需再通过卜筮来预测。该成语最早出自《易经》,并被许多文人墨客所使用。其近义词有显然易见、昭然若揭、一目了然等。反义词有深不可测、模糊不清、难以捉摸等。在日常用语中,需要注意避免将“不待蓍龟”用于描述需要等待或犹豫的情况,以及在不强调事情明显的情况下使用该成语。

苏东坡关于酒的诗词

苏东坡关于酒的诗词(第1篇)苏东坡与酒的诗词情缘一、引言苏东坡,字子瞻,号东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一生豪放不羁,诗酒为伴,留下了许多关于酒的诗词。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苏东坡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豁达。二、苏东坡关于酒的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东坡朝代:北宋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解析:此词以饮酒问月为主要内容,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酒的热爱。词中借酒抒怀,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与乐观。《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东坡朝代:北宋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八字没见一撇

“八字没见一撇”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原意形容事情进展缓慢或轮廓尚不清晰。这个成语的典故与古代书法或婚俗有关。其近义词为“尚无头绪、毫无进展、进展缓慢、才刚刚开始、尚未着手”,反义词为“一帆风顺、势如破竹、迅速完成、进展神速、圆满成功”。该成语用于描述工作、生活中的各种进展情况缓慢或计划刚刚开始的情况。然而,需注意避免误用或滥用该成语,特别是在描述已完成或接近完成的事情时,以及在不适合的语境中轻率使用。

见怪非怪

“见怪非怪”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àn guài fēi guài。它表示对于不寻常或出乎意料的事情,因为经常遇到或习惯于它们而不再感到奇怪或惊讶。这个成语反映了对于某些事情的习以为常,以及对异常现象的接受和宽容态度。其典故源于古代,常用来形容对常见事物的淡然态度。它的近义词有“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和“见多识广”,反义词包括“大惊小怪”、“见所未见”等。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需要注意避免“见怪非怪”的错误用法,如用词不当、滥用场合、混淆语境和过度使用。文章通过举例解释了这一成语的多种用法。

不堪设想

本文介绍了“不堪设想”这一形容词短语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等。它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结果非常糟糕,严重到难以预料或想象的地步。文章详细解释了不堪设想的含义,并提供了其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解释。同时,通过举例说明了不堪设想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并指出了错误用法示例。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不堪设想”这一表达方式。

板上钉钉

“板上钉钉”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àn shàng dīng dīng,形容事情已经确定无疑,如同钉在板上的钉子无法改变。其含义表示事情已经得到了确凿的证据或结论,进展到无法更改的阶段。典故源于古代钉钉子的稳固性质。近义词包括铁定无疑、确凿无疑等,反义词为变幻莫测、未定之数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例如,“计划、决定、合同”等已经确定的事情,可用“板上钉钉”来形容。错误用法是在事情未完全确定前轻率使用,或用于形容人的性格行为。

事在必行是什么意思

事在必行的读音事在必行(shì zài bì xíng)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清晰,常用于表达某种事情必须进行或已经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事在必行的含义“事在必行”的含义是指某件事情已经到了必须进行或者必须采取行动的时候。这个成语强调了事情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意味着拖延或者犹豫不决都不是明智之举。具体来说,每个字的意义如下:“事”指的是事情、事件。“在”表示存在、发生。“必”是必须、一定要的意思。“行”则是行动、进行。因此,“事在必行”整体表达了某件事情必须进行或者必须采取行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事在必行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从其字面意义和常用语境中理解其含义。通常,“事在必行”用于

驷马莫追是什么意思

驷马莫追的读音驷马莫追的读音为sì mǎ mò zhuī,其中sì是第四声,mǎ是第三声,mò是第四声,zhuī是第一声。驷马莫追的含义“驷马莫追”是一个成语,意为即使有四匹马拉的快马车也追赶不上。它通常用来形容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挽回或追及。这个成语强调了事情的不可逆性,以及在事情发生后无法挽回的遗憾和惋惜之情。驷马莫追的典故“驷马莫追”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历史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错失了重要的机会,后来他非常懊悔,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式来弥补自己的过失。于是他便想出了一匹快马去追赶那个机会,但是即使他骑着四匹马拉的快马车,最终也无法追回那个失去的机会。从此,“驷马莫追”这个成语

贼去关门是什么意思

贼去关门的读音拼音:zéi qù guān mén注音:ㄗㄟˊ ㄑㄩˋ ㄍㄨㄢ ㄇㄣˊ读音解释:贼去关门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在事情已经发生损失后才采取措施,虽然看似是一种补救,但已经失去了先机。贼去关门的含义“贼去关门”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在事情已经发生损失或情况已经恶化之后,才采取措施或行动。这种做法往往已经失去了先机,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事情发生后才采取行动,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贼去关门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一般来说,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事情已经发生后才采取行动的人或行为。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在盗贼已经闯入家中后才关上门,那么就可以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